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 在冀北地区,大豆种植一直处于粗放管理状态,产量低而不稳,平均产量在2250公斤/公顷左右,因此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借鉴地膜玉米种植大幅增产的经验,通过地膜覆盖起增温、保湿、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延长生育期的效果,从而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大豆产量可提高到3750公斤/公顷。这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 增产原理 1.1 增温 覆盖后增温效果显著,据试验大豆条膜覆盖5~6月份0厘米~5厘米地温比露地增加4.4℃~6.1℃,这样有利于大豆早生快发,缩短生育期,这样可利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52.
【目的】为筛选出对胡麻田间阔叶杂草具有高效、安全防除效果的除草剂,用5种除草剂组成的6个混用组合,对胡麻进行播后苗前喷雾处理。结果表明:42%甲·乙·莠SC 1500 mL/hm2+80%丙炔噁草酮WP 180 g/hm2混用组合在试验剂量下对胡麻安全,出苗率达到53.01%,对胡麻田阔叶杂草具有优良防效。施药后45天株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7.96%、98.4%。42%甲·乙·莠SC 1500 mL/hm2+80%丙炔噁草酮WP 180 g/hm2混用组合,用水量900 kg/hm2,在胡麻播种后当天或第2天在土壤表面进行均匀喷雾处理,对胡麻田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3.
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胡麻田芦苇的防效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对胡麻田芦苇(Phragmitescommunis)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该除草剂对芦苇具良好防效,1650mL/hm2药后45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0.00%和86.23%,且对胡麻安全,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畜牧产业规模的壮大,国家对动物疫病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兽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暂停征收动物检疫费和许多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等相关规定推出后,各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以驻马店区域为例,对新形势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创新点进行概述,为加强各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5.
亚麻种质资源种子形态性状与含油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优异亚麻种质资源,挖掘出优质育种材料,测定了231份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籽粒的长度、宽度、千粒重、表面积、亮度、红度、艳度及含油量,并对种子形态性状和含油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种子形态性状和含油量存在丰富变异。聚类分析表明,参试材料在遗传距离0.15水平上可划分为4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籽粒亮度和红度较高,艳度最低;第Ⅱ类群籽粒的含油量、千粒重、长度和红度均最大;第Ⅲ类群籽粒含油量最低,千粒重最小,种皮亮度最低,但艳度最高;第Ⅳ类群只有1份材料,籽粒宽度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油量与籽粒亮度、籽粒红度、籽粒艳度、千粒重、籽粒表面积、籽粒长度和籽粒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0.391、0.261、0.548、0.457、0.529和0.385。  相似文献   
56.
郭英杰  马建富  李爱荣  郭娜  刘栋 《中国麻业》2021,(6):316-319,332
针对胡麻田间杂草藜,选用48%灭草松AS 3000、3375、3750、4125、4500 mL/hm25个浓度进行防除,在药液中添加助剂GY-Tmax,研究助剂对灭草松防除藜的增效作用,并对胡麻生长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添加助剂喷施48%灭草松AS不同剂量处理,药后45 d株防效提高7.5~3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7.
胡麻白粉病是胡麻生产中常发性病害之一,对胡麻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2010年在康保县胡麻生长季节,对胡麻白粉病发生程度进行了定期、定点观察.分析了该病田间发生、流行的影响因素;明确了田间降雨、相对湿度和雾露日数是影响胡麻白粉病发生和流行主要因子;田间种植密度、长势影响白粉病发生程度,密度大、长势好的发病重.同时就全国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9个胡麻品种在田间的抗病性差异显著,其中未发现免疫(I)品种,伊亚4号、晋亚7号、陇亚10、坝亚11、轮选2号、轮选1号等6个品种表现高抗(HR),陇亚9号表现抗病(R),宁亚14表现中抗(MR),坝亚12表现高感(HS).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硫酸铝和硫酸亚铁不同配比时的混凝试验研究,找出最佳配比范围和应用条件,从而指导生产,增加低分子铁铝复合聚凝剂产品,同时为硫酸亚铁开拓市场,也使硫酸铝在节能降耗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9.
为了筛选适于冀北坝上地区种植的油用亚麻品种,丰富地区品种类型,笔者于2015—2016年对国内8个育种单位的12个油用亚麻新品种(系)在冀北坝上进行品种适应性试验,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异系数、方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主要经济性状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定亚25号’、‘伊亚6号’、‘天亚10号’、‘陇亚14号’和‘宁亚22号’的籽实产量对环境敏感,‘定亚25号’、‘内44’、‘晋亚13号’、‘伊亚6号’和‘391’的单株果数对环境敏感;品种间产量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天亚11号’、‘坝选三号’的丰产性好,稳定性很好,‘晋亚13号’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好,3个品种田间抗病性强,抗旱中等,适宜在冀北地区种植;‘天亚10号’、‘391’丰产性好,‘陇亚10号’稳定性好,可作为育种亲本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60.
仁用杏蚧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冀西北仁用杏蚧壳虫发生面积大 ,危害严重的生产问题 ,研究了仁用杏蚧壳虫类的区系分布、生物学特性、发生消长规律、防治方法等 ,初步探明了在冀西北仁用杏主产区蚧壳虫的发生与分布、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 ;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 ,总结出一套以人工和农业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