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藕带为试材,研究了维生素C、植酸、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4种护色剂对藕带的护色效果及藕带品质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烫漂灭酶、浸泡和真空渗透工艺对壳聚糖涂膜藕带的护色效果.结果表明:藕带的最佳护色工艺为真空渗透护色保鲜液,保鲜液的成分为:0.2%维生素C+0.6%植酸+0.2%柠檬酸+1%氯化钙,该工艺既能达到优良的护色效果,同时可以保持藕带的脆度和硬度;保鲜液处理后,涂膜2%壳聚糖溶液,保鲜膜包裹,利于藕带的持久护色.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的分布规律,将红麻大小植株不同高度、不同层次的韧皮部束纤维进行分离并测定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随着植株大小、植株高度及束纤维不同层次的变化在横向和纵向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推测与红麻纤维发育期间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3.
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的分布规律,将红麻大小植株不同高度、不同层次的韧皮部束纤维进行分离并测定抗拉强度.结果表明,红麻韧皮部束纤维抗拉强度随着植株大小、植株高度及束纤维不同层次的变化在横向和纵向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推测与红麻纤维发育期间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为特种车辆车载镜头轻量化和提高机械结构性能,首先建立仿真模型,然后设置与实际情况类似的条件对模型进行热分析,最后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车载镜头零件分批进行尺寸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车载镜头进行热分析得出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在-40℃的热分析中,特种车载镜头的应力和位移数值部分有所下降,但数值增加部分都在使用范围之内,同时总质量减少了20.69%,为特种车辆车载镜头轻量化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5.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检测牛乳κ-酪蛋白(κ-CN)含量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为解决牛乳蛋白掺假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以牛乳κ-CN为包被抗原,以酶标抗体(HRP-IgG)为检测抗体分别建立间接竞争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间接竞争ELISA法,κ-CN抗原包被浓度为2.5μg/mL,线性范围为62.5~1 000.0ng/mL,变异系数2%,回收率在98.46%~101.68%;对于间接ELISA法,κ-CN抗原包被浓度为1.56μg/mL,线性范围为0.098~3.125μg/mL,变异系数1%,回收率在99.10%~101.06%。比较两种检测方法,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耗时较短,抗体应用量较少,而间接法不需要包被成本较高的目标标准蛋白,相关系数也较高,但其检测体系组成成分较多,且需包被待测样品,较难组成ELISA试剂盒体系,不宜用于现场检测。因此,大规模制备ELISA试剂盒体系用于快速检测蛋白含量时可采用间接竞争法,不仅抗体应用量少、节约成本且快速、简单,可更好地用于科研实践。  相似文献   
36.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检测牛乳κ-酪蛋白(κ-CN)含量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为解决牛乳蛋白掺假问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以牛乳κ-CN为包被抗原,以酶标抗体(HRP-IgG)为检测抗体分别建立间接竞争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间接竞争ELISA法,κ-CN抗原包被浓度为2.5 μg/mL,线性范围为62.5~1 000.0 ng/mL,变异系数< 2%,回收率在98.46%~101.68%;对于间接ELISA法,κ-CN抗原包被浓度为1.56 μg/mL,线性范围为0.098~3.125 μg/mL,变异系数< 1%,回收率在99.10%~101.06%。比较两种检测方法,间接竞争ELISA法检测耗时较短,抗体应用量较少,而间接法不需要包被成本较高的目标标准蛋白,相关系数也较高,但其检测体系组成成分较多,且需包被待测样品,较难组成ELISA试剂盒体系,不宜用于现场检测。因此,大规模制备ELISA试剂盒体系用于快速检测蛋白含量时可采用间接竞争法,不仅抗体应用量少、节约成本且快速、简单,可更好地用于科研实践。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究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类人群的需要动机。方法:在湖州师范学院各大学院里发放250份纸质问卷,100份电子稿问卷,问卷分为制定背景信息问卷及专业个人需要测验。调查结果:被试者上网频率不同,则其安全需要呈现较大差异性,而信息公开度不同在自我实现需要这个维度上呈现较大差异性。除此之外,在上网频率与信息公开度进一步比较中发现,被试者在归属和爱的需要方面呈现较大差异性。结论:大学生网络自我呈现现象十分普遍,并且与该类人群的需要动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8.
只要温度湿度适宜,蘑菇在温室里也能长,在山林里也能长,在矿洞里也能长。从怀柔到房山,北京农村有的是种蘑菇的高手。他们勤于摸索,因地制宜,找到丰产的高招。不仅富了自家,还惠及乡邻。朱亚军和彭明文就是两位种蘑菇的能人.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贵州境内沅江、柳江和乌江水系野生斑鳜外形差异,基于形态学和框架结构测量数据,运用多元分析法比较3条水系斑鳜种群的形态特征,经数据标准化和参数选择后12项比例性状和12项可数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中9项可数性状之间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中提取了前6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72.668%,前3项主成分对种群间外形差异贡献较大,主要受其尾柄长、眼间距和体宽等性状影响。应用逐步判别方法建立了这3个种群的特征判别函数,其交互验证判别准确率为81.5%。形态学聚类图结果显示,沅江和柳江种群形态关系较近先聚为一支,之后再与乌江种群相聚。差异系数分析表明,乌江种群与沅江和柳江种群在尾柄长/体长性状上的差异达到亚种水平(差异性系数>1.28)。综上可知,贵州3个斑鳜种群在形态学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柳江与沅江形态差异较小,乌江与其差异较大,建立的判别方程可对3个种群进行区分。本研究结果可用于3个水系斑鳜种群的识别,也可为种群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结缕草属草坪草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相对绿叶盖度和相对枝叶修剪干重为指标,通过水培法系统地对7种103份结缕草属种质资源用20g/LNaCl进行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间的耐盐性差异很大。以相对绿叶盖度进行比较,比‘马尼拉’和‘兰引3号’强的材料各有28份和46份;以相对枝叶修剪干重为指标,比‘马尼拉’和‘兰引3号’强的材料各有11份和25份。供试材料种间耐盐性最强的为太平洋结缕草,大穗结缕草、沟叶结缕草和细叶结缕草的耐盐性也较强,中华结缕草、结缕草和朝鲜结缕草的耐盐性中等或较弱。以相对绿叶盖度和相对枝叶修剪干重为指标对103份结缕草属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将103份结缕草属种质资源分成三大类,其中Ⅰ 类为极耐盐类型,包括Z5185和Z093两份材料;Ⅱ类的相对绿叶盖度和相对枝叶修剪干重的平均值均较高(>70%),进一步分为耐盐、中等耐盐2 类;Ⅲ类相对绿叶盖度和相对枝叶修剪干重的平均值较低,在欧式距离3处将Ⅲ类分为弱耐盐、盐敏感2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