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地区对稻瘟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位于皖南休宁县商山镇的稻瘟病圃带有不同抗稻瘟主效基因的31个单基因系的叶瘟病情。结果表明,含Pi-ta,Pi-ta2,Pi-kp的品系表现抗病。在病圃中鉴定了293份长江中下游水稻生产品种的抗瘟性,其中77份连续2年均表现抗病,适合在皖南稻瘟病流行区进一步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了秧龄、栽插密度和施肥量对87641产量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合肥地区5月上旬播种,单苗栽插,其适宜的秧龄、栽插密度和施肥量分别为30天、13.3×15.6或13.3×18.9cm和每亩10kg纯氮。理想的德粒结构是:亩有效穗23万左右,平均每穗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3%以上,千粒重26.0g左右,亩产可达550kg以上。  相似文献   
53.
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0onbare/Kasalath//Nipponh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作图群体(BC1F9),以及混合线性模型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方法,对水稻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干粒重、着粒密度和单株产量等7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的26个QTL,其贡献率差异较大,在5.2%-49.2%之间,其中有4个QTL的贡献率超过30%,分别是控制有效穗的qPN-4、每穗颖花数的几个连锁群上。与其它研究结果比较表明,相关显的产量性状QTL往往分布在染色体上相同区域,并集中在少数几个连锁群上。与其它研究结果比较表明,主效QTL在不同群体中的重演性较好。  相似文献   
54.
皖稻 8 5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米质好 ,在 12项米质指标中 ,有 8项达到部颁 1级优质米标准 ,被评为安徽省市场畅销的优质米品种。 2年省区试 ,平均产量 713 5 .5kg/hm2 ,较对照竹青减产1.7% ;1年省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6774.0kg/hm2 ,较对照竹青增产 4.3 %。中抗稻瘟病 ,苗期耐寒性较强。全生育期 10 9d ,适宜播期为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相似文献   
55.
水稻抽穗期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由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 BILs)作图群体(BC1F9)和混合线性模型的QTL定位方法, 联合分析南京、合肥和海南3个不同地点的水稻抽穗期QTL及QTL与环境互作. 检测到8个抽穗期QTL, 分别位于第1、 2、 3、 4、 6、 7、 8染色体上, 其中, 第3染色体上有2个QTL  相似文献   
56.
皖稻69 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籼、粳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系。其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一级标准,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米和国家优质米,获第2 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铜质奖,1995 ~1997 年通过2a 省区试和1a 省生产试验。皖稻69 产量较高且与对照扬稻4 号基本持平,其耐肥抗倒,抗逆性强,经接种鉴定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抗褐飞虱和中抗白背飞虱;其适宜播期为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基本苗120 万~150 万株/h m 2 。  相似文献   
57.
中籼898高产稳产性能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对中籼 898 1997~ 1999年在安徽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试验、示范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中籼 898具有理想的株叶型态 ,穗粒结构协调 ,根系发达 ,分蘖能力强 ,抗病虫耐干旱 ,适应性广等特点。并提出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8.
II优0128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II-32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R0128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9.416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7.0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955t/hm^2,较对照II优838增产6.10%。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三级食用稻等级标准。全生育期138d左右,适宜在长江中下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59.
60.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和高产稳产等优点 ,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我国北方 50年代曾大面积推广水稻直播 ,黑龙江省80年代以前水稻直播占到 70 % ,南方 60年代也采用过直播技术。但由于平整土地、全苗匀苗、杂草危害和容易倒伏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 ,阻碍了水稻直播技术的推广速度。最近几年来 ,由于种粮效益较低 ,特别是种植早稻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加之一些高效除草剂的出现和栽培技术的突破 ,水稻直播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安徽省常年早稻种植面积约 3 8.7万hm2 ,近年来早稻直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对稳定早稻种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