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黄瓜感染黑星病菌后的生理变化及抗病性的产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抗性不同黄瓜品种接种前后与抗性有关的酶活性、木质素含量、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前各品种的POD,PPO,PAL活性、木质素及酚类物质含量与品种的抗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接种后则与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抗病品种PAL活性峰在接种后24h出现,POD和PPO活性峰在接种后48~72h出现,酶活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酶活性峰则在接种后72~96h出现,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24h,较未接种对照提高幅度大;感病品种木质素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96h,较对照提高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合成更多的酚类物质,而且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与POD、PPO活性变化之间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2.
保护地黄瓜新品种‘津优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优3号’为早熟型黄瓜一代杂种,耐低温、耐弱光性能优良,对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的抗性强,适用于华北地区越冬温室及早春大棚栽培。植株生长势强,早春大棚栽培产量可达90t/hm^2,越冬日光温室栽培产量可达110t/hm^2以上。果实棒壮,长28cm左右,单瓜质量130g左右。商品性好,瓜把短,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剌。品质优,果肉绿白色,质脆。  相似文献   
73.
“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反治法的一种 ,指用通利行滞的药物治疗通泄病证的方法。说明通泄是现象 ,本质是痰、湿、热、食等病邪。临床上“通因通用”之例很多 ,现罗列几例 ,不当之处 ,望同道指正。1 发热、汗出、恶风、脉缓 ,属风邪外袭、营卫不和之证。当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宜用桂枝汤。方中桂枝发汗解表 ,配生姜之辛 ,以祛卫分之风邪 ;白芍味酸能敛阴和营 ,配大枣之甘 ,可滋养营阴之弱 ;甘草和中补虚 ,合而用之 ,有调和营卫、发汗解肌之功。汗出 ,是毛孔通 ,故而用桂枝汤解肌发汗治汗出 ,“通因通用”也。例 1  1997…  相似文献   
74.
对21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了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和黑星病4种病害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评价.试验通过对幼苗抗该4种病害的病情指数分析,获得高抗枯萎病、高抗炭疽病、高抗褐斑病和高抗黑星病自交系各3份、4份、6份和1份.其中Q6对4种病害具有较好的多抗性,病情指数均达到高度抗病级,分别为4.67、10.67、9.67和9.84;43-1-2、0735可兼抗枯萎病、炭疽病和褐斑病;XL612、86兼抗炭疽病和褐斑病.本试验为黄瓜多抗育种和骨干亲本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179份露地、大棚和温室黄瓜自交系栽培材料白粉病、霜霉病田间发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对其白粉病、霜霉病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黄瓜材料间抗病性差异明显,筛选获得高抗白粉病材料33份,其中露地栽培类型1份、大棚栽培类型11份、温室类型21份,抗性材料共40份;高抗霜霉病材料22份,其中露地栽培类型2份、大棚栽培类型5份、温室类型15份,抗性材料38份。共获得兼抗2种病害材料11份,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6.
津优30号黄瓜栽培中的常见问题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津优30号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的新成果,是我所育成的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的优良黄瓜新品种。1主要特性①耐低温弱光温室内温度最低6℃时可正常生长发育,短时3℃低温不会造成植株死亡。在连续阴雨10天,平均光照强度不足8000lx时仍能够收获果实。因此在越冬日光温室栽培时,在春节前后的严寒季节也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②生长势强、丰产性好生长势强,叶片较大,光合产物积累多,越冬栽培无早衰现象。瓜码较密,雌花节率在40%以上,化瓜率低,连续结瓜能力强。有的节位可以同时或顺序结2条瓜,总产量比津春3号、津优3号高20%~30%,高产田块每667…  相似文献   
77.
1993年开始搜集黄瓜品种资源进行日光温室越冬黄瓜的新品种选育研究 ,1995年选出耐低温弱光的保护地育种材料F6 9和F80 ,2 0 0 1年育成适合在日光温室栽培的黄瓜新品种津优 30号。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 ,主蔓结瓜为主 ,瓜条顺直 ,长棒状 ,腰瓜长 35cm左右 ,单瓜质量 2 2 0g左右。商品性好 ,畸形瓜少。瓜绿色 ,有光泽 ;瘤显著 ,密生白刺 ;果肉淡绿色、质脆、味甜。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 ,耐低温弱光。适合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日光温室越冬和冬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78.
以黄瓜种子采前不发芽自交系Q12和采前极易发芽自交系P60为亲本,构建P_1、P_2、F_1、B_(1:2)、B_(2:2)、F_(2:3)群体,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符合D-1遗传模型,即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在B_(1:2)、B_(2:2)、F_(2:3)群体中,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6.38%、45.59%、87.54%,多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3.12%、41.18%、3.36%,表明主基因对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的遗传起到重要作用。环境方差所占比例较小,说明黄瓜种子采前发芽性状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79.
我国黄瓜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黄瓜(CucumissativusL.)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黄瓜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随着黄瓜叶部病害霜霉病、白粉病发生的日益严重开始了黄瓜的抗病育种。津研系统黄瓜品种的育成〔1〕,标志着我国黄瓜抗病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我国露地栽培黄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换代。在常规品种选育的基础上,于70年代开始进行黄瓜杂种一代优势利用与研究〔2〕。1979年组成黄瓜抗病育种协作组,1983年抗病育种纳入了国家攻关计划,新品种在抗病性、早熟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替代了常规品种且趋于专用化。对黄瓜育种技术、方法及…  相似文献   
80.
弱光处理对春季温室不同品种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瓜幼苗全生育期进行弱光处理,结果表明,弱光能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为植株干重降低、茎变细、产量降低.弱光下的黄瓜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膜保护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高.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可能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造成的.黄瓜植株不同处理之间的Fv/Fm差异不显著,说明光合作用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尚未发生实质变化.弱光导致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可诱发光抑制作用.不同的黄瓜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反应不同,Q21大于T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