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3 毫秒
81.
毛节瓜是冬瓜的一个变种,为葫芦科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广西梧州市各地均有栽培,可作春、夏、秋三季生产,在蔬菜的周年供应上特别对缓和蔬菜的秋淡季起了主要的作用。特征特性蔓生,茎圆有毛,分枝力强,主蔓第8~10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1~3节着生一雌花。叶掌状形,叶缘有锯齿状,叶面皱褶不平,深绿色,叶面与叶柄均有长硬毛,瓜短圆筒形,长25~30厘米,横径7厘米左右,瓜蒂和瓜顶平整无髻,嫩瓜青绿色有白斑,全身披长硬毛,故称毛节瓜。老熟时,全身披白色蜡粉,全瓜呈白色。  相似文献   
82.
以起源于美国北部、美国南部、日本和菲律宾的普通野生稻,栽培稻作为细胞质供体。以株1S、准S为细胞核供体,经连续回交12次,构建两套1种核9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温敏核不育系,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比较对照不育系与新质源不育性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同核异质不育系及同核异质组合的生物学性状主要受核基因控制,但细胞质效应和质核互作效应对部分性状也有显著影响。细胞质对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日本晴细胞质能显著增加不育系的剑叶面积、宽度;Lemont细胞质能降低不育系的穗长和颖花数,缩短不育系的生育期,V20A细胞质能降低不育系的地上部分干重。  相似文献   
83.
毛节瓜新品种桂优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品种来源 桂优1号毛节瓜是由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采用梧州毛节瓜经2代自交定向选育的自交系作母本,南宁毛节瓜作父本,杂交选育的93-6的品系。2002年7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采用SCo T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丝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80条引物和SCo T-PCR对81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优化的SCo T-PCR反应体系基础上,从80条引物中筛选获得10条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每条引物扩增获得10-17条100-2100 bp的条带;10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性比例87.57%。81份丝瓜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0-0.9200,在0.5900处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第Ⅰ类包括46份有棱丝瓜材料,第Ⅱ类包括35份普通丝瓜材料,广西和广东的丝瓜种质材料主要聚在第Ⅰ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7200和0.7900处,第Ⅰ、Ⅱ大类丝瓜材料均可划分为5个组,每组丝瓜材料主要来自相同地区。【结论】SCo T分子标记可作为ISSR、SRAP等标记的有效补充,为丝瓜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简单、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85.
大肉1号苦瓜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肉1号苦瓜系以G10-22和C2-11两个自交系配制而成的绿皮长瓜型一代杂种.早熟,早期产量比对照品种增加33.2%~65.0%;丰产,一般每667m2产2500~3500kg,平均单果质量474.3~520.0g,果实长圆筒形,大直瘤,皮色淡绿色,光泽油亮,味甘脆、微苦,品质好.  相似文献   
86.
以彩色甜椒为试验材料,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对彩色甜椒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三因素对甜椒果实Vc、总糖、干物质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单效应分别为钾、钾、氮,互作效应分别为NP、NK、NK。  相似文献   
87.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不同栽植密度、播期及施肥水平对茄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栽植密度1 500株/667 m2,12月10日左右播种,施三元复合肥120 kg/667 m2时可获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88.
农丰41号辣椒是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于1999年秋从内蒙古引进种植的黄皮尖椒。经过两年的对比试验,该品种比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保椒二号增产40%以上,已在田阳、田东、平果、邕宁等地得到广大椒农的认可。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中熟偏早,株高50~55cm,开展度52~58cm,果实羊角形,果长18~25cm,果粗2.5~3.5cm,单果重40~65g,果肉厚,果皮浅黄绿色有光泽,果实耐贮运。生长势强,抗热、抗病、高产,每667m2产量3500~5000kg。2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桂东、桂中、桂北地区,以7月中旬至下旬播种最佳,桂南及右江河谷于8月上旬至…  相似文献   
89.
广西节瓜种质资源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观察27份节瓜种质资源,并对参试材料的成熟期、丰产性、瓜形、抗病性和单瓜重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桂优l号毛节瓜等6份优良节瓜种质材料及新育成的品种。  相似文献   
90.
一般情况下,苦瓜的白粉病和霜霉病的识别是比较容易的,主要根据其症状来区分:苦瓜白粉病在叶片的正面、背面形成白粉斑,苦瓜霜霉病在叶片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或病斑受叶脉限制。但在实际田间或大棚内,不可能看到如此典型的症状,有时只看到叶片正面现浅黄色小斑,很少见到霉层。许多苦瓜种植者常将白粉病当霜霉病来防治,造成用药不对,不但没有把病害控制,反而延误病害防治时间致使病情加重。现将这两种病害的诊断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诊断1.1苦瓜白粉病苦瓜白粉病是由瓜白粉菌及瓜类单囊壳白粉菌(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