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9篇
农学   20篇
  3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正>双井绿为修水县恢复历史名茶,历史上该茶谓之双井茶。因该茶起源于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茶取地名。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隋、唐时期,修水属洪州,毛文锡于公元935年前后著的《茶谱》中记载:"洪州双井白芽,制造极精。"这说明双井茶早在唐代就有名气了。欧阳修《归田录》记载:"自景佑(1034~1038)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  相似文献   
132.
2009年春季芥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花圆叶芥蓝为对照品种,开展了芥蓝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秋盛芥蓝和夏翠芥蓝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株型美观、生长整齐、商品性好、纤维少、品质优良,是出口菜场和内销市场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3.
为检验三六氨基酸液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在一季水稻上进行了三六氨基酸液肥+赤霉素试验,结果表明:一季水稻抽穗初期,叶片喷施三六牌氨基酸液肥+赤霉素,可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34.
生物质炭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摘要: 秸秆还田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问题。因此,提出秸秆炭化还田或利用,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此,本文综述了秸秆炭化形成的生物量炭(biomass charcoal)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生物量炭化后与木炭相似,耐降解,可提高土壤碳库容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炭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持水性、吸附性均较强。在一定量下,施炭可增加土壤阴、阳离子交换量、吸附氮、磷及矿物离子,减少养分损失,在一定范围内,普遍能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因此认为秸秆炭化还田或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势途径。  相似文献   
135.
‘粤薹2号’菜薹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Y18A为母本,自交系T-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长25.8 cm,叶宽14.0 cm;主薹高40.5 cm,薹粗3.4 cm;平均单薹质量370.2 g,薹色浅绿;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蛋白质含量2.24%,还原糖含量1.9%,粗纤维含量0.8%,维生素C含量581 mg·kg-1。田间表现适应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合珠三角地区9—11月播种栽培,从播种至主薹初收约54 d。  相似文献   
136.
综述了生物质炭(biomass charcoal)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生物质炭化后与木炭相似,耐降解,可提高土壤碳库容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炭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持水性、吸附性均较强.在一定量下,施炭可增加土壤阴、阳离子交换量、吸附氮、磷及矿物离子,减少养分损失,在一定范围内,普遍能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因此认为生物质炭还田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碳封存时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7.
摘要: 秸秆还田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仍存在问题。因此,提出秸秆炭化还田或利用,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此,本文综述了秸秆炭化形成的生物量炭(biomass charcoal)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生物量炭化后与木炭相似,耐降解,可提高土壤碳库容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炭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持水性、吸附性均较强。在一定量下,施炭可增加土壤阴、阳离子交换量、吸附氮、磷及矿物离子,减少养分损失,在一定范围内,普遍能增加作物生物量和产量,因此认为秸秆炭化还田或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优势途径。  相似文献   
138.
菜薹硝酸盐积累与品种、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3种不同颜色菜薹的硝酸盐积累和营养品质间的关系,以绿菜薹(菜心)、白菜薹和红菜薹为试验材料,采用水肥一体化种植和对菜薹的营养品质测定相关方法对不同颜色菜薹的硝酸盐积累与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营养品质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白和红菜薹不同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硝酸盐聚类分析将44个菜薹品种划分为硝酸盐含量高和低的2个类群:硝酸盐含量高的类群(33个品种)中包括绿菜薹33个品种中的31个品种和白菜薹5个品种中的2个品种;硝酸盐含量低的类群(11个品种)包含2个绿菜薹品种和3个白菜薹品种,另6个红菜薹品种均属于硝酸盐含量低品种。菜薹硝酸盐积累与其营养指标密切相关,根据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指标(包括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固体物质和蛋白质含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分为3类:第1类包含32个绿菜薹品种和2个白菜薹品种,为高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指数低的品种;第2类包含6个红菜薹品种和2个白菜薹品种,为低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较高的品种;第3类包含1个绿菜薹和1个白菜薹品种,硝酸盐含量低且营养品质佳的品种。PCA分析表明,硝酸盐积累与各营养指标存在差异,且相关性分析也证实硝酸盐与营养指标存在显著相关。菜薹硝酸盐与营养品质分类和相关性分析为筛选和选育低硝酸盐高品质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9.
140.
为了了解不同来源芋头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对疫病的抗性,本研究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1对多态丰富的SSR引物,并将其用于109份芋头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采用人工接种芋头疫霉菌的方法对这些资源进性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21对SSR引物在109份芋头资源中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变幅在2~4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3.38;观测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0481~0.8900,平均为0.3483;预期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0841~0.6709,平均为0.3794;种群平均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733;遗传距离在0~1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6014。在分支距离为0.49处,可将供试芋头资源分为3个类群。60%以上的抗性资源集中于Ⅰ和Ⅱ类群。本研究可为筛选、鉴定优良芋头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