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1.
烟草主要真菌病害生防木霉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8个木霉菌株对腐霉病(Pythium spp.)、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胶孢炭疽菌(Collec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均有不同程度拮抗作用,其中以TR13拮抗作用最好。重寄生现象观察结果表明,TR13能够重寄生烟草疫霉、胶孢炭疽菌和立枯丝核菌。  相似文献   
12.
烟草赤星病菌对菌核净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合理防治烟草赤星病,减少抗药性产生和农药残留,从云南省11个地州分离烟草赤星病菌菌株96株,就分离菌株对菌核净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高抗菌株28个,中抗菌株39个,低抗菌株29个。不同来源的烟草赤星病原菌株的抗药性存在差异,以思茅、大理的菌株抗药性最高,昆明、红河、临沧抗药性最低。不同地州分离菌株高、中、低抗菌株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大理永平昌街七昌村分离菌株AL208#抗药性最强,抗性倍数达20.30,玉溪市红塔区的菌株AL171#抗药性最低。96株烟草赤星病菌菌株对菌核净的EC50值平均为81.34 mg/L,范围在13.28~269.58 g/L。  相似文献   
13.
烟草赤星病对不同部位烟叶产值量的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烤烟调制期分下二棚叶、腰叶、上二棚叶及顶叶四个部位,进行赤星病不同危害程度对烟叶产值量的损失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受赤星病的危害后,腰叶、顶叶各危害级别间产量损失差异不显著;下二棚叶、上二棚叶当危害达3~4级时烟叶产量出现损失;下二棚叶病害级别与产量损失呈显著负相关;上二棚叶、顶叶病害级别与产量损失呈极显著强负相关。当危害程度达0.5级时,各部位烟叶值量开始下降,并随危害加重,值量损失逐渐增大;顶叶病害级别与值量损失呈显著负相关,下二棚叶、腰叶、上二棚叶病害级别与值量损失呈极显著强负相关。各部位烟叶病害级别与中等烟比例呈极显著强负相关,病害级别与下等烟比例呈极显著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漂浮育苗是一项较先进的育苗技术,对育苗盘、池膜、剪叶器具和操作的严格消毒是培育无病壮苗的关键环节。为烟叶生产上更合理地选用消毒剂,以甲霜灵为对照药剂,分析了几种常用消毒剂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产生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多数漂浮育苗消毒药剂适宜浓度对烟草黑胫病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包括硫酸铜、美国消毒剂、0.6%菌毒净、7%有效氯次氯酸钠、24%毒消、40%育宝、10%二氧化氯和磷酸三钠,消毒药剂高锰酸钾与30%有效氯漂白粉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和孢子囊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7个优质主产烟区收集的450份烤后烟样,运用4%NaCl培养基选择分离法,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475株。其中对含毒蛋白基因cryⅠ及cryⅤ的18个Bt菌株用2龄烟草甲虫进行生物毒力测定,试验9 d后,9个Bt菌株生物毒力测定校正死亡率均超过80%;试验12 d后,5个Bt菌株生物毒力测定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5%。同时对分离出的Bt菌进行PCR毒素蛋白基因鉴定,含cryⅠ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有7株,出菌率为1.47%;含cryⅤ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11株,出菌率为2.32%;没有含cryⅢ毒素蛋白基因的Bt菌。因此,为进一步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烟叶仓贮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生产中常用的6个烤烟基因型为材料,进行了室内培养和漂浮育苗试验,研究比较烤烟苗期主根发育、侧根发育、生物量、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烤烟品种播种后96h、144h主根发育差异显著,192h、240h主根发育差异不显著。不同基因型烤烟的一、二、三、四级侧根发育数量及总长度随苗龄的增加而增多,二级侧根是烟苗吸收养分的主要根群,总长度二级侧根>一级侧根>三级侧根>四级侧根。不同苗龄的烟苗生物量基因型差异不一致。根系活力基因型差异显著,50d苗龄均大于40d苗龄。50d苗龄第5位叶绿素含量的基因型差异不显著,以红花大金元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最高,NC82品种的叶绿素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烟草野火病病原菌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防治烟草野火病,减少抗药性产生,减少农药残留,从云南省8个地州分离烟草野火病菌菌株43个,并就分离菌株对农用链霉素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43个菌株中高抗菌株8个,中抗菌株比例较高17个,低抗菌株18个。不同来源的烟草野火病原菌株的抗药性存在差异,文山、昆明的菌株抗药性最高,红河菌株抗药性最低,抗性倍数最高达2000多倍,其余地州抗药性居中。不同地州分离菌株高、中、低抗菌株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分离自文山邱北县双龙营镇的25#菌株抗药性最强,抗性倍数达45907.75,来自文山砚山县阿猛镇租白村的34#菌株抗药性最低。43株烟草野火病菌菌株对农用链霉素的EC50值平均为4.65,范围在0.004~183.631。高、中、低抗菌株的平均抗性倍数分别为6124.69、49.72、6.40。  相似文献   
18.
烟草黑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合理防治烟草黑胫病,减少抗药性产生,从云南省6个地州分离烟草黑胫病菌菌株34个,就分离菌株对甲霜灵的抗药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34个菌株中中高抗菌株12个,中抗菌株比例较高5个,低抗菌株17个。不同来源的烟草黑胫病原菌株的抗药性存在差异,以文山、玉溪的菌株抗药性最高,昭通、曲靖菌株抗药性最低,抗性倍数最高达16倍,其余地州抗药性居中。不同地州分离菌株高、中、低抗菌株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分离自楚雄双柏县雨龙乡的113#菌株抗药性最强,来自大理巍山县大仓镇的218#菌株抗药性最低。34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对甲霜灵的EC50值平均为0.0148μg/ml,范围在0~0.053μg/ml。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国烟草种质资源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抗性状况,为烟草抗病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信息,本试验通过苗期TMV汁液摩擦接种,对1 191份烟草种质资源进行了TMV抗性鉴定.筛选出的对TMV表现为枯斑反应的高抗资源有:白肋烟40份、国内烤烟20份、国外烤烟28份、晒烟1份,合计89份.接种后21 d表现为花叶的资源有:白肋烟29份、国内烤烟430份、国外烤烟270份、国内晒烟352份、国外晒烟(雪茄烟)21份,合计1 102份.枯斑资源的比例白肋烟>烤烟>晒烟.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保存白肋烟、烤烟和晒烟资源合计1 652份,本试验较系统的鉴定了72%种质资源的TMV抗性状况,可为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此项研究用微生物菌株培养液喷洒烤烟采收后上、中部烟叶,烘烤结束后测定烟叶化学成分及内在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各菌株对不同部位的烟碱含量影响显著,中部烟叶1 ̄6号菌株处理以4号菌株效果最好,烟碱降解率达36.9%;上部烟叶1 ̄11号菌株处理以9号菌株效果最好,烟碱降解率达37.25%,其次依次为10号、4号菌株,烟碱降解率分别为22.80%、19.86%;就4号、9号、10号菌株处理的烤烟单体烟叶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4#、9#菌株处理综合得分均高于CK,处理后香气量有所提高,香气质有改善,劲头明显下降,刺激性明显减弱,杂气明显减轻,余味好于C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