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94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104篇
  92篇
综合类   532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340篇
园艺   95篇
植物保护   6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45%咪鲜胺水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45%咪鲜胺水乳剂配方的组成和制备方法,并对其性能和保鲜作用进行了测试和试验。  相似文献   
42.
戊唑醇是一种广谱内吸型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的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本文介绍了农药悬浮剂发展、加工及实验理论依据,并采用优化组合法对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悬浮率90%以上,热贮(54℃±2℃,14d)分解率<5%,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20%高氯·辛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高氯·辛微乳剂30、40、50mL/667m2,对甘蓝菜青虫防效高,施药后1d,20%高氯·辛微乳剂防效分别达78.36%、85.89%、94.00%;施药后3d分别为83.99%、88.43%、95.39%;施药后7d分别为89.44%、93.66%、98.35%。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国内外禽流感疫情十分严重,禽类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切实做好禽类产品的检疫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现就市场销售的白条鸡的检疫方法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45.
20%高氯·辛微乳剂防治菜青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高氯·辛微乳剂30、40、50mL/667m^2,对甘蓝菜青虫防效高,施药后1d,20%高氯·辛微乳剂防效分别达78.36%、85.89%、94.00%;施药后3d分别为83.99%、88.43%、95.39%;施药后7d分别为89.44%、93.66%、98.35%。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46.
吴月燕  崔鹏  李波 《果树学报》2011,(6):991-997
为了研究不同覆盖层次薄膜对葡萄生长、光合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我国南方葡萄的早熟栽培提供参考。以夏黑和醉金香1 a生苗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无膜(对照)、1层膜(处理Ⅰ)、2层膜(处理Ⅱ)和3层膜(处理Ⅲ)覆盖对其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试明,2个品种株高、根茎粗度和平均单叶面积均受薄膜覆盖影响,除处理Ⅰ与对照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47.
鸭葡萄球菌病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病型,如腱鞘炎、创作感染、败血症、脐炎、心内膜炎等。雏鸭感染后,多呈急性败血症,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青年鸭与产蛋鸭感染葡萄球菌后,多引起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跛行,是引起种鸭死淘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给种鸭养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8.
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青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日光温室内青椒的最适合灌溉技术,在日光温室内分别对青椒进行了滴灌、小管出流和沟灌3种灌溉方式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青椒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青椒株高、茎粗均无明显影响;相同阶段所测叶绿素含量,滴灌>小管出流>沟灌,且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速率呈正相关;用显著性水平α=0.1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对产量有显著影响,青椒产量以滴灌最高,小管出流次之,沟灌最低;通过不同处理比较发现,沟灌、滴灌、小管出流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6.17、35.13、31.59 kg/m3。故日光温室栽培青椒比较适合采用滴灌方式。  相似文献   
49.
温室内采用的供试作物为青椒,在土壤水分相同的条件下(土壤含水率下限为60%~70%,以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比计)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日光温室小管出流和沟灌2种灌溉方式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青椒叶绿素含量及长势、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层深度为5、15、25、35 cm时,小管出流的土壤温度较沟灌依次高0.24、0.23、0.17、0.30℃。在灌水前后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及含水率均大于沟灌,小管出流灌溉方式下青椒的叶绿素含量较沟灌高6.8%,产量较沟灌增产34%,水分生产率比沟灌提高了0.9倍。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