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棉花花药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花药培养获得再生植株PlantRegenerationfromCottonAntherCulture¥//笔者自1992年起,先后在100余种培养基上培养了棉花4个栽培种、3个野生种和6个种间杂种的68个基因型,现已成功地分化出胚状体和不定芽,并...  相似文献   
32.
棉花花药培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兰 《作物学报》1987,13(1):87-88
<正> 多年来,国内外棉花花药培养研究的成效基本上停留在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及少量类根状体阶段。而镜检表明,愈伤组织多来自花药的体细胞,染色体为双倍性(2n=4x=52)。1977年我们发现在棉花花药培养体中有少数花粉细胞染色体是单倍的。如果对这些单倍体细胞的形成与发育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棉花花培单倍体获得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原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又称大豆萎黄病,火龙秧子。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已有八十余年历史。根据前人报道,四十年来一直是黑龙江省西部风砂干旱盐碱土地区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目前仍在蔓延,据调查,黑龙江省大豆受害面积已达1,000万亩,严重受害面积(减产30%以上)约有200万亩。病区大豆亩产  相似文献   
34.
植酸酶对肉鸡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饲料中降低无机磷用量,添加不同的比例黑曲霉植酸酶,以确定其对鸡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0 ̄3周龄肉鸡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5%和0.10%的植酸酶后,无机磷的添加量从对照组的1.38%降到处理组的1.06%;添加同样比例的植酸酶,4 ̄7周龄肉鸡饲料中的无机磷添加量从对照组的1.14%降到处理组的0.83%和0.52%。添加植酸酶,降低无机磷用量后对肉鸡的增重无显著影响。肉鸡血清中无机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35.
甘肃省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生产中药材的资源大省,每年都要种植大量的中药材.健康有序的中药材种植业,对于健康的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机械化方式种植药材,可在提高中药材产量的同时,有效提高当前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不必要人工...  相似文献   
36.
水稻ygl80黄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目标基因精细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诱变获得遗传稳定的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80。与野生型亲本10079相比,ygl80突变体在苗期和孕穗期叶片叶绿素分别下降76.64%和54.59%,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53.85%和41.18%,成熟期株高、每株有效穗数、每穗着粒数、穗长和千粒重分别减少14.8%、16.5%、21.3%、9.1%和7.4%。遗传分析表明,ygl80的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ygl80/浙辐802) F2作为定位群体, 将突变基因定位在第5染色体长臂InDel标记C2和C3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24 cM 和0.39 cM,两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90 kb,此区间内包含11个预测基因。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ygl80突变体在编码叶绿素合酶的YGL1(LOC_Os05g28200)基因编码区第5027碱基处(位于第14外显子),碱基C突变为碱基T,使编码蛋白序列第348位的脯氨酸(Pro)突变成亮氨酸(Leu)。该基因是已报道的水稻ygl1黄绿叶突变基因的等位基因。ygl80突变体在整个生育期都表现为黄绿叶,而ygl1突变体在苗期叶片黄化,中期慢慢转绿,后期叶色以及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接近野生型,这可能是YGL1基因编码的叶绿素合酶蛋白的氨基酸不同突变位点造成的。  相似文献   
37.
小地老虎别名黑地蚕、切根虫、土蚕,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是一种危害种植业发展的害虫。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神木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就小地老虎的预防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希望对该地区的种植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8.
棉花抗枯萎病试管鉴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最大的两种病害。在我国枯黄萎病混生地区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达60%以上。目前对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中,最主要的是培育棉花抗病品种,而棉花抗病种质资源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原始亲本,因此鉴别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和抗病品种的抗性程度十分重要。当前常用的苗期鉴定和人工病圃成株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9.
将野生棉的一些特殊性状通过种间杂交转育到栽培棉上,藉以培育新的优良品种,这是当前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棉属野生种中绝大多数的染色体为二倍体,以二倍体野生棉与目前广泛种植的四倍体栽培种——陆地棉杂交,存在着杂交不亲和与杂种不育的困难。而野生棉的夏威夷棉(又称毛  相似文献   
40.
以美国目前应用的一套鉴别品种为基础,对采自我国5省9个地点的大豆孢囊线虫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鉴定出三个小种,其中4号小种采自安徽省砀山县、山西省太谷县和山东省肯利县;1号小种采自辽宁省昌图县;3号小种采自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肇东县和铁力县。上述小种均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等已鉴定发现的同号小种。 试验认为,今后我们对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可用黑农26号作为感病对照品种以代替Lee或Essex;并增设龙抗SCN 792作为新的鉴别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