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1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春矮早和86-6)和感病品种(中棉17和豫棉12)的根际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际微生物区系,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种数多于感病品种,区系组成更为复杂。抗病品种根际真菌优势种主要是漆斑菌(Myrothecium)、粘帚霉(Gliocladium)、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等,感病品种则多为头孢霉(Cephalosporium)、镰刀菌(Fusarium)、矛束孢(Doratomyces)、粘帚霉(Gliocladium)和漆斑菌(Myrothecium)等。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不同抗性棉花品种根际真菌区系各成员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抗病品种根际真菌区系中对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种数和比率都高于感病品种,而且抗病品种根际真菌的优势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这种差异在苗期和现蕾期更为明显,花铃期则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与根际真菌区系组成及其对黄萎病菌的抑制能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2.
花生品种(系)对叶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自然病圃和人工接种的方法 ,对来自河南省的 1 3个花生品种 (系 )分别进行了抗褐斑病、黑斑病与抗网斑病性能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 1 3个花生品种对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 ,但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890 3为抗病类型 ,豫花 1 5号、932 6- 2 2 - 2为中抗类型 ,其余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对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 :开农 31、豫花 6号、濮花 80 30、豫花 1 1号、豫花 1 5号属抗病类型 ,豫花 1 4号、9331 -A2 为中抗类型 ,其余 6个品种属感病或高感类型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生物测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农用抗生素TS99效价的可行性,并以烟草赤星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为供试菌测定了其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均适用于农抗TS99发酵液的效价测定,但生物法的测定结果较分光光度法测定值低,对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来说,要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发酵液的效价变化,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农抗TS99对辣椒炭疽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43.68μg/ml和87.84μg/ml。  相似文献   
84.
澳大利亚现代植棉业仅3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却非常迅速,目前已成为该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单产和品质居世界前列,年创汇10亿美元左右。澳大利亚科学家对棉花病害的发生危害及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效显著。1苗期病害苗期病害是澳大利亚棉花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5.
复方适乐时拌种防治冬小麦病害和地下害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及小区试验 ,研究了复方适乐时拌种对小麦根腐病、黑穗病及地下害虫 (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 )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 :复方适乐时拌种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在 92 .78%以上 ,防治小麦根腐病效果为 71.2 %~ 74.3 % ,对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的防效均达到 10 0 % ,对小麦出苗及植株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6.
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园艺植物,已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由于草莓栽培主要依靠匍匐茎及分株进行无性繁殖,很容易感染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草莓衰退病。已报道的侵染草莓的病毒种类大约有30种,如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草莓镶脉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和草毒皱缩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SCV)等(Tzanetakis et al.,2010),其中大多数仅在局部地区发生(尚巧霞,2015),关于河南省引起草莓病毒病的病原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采集河南省不同地区的草莓病样,鉴定引起草莓病毒病的病原,并针对检测到的病毒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以期为河南省草莓病毒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快速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小麦黑胚病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等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小麦黑胚病对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影响,室内测定了2006年黑胚病发生严重的小麦品种漯麦4号的健康籽粒和发病籽粒的发芽势、发芽率、幼芽鲜重、出苗率以及三叶期的苗长、苗鲜重、根长、根鲜重.结果表明,小麦发生黑胚病后,病粒导致发芽势、发芽率、幼芽鲜重、出苗率、苗高、苗鲜重、根长、根鲜重降低,尤其是发芽势、发芽率明显降低,各病级处理间差异显著,种子病级与上述生长因子呈负相关.小麦黑胚病对小麦种质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重病粒.  相似文献   
88.
铜-2-巯基苯并噻唑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合成的一种新型有机铜杀菌剂。为了明确其对不同植物病原菌的抑茵效果,为将来的田间使用提供参考资料,我们采用室内平板含毒介质法测定了其对11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其对玉米青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佳,EC50为19.386mg/L;对黄瓜灰霉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棉花黄萎病菌抑制效果次之,EC50分别为30.703mg/L、44.301mg/L和45.380mg/L。对小麦纹枯病菌基本没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9.
为监测小麦茎基腐病病原菌的变化,2019—2020年自河南省安阳、濮阳和鹤壁等17个市129个采样点采集小麦茎基腐病病株样品并分离病原菌,对所有分离物进行形态学鉴定,利用特异性引物、ITS和EF-1α基因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于室内对优势病原菌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892株镰孢菌Fusarium分离物,所得分离物中假禾谷镰孢F. pseudograminearum共851株,所占比例为95.41%,为优势种;禾谷镰孢F. graminearum共16株,所占比例为1.79%。除信阳市外,其他16个市优势病原菌均为假禾谷镰孢。不同假禾谷镰孢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但多数为强致病力菌株。  相似文献   
90.
棉花不同抗性品种根际真菌对枯萎病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论春播或夏播,棉花抗病品种根际真菌区系中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具有抑制作用或较强抑制作用的种数和比例均高于感病品种。与感病品种各生育期相比,抗病品种根际真菌优势种对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也较强。抗、感品种的这种差异在2~3叶期和6~7叶期更为明显,现蕾后则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