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份高粱与苏丹草及其2个杂交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100个RAPD引物和95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旨在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品种资源及2份国审品种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1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到9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4.06%,利用4个核心RAPD引物可以为每份品种构建1张特定的数字指纹,并通过其中1个引物F-01构建了1张能鉴别2个杂交种的RAPD指纹图谱,不过该图谱不能区别皖草3号与其父本Sa。从9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引物73对,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06%,通过3对核心SSR引物就可以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的SSR数字指纹,同时利用其中1对SSR引物txp18,寻找到2个杂交种的互补带,从而构建了2个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SSR指纹图谱,这张SSR指纹图谱不仅能鉴别皖草2号和3号,还可以把杂交种与其亲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42.
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稻株高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稻测序品种培矮64s和Nipponbare为亲本构建的含137个SSR标记的连锁遗传图谱和(培矮64s/Nipponbare)F2、F2∶3群体的180个单株(株系)对水稻的株高性状进行了2年2点的QTL定位分析。2年2点共检测到8个QTL分别位于第1、2、3、4、5、7、10染色体,表型贡献率6.9%~47.7%。F2群体(成都试点)共检测到6个QTL,分布在第1、1、3、4、5、7染色体上,F2∶3群体(海南试点)共检测到4个QTL,分布在第1、2、4、10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1、4染色体上的qPH1-2和qPH4为重复检测到的QTL。对所定位QTL的价值、用QTL定位预测基因的功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3.
为研究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淮河中下游地区产量和品质。通过系统抽样方法,在每个品种200hm~2连片种植区各抽取3个样点样品进行产量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主要受茬期和年份影响,仅酸性洗涤纤维和相对饲用价值受到品种影响,2年结果都以第一茬产量最高,占总产量的38%,因此在品种选择上,优先考虑第1茬品质性状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TaERECTA基因对高温胁迫下小麦幼苗抗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方法】以TaERECTA转基因小麦为材料,鉴定TaERECTA基因超表达水平,测定高温胁迫下转基因小麦幼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转基因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不显著.TaERECTA基因的超表达水平与SOD和POD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依据抗氧化物酶活性以及MDA和可溶性糖含量聚类分析,转基因株系可分为3组,分别与TaERECTA基因超表达水平一致.【结论】在高温胁迫下,TaERECTA基因参与提高小麦幼苗SOD和POD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45.
获得高质量的DNA是分子试验的一个先决条件,常用的植物DNA提取过程及步骤繁杂,需要进行多次离心操作,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在DNA提取过程中会用到三氯甲烷和其他一些有毒试剂,对操作人员有一定危害。为了筛选出高粱DNA的最优提取方法,进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SDS+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CTAB+2%PVP法和磁珠法,提取高粱不同部位(嫩叶、老叶、根、茎、种子)的DNA,然后对其提取步骤、DNA浓度、吸光度、PCR扩增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磁珠法步骤简单、无毒、低成本,所需时间仅为其他几种方法的1/3,D260 nm/D280 nm为1.8~2.0,DNA的质量、纯度、浓度优于其他方法。各试验数据表明,磁珠法提取的DNA最适于分子生物学验,将其应用于高粱叶色性状基因的定位,可将紫色叶片基因PL1初步定位到4号染色体上,白条纹叶基因WSL10初步定位到10号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