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0篇
  58篇
综合类   343篇
农作物   9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91.
【目的】克隆甘蔗B家族s0心PsB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甘蔗SPS酶学特性及SPS活性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进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甘蔗SofSPSB基因部分序列,再结合RACE技术获得全长cDNA序列。扩增SofSPSB基因ORF并连到原核表达载体pETBlue-2上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结果】通过比对B家族中进化关系很近的玉米(Zeamays)ZmSPS1和水稻(Oryzasativa)OsSPS1基因序列,并在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扩增获得甘蔗B家族SPS基因(SolSPSB)2330bp序列。结合5’-RACE和3’-RACE技术获得3481 bp SofSPSB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一个3225bp的开放阅读框(0I江);起始密码子(ATG)位于转录起始位点后56bp处,终止密码子(TGA)后有一段201bp的非编码序列,并带有真核生物典型的polyA尾巴;编码1074个氨基酸,SofSPSB与Zm—SPS1、OsSPS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7%和81.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0%和83.9%;其理论分子量Mw=118.96kDa,等电点pI=6.30。经原核表达后纯化获得带6x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结论】克隆获得甘蔗B家族Sol-SPSB基因全长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SoPSPS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  相似文献   
92.
93.
在甘蔗生长前期用100mg/L浓度乙烯利对桂糖11号和新台糖20号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⑴乙烯利处理使新台糖20号叶片中维管束密度、维管束中的后生导管和韧皮部面积均明显增大,并使硅含量提高,锌含量降低;⑵乙烯利处理对桂糖11号的叶片维管束面积、维管束中后生导管面积和韧皮部面积以及叶片的维管束密度都没有影响,但提高了叶片中硅、镁和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
果蔗脱毒苗田间叶绿素荧光和群体冠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使用果蔗Badila脱毒健康种苗和普通种苗进行大田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果蔗脱毒健康种苗的花叶病发病率为0;果蔗脱毒健康种苗PS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合量子产额和光化学反应活性均小于普通苗,但差异不大;果蔗脱毒健康种苗在田间大伸长期群体冠层的平均叶倾角、透光系数、辐射透过系数、消光系数和田间叶面积分布状况均优于普通种苗,形成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  相似文献   
95.
甘蔗分蘖期间叶面喷施乙烯利后两种内源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和新台糖22号为材料,在分蘖前期以0(清水)、100、400 mg/L 3种不同乙烯利浓度进行叶面喷施,定期采样分析了茎尖和伤流液中的生长素(IAA)与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同时统计了分蘖率、后期分蘖率。结果表明,100mg/L乙烯利处理后分蘖期茎尖IAA含量减少,根部CTK浓度增加,根部伤流液中CTK/IAA比值变大;促进了甘蔗的分蘖,提高分蘖率,尤以对新台糖22号的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96.
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加快广西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即,将拥有和承担WTO成员国同样的权利和义务,享受贸易最惠国待遇,并向其它成员国开放市场.这将对我国农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不同砍种方式的甘蔗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糖11号和新台糖16号作试验材料,分剥叶砍种、剥叶不砍种、不剥叶不砍种3种砍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桂糖12号叶不砍种处理的出苗率高,死亡率低,不剥叶不砍种处理株高和绿叶数数值最大。在生理生化方面,干旱区桂糖11号处理萌芽期间,种茎中氨基酸含量14.25-18.00mg/g鲜重,还原糖含量1.06-2.58mg/g鲜重,新台糖16号干旱区各处理则相反,种茎中氨基酸含量1.50-2.63mg/g鲜重,新台糖16号干旱区各处理则相反,种茎中基酸含量1.50-2.63mg/g鲜重,还原糖含量达18.75-29.53mg/g鲜重,种茎近于中度胁迫;而桂糖11号干旱区剥叶不砍种、不剥叶不砍种的自然饱和亏缺值与非干旱区各处理基本相同,而ROC16的则比对照大大提高。因此,丘陵坡地应选用桂糖11号剥叶不砍种技术。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3个甘蔗品种在4个不同生长时期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了解甘蔗对氮养分吸收、积累的动态规律,为甘蔗科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甘蔗品种ROC22、GT11、GXB9为材料,于2013年(新植蔗)和2014年(宿根蔗)进行试验,共设置3个氮水平,即分别施150、300、600 kg/ha尿素,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测定不同生长时期各氮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转氨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的活性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施氮范围内(150~300 kg/ha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氮水平增加而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与硝态氮含量随着氮水平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一定范围内(尿素施用水平150~300 kg/ha)随施氮量增加,甘蔗的氮代谢显著增强.甘蔗品种GXB9比其他两个品种对低氮环境有较强的调节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9.
以两个甘蔗品种ROC25和ROC23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AFLP技术从110对引物中筛选出5对带型分布均匀、多态性丰富且分辨能力强的选择性引物。5对引物分别是E2/M4,E4/M5,E5/M6,E11/M7和E2/M6,它们将为以后AFLP技术应用于甘蔗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2个淮山品种的微体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淮2号"、"桂淮6号"2个淮山品种的-叶-芽微体植株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处理,以及不同无土栽培基质配比对植株生根和微型薯生长的影响,以建立淮山微体扦插繁育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桂准2号"、"桂淮6号"2个淮山品种在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大棚内可不经生长素处理直接进行微体扦插,生根率分别达到98.3%、95.8%;泥炭土:珍珠岩(1:1,体积比)、泥炭土:甘蔗渣(1:1,体积比)分别是"桂淮2号"、"桂淮6号"微体扦插生产微型薯的较优基质配方:微体扦插植株茎伸长生长长度分别与薯长及薯鲜重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