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青海省某种羊场绵羊肉孢子虫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89年冬,笔者结合冬季屠宰机会对青海省某种羊场进行了绵羊肉孢子虫调查。调查方法采取152只成年绵羊的心肌、食道肌、膈肌、背阔肌及半膜肌。分别称取各部位样品0.1g,压片镜检,进行感染率、强度、虫体形态观察及测量。同时对每个食道及胴体进行肉眼检查。  相似文献   
12.
<正>母猪产后便秘是因产后血虚、肠运动和分泌机能降低引起肠腔阻塞的一种疾病。临床中通过对母猪产后便秘采用中成药疗法,不仅标本兼治,且治愈率高,对母乳喂养的仔猪有益无害。1发病原因本病发病原因多,主要由于病猪产后血虚,饲喂失宜,肠运动和分泌机能降低,粪便停滞在某段肠管逐渐变干、变硬,引起肠腔阻塞的一种疾病。具体说来是因为饲喂不当,喂给干硬不宜消化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硝酸盐的使用权用、危害、分布及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14.
皮蝇幼虫感染对牦牛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皮蝇幼虫感染对牦牛生产的影响是:3月中旬当年产犊的11头感染母牛比9头未感染母牛平均体重少29.05公斤,6、7、8三个月日平均产奶量少0.45公斤(28.13%);3月中旬2岁的11头感染牛比30头未感染牛平均体重少15.98公斤;3月中旬登记,经过一个青草期放牧后9月中旬测重,1.5岁的11头感染牛与14头未感染牛比较、2.5岁的13头感染牛与22头未感染牛比较,平均体重差异不大;据对26张剖检的周岁内犊牛原皮统计,虻眼、虻斑损毁面积是总面积的12.59%;犊牛存活率可由防治前的86.79—85.62%提高到95.26%。除9月中旬测重的1.5岁和2.5岁牛外,其余各项用生物学统计法检验,差异均显著,表明皮蝇幼虫感染对牦牛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珠固公社位于北伟37°21′,东经102°15′,海拔2,500—3,400米。北面是高峻的祁连山,南面是巍峨的达坂山,浩门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全公社为群山环绕大部分地区生长有茂密的乔木林和灌木丛的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0℃以上,年降水量57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50%以上,无霜期约60天。牲畜放牧的草地属林间草原和高山草甸草原类型。这些生态环境条件适于青海血蜱繁衍生息,因而这种蜱是当地蜱类的优势种。珠固公社山羊泰勒虫(Theileria hirci)病流行已久,危害极为严重。为了给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水分对当归产量及阿魏酸含量的影响,为当归栽培措施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阴干后称重,测定当归产量,HPLC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结果:当归产量以每周灌水2 L/m~2为最高,其次为每周灌水1 L/m~2;阿魏酸含量以每周灌水5 L/m~2为最高,其次为每周灌水2 L/m~2。结论:适当增大水分,有利于当归产量形成及阿魏酸积累,每周灌水2~5 L/m~2可提高当归产量及阿魏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食糖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糖业的发展与变化影响着世界食糖市场的格局,同样世界食糖市场格局的变化与发展也会对中国糖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对世界食糖的生产、消费、贸易和主要产糖国家和地区的糖业生产和政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为准确把握中国糖业的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弓浆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龚地弓浆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原生动物寄生虫病。从疫源角度讲,弓浆虫病实际上是散布在人群中间的一种动物源性疾病。1908年Nicolle和Manceaus从北非突尼斯的刚地鼠体内发现了此虫,1922年lanku在布拉格首次发现人类先天性弓浆虫的病例。1957年于恩底等在我国福建从兔和猫体内分离到弓浆虫,尤其是1977年吴硕显等在上海报道了暴发性猪弓浆虫病  相似文献   
19.
1.孵化初期提高温度到38.5℃,孵化末期降至37.0℃,其间每日并在机内冷蛋2—4次的初拟的孵化制度,比一般的恒温孵化制度可大大地提高鸭蛋的孵化率和雛鸭的品质。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孵化率高13.3%,弱雛率低一半以上,初生雛健壮,初生休重相仿或稍大一些,心、肝、肺、肾、腸和胃等主要内部器官的发育良好,血液指标大为改善,血红蛋白的含量高。2.进行系统的生物学检查表明,试验组胚胎的生长、发育迅速,物质代谢充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胚盘横径、休节和血管域的发育较快,体尺、体重较大;透视检查时,血管网的扩散面积大(7日龄),气室弯曲者多(25日龄);蛋的减重在孵化前半期相似,后半期加快;蛋黄、蛋白、蛋壳的利用均快;啄壳、出党时间稍早;孵化初期和孵化末期死胚少。因此,进一步证明,初拟的孵化制度此现行的制度更符合鸭胚发育的要求。3.进一步研究胚胎实际感受的温度表明,初拟的孵化制度有利于孵化初期的感受温度和后半期放散休热,加强了气体代谢,符合鸭胚发育的特点。当然,孵化制度是多种因素的配合,一个最适宜的孵化制度并非一、二次试验所能达到的,今后尚需进行多次的试验,以逐步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20.
母猪饲养管理要点要根据母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将其饲养阶段分为生长阶段、后备阶段、配种阶段、妊娠阶段、哺乳期阶段、断奶空怀阶段进行分段管理,根据各阶段不同的身体需要和营养需要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提高其生产能力,增加养殖经济收入。母猪饲养环境作为母猪生长、妊娠、哺乳的地方,其好坏直接决定母猪养殖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