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95篇
林业   171篇
农学   151篇
基础科学   123篇
  143篇
综合类   1063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425篇
园艺   262篇
植物保护   10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81.
利用2018年丽水各县(市、区)逐日气温、降水、日照等观测资料,与常年(1981—2010年)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天气过程分析气象条件对丽水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冬季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相对有利,但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起伏较大,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春季天气较复杂多变,异常天气多发;夏季气温持续偏高,且高温日数偏多,6月降水集中期不典型,7月分散性对流天气多发,8月上中旬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干旱突显;秋季气温偏高,以9月中旬最为明显,降水持续偏多,以11月最为明显,11月中旬前后出现较明显的多雨寡照天气,均给农业生产带来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982.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分布着大量盐渍化土壤生态环境,AM真菌同样也存在于这类土壤中。研究发现接种AM真菌能降低植物根际pH值、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并能降低钠离子对植物的毒害,在盐胁迫条件下接种AM真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其适应盐胁迫的能力。AM真菌能调节作物的渗透势、减少钠离子的吸收、提高作物体内磷的含量;提高植株体内K/Na,  相似文献   
983.
在氮肥一次性施用条件下,研究控释氮肥对安徽江淮地区油菜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控释氮肥的适宜用量,为本区域冬油菜轻简化施肥提供依据。2016—2017年度在安徽省江淮流域油菜主产区布置控释氮肥不同用量施用效果田间试验。试验共设6个控释氮肥用量梯度,分别为 0、60、120、180、240和300 kg·hm-2和1个常规氮肥180 kg·hm-2。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氮肥180 kg·hm-2的条件下,控释氮肥处理(CRU180)油菜籽粒、氮含量、氮积累量均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同时,CRU180处理也显著提高了氮肥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比较控释氮肥不同用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各部位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逐渐增加,其中籽粒产量在氮用量180 kg·hm-2时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低施氮量各处理(CRU120和CRU60),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没有显著增加;籽粒、茎秆和角壳的氮素积累量均以CRU300处理最高,CRU240次之,但二者显著降低了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各指标。综合来看,控释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能在维持油菜籽粒产量不降低的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基于油菜产量与控释氮肥用量的线性加平台模型,本区域控释氮肥一次施用的最佳用量为166.4 kg·hm-2。  相似文献   
984.
为评价牛至精油及其2种主要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酚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3种物质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并采用黄瓜子叶法测定其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在500 mg/L浓度处理下可完全抑制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等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也达到97.66%。牛至精油对这13种病原真菌的EC50在83.09~236.58 mg/L之间,香芹酚和百里酚对这13种病原真菌的毒力均高于牛至精油,其中香芹酚对黄瓜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棉花黄萎病菌和小麦茎基腐病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9.09、22.45、24.28、28.40和28.80 mg/L;百里酚对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21.32 mg/L和27.08 mg/L。香芹酚和百里酚对棉花黄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苦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omordicae、黄瓜灰霉病菌和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的孢子萌发亦有较强毒力,其EC50为3.78~289.07 mg/L。1 000 mg/L牛至精油对黄瓜灰霉病的预防效果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的预防效果无显著差异;500 mg/L百里酚对黄瓜灰霉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的效果相当,而香芹酚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400 mg/L嘧霉胺悬浮剂。表明牛至精油及其主要成分香芹酚和百里酚的抑菌谱广且活性强,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85.
以4个不结球白菜新组合为试材,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对其根肿病抗性进行了鉴定,以期为不结球白菜抗根肿病分子标记筛选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组合‘5-3’对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5-2’表现为耐病,‘5-1’和‘5-4’表现为感病;利用5对根肿病抗性相关的引物对材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组合‘5-1’在3对引物标记下均扩增出条带,‘5-3’和‘5-4’在2对引物下扩增出条带,‘5-2’在1对引物标记下扩增出条带。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存在差异,高抗材料‘5-3’在引物TCR05和TCR09下均有单一条带,而接种鉴定为感病的‘5-1’也同样在这2对引物下扩增出阳性条带,说明应用于不结球白菜根肿病抗性检测的分子标记的有效性需进一步提高,实践中应采用多种抗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6.
王萍  吕星光  李敏 《北方园艺》2017,(10):35-38
以4种西瓜砧木幼苗为试材,进行15℃/5℃(昼/夜)连续7d低温处理,测定4种西瓜砧木幼苗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西瓜砧木材料"黄金搭档"株高、茎粗、地上部鲜质量、根鲜质量的相对生长量均高于其它砧木;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亦不同程度高于其它砧木,而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其它砧木,可见西瓜砧木材料"黄金搭档"值得在西瓜耐低温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7.
从采集自内蒙古贺兰山青海云杉林下的紫蘑子实体中分离获得纯培养菌丝体,结合形态学特征与ITS序列分析鉴定其分类学地位,研究了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温度和pH,并结合其菌根菌特性,进一步考察了宿主植物青海云杉根、枝、针叶浸提物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rtinarius sp.菌株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采集于加拿大的Cortinarius rufoolivaceus(GenBank登录号为FJ039645)的ITS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结合其形态学特征,确定该菌株为丝膜菌属(Cortinarius sp.)真菌;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最适pH为5.5~6.0;合适浓度的青海云杉枝及针叶浸提物对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菌丝干质量最大分别达到(8.62±0.27)mg和(6.93±0.27)mg,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5.85%和17.26%。  相似文献   
988.
本试验对引进的7个草莓品种,在大棚内采取相同管理技术措施情况下,选择出了适合我区大棚保护地栽培优质丰产型品种,并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大棚草莓栽培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89.
针对免耕播种机播种质量的要求,研制出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动力切茬装置的免耕播种机,使其开沟器能开出合格的沟并形成良好的种床。文中对动力切刀的工作原理、参数选择及自动控制装置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90.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斑点叉尾在不同病原(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菌、斑点叉尾病毒)感染后TICAM基因在mRNA水平的组织和时空表达特征。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TICAM基因在肝脏和脾脏中的上调表达,在注射后24h和12h后上调最大分别为2.3倍和1.9倍;而在头肾和后肠中的表达则下调到感染后48h的0.15倍和24h的0.53倍;感染链球菌后则导致在肝脏、脾脏、后肠和头肾中TICAM基因表达的强烈上调,最大上调幅度为感染后7d肝脏中表达提高了23倍,其次,在脾脏和头肾中基因表达最大可上调到感染前的10倍左右;在感染迟钝爱德华菌后,TICAM基因在肝脏、脾脏、后肠和头肾中表达上调。其中,感染后7d脾脏中的表达提高到感染前的23.1倍。而感染叉尾病毒后,TICAM基因在肝脏、头肾和后肠的表达上调但幅度不大,基因表达在4种组织内表达变化量在1.5~3.7倍范围内波动,而在脾脏中TICAM表达下调,在感染24h后达到最低为感染前的0.13倍。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斑点叉尾TICAM基因表达变化与病原感染密切相关,暗示TICAM基因在斑点叉尾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