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7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解河北省小麦产量变化的规律,明确今后育种工作的目标和前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依据1976-2005年河北省审定的玉米品种的区域试验产量,建立预测模型为:X((k1)+1)=324818.583945 e^0.018524-318652.083945。并在生产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据此模型对河北省小麦生产进行规划性预测,为生产的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信息。明确小麦育种要重视资源高效利用,达到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综述了杂交棉品种“冀创棉一”的特征特性,指出了该品种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提出了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3.
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依据Griffing方法I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在人工模拟干旱棚和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分别设水、旱2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4.
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产量与气象因子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气象因子与小麦产量密切相关。在与小麦产量相关的35个气象因子中有12个因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灌浆期降水与冬小麦产量呈极显著相关,且直接通径系数最高,对小麦产量形成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拔节期降水量和返青期降水量;5月份的蒸发量与冬小麦产量密切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对小麦产量形成起较大的负向作用;小麦越冬期间的气温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因素。据此,在制定小麦生产管理计划时,应将以上因素作为考虑的重点。  相似文献   
35.
小麦生长发育受冻害影响,而不良的环境条件严重危害小麦成长。冻害主要是指因温差骤降且时间过长影响小麦成长的情况。漯河地区冬季小麦冻害情况极为严重,而二类、三类麦田屡见不鲜,冬季冻害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只有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举措予以应对,即能够保证漯河地区小麦的稳定产量。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小麦审定品种育种特点及表型性状演变情况,分析了2001-2020年河南省审定的555个小麦品种的育种特点,统计了其中425个水地组品种的12个农艺和品质性状,并对其演变情况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品种审定数量加速上升,企业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导力量;2001-2005审定品种60个,2006-2010年审定76个,2011-2015年审定95个,2016-2020年审定324个。品种选育仍以品种间杂交为主,占比90.99%;种质资源利用集中、品种同质化严重。亲本资源集中在周麦16(87次)、矮抗58(76次)、周麦22(59次)、豫麦21(35次)等种质上。企业选育品种数由2001-2015年间的86个上升至2016-2020年间的202个,占同期科研机构育成品种数比例由54.7%上升至185%。(2)品种单产增长,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生育期延长。半冬性、弱春性小麦品种的均产分别为7 932.4 kg·hm-2、7 488.6  kg·hm-2。半冬性品种单产增加了610 kg·hm-2,穗粒数增加3粒,千粒重提高4.7 g,生育期延长3.3 d;弱春性品种单产增加672.8 kg·hm-2,穗粒数增加3.4粒,千粒重提高1.7 g,生育期延长5 d。(3)品质改良取得进展,半冬性、弱春性品种的稳定时间分别上升了2.6 min、0.7 min。审定品种以中筋为主,中强筋(含强筋)较少,弱筋最少;单一指标达标品种多,综合指标达标品种少,品质结构不平衡。(4)河南省小麦育种宜选择高生物产量(株高80~85 cm)、适宜群体(550~660万穗·hm-2)、高结实率(穗粒数35~40粒)、高千粒重  (≥45 g)的中大穗品种,需重点改良蛋白质质量,促进各品质性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决南方苗种少的困难及为北方增加新的养殖品种,在北方地区人工繁殖锯缘青蟹,生产苗种大量返销南方。2001年由南方购进待二次产卵膏蟹14只。在室内水泥池培育,抱卵率达42%,幼体成活率达50%。共孵化出幼体13 2万只,平均单位水体出苗(C1-C3)1100只/m3,怀卵量低与二次抱卵蟹卵质量较差有关,幼体死亡率高,主要是蜕皮不遂。  相似文献   
38.
依据Griffing方法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分别设水、旱二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杂种后代早期世代进行选择,OA能力和POD活性广义遗传力较高但狭义遗传力低,适宜在杂种后代的晚期世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9.
2011年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海河综合试验站先后在所属区域的河间、南宫和宁河实施了"千斤棉"创建项目,面积合计19.3hm2。除宁河基地遭遇大风、暴雨灾害性天气导致产量较低以外,河间与南宫两地均克服了8月到9月中上旬的阴雨、沥涝、寡照等不利天气影响,表现为抗病性突出,生长势强,后劲足,叶功能好,不早衰,结铃性强,脱满率低,烂铃少,上中下成铃均匀,秋桃盖顶,伏桃渍腰。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