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11篇
  2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近年来,我县通过对村级财务实施委托代理制的管理方式,不断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完善民主管理,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清理化解村级债务等,我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确保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随着农村改革进一步推进,村级财务管理又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现就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72.
黑龙江省近三十年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黑龙江省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0~2008年地面观测田平行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大豆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气候变化表征为暖干化趋势,即热量增加,生长季平均气温升高,无霜期延长,开花至成熟期降水减少,鼓粒至成熟期...  相似文献   
73.
基于3S技术,利用1980~2010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及相关统计资料,对典型生态脆弱区辽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在30年间发生了明显变化。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分别增加1601.51km2和332.92km2;林地、水域及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分别减少925.33,207.85,448.43km2;草地面积呈现增(↑159.71km2)-减(↓643.25km2)-增(↑130.77km2)的变化模式。各土地利用类型在1980~1990年相互转换最多,2000~2010年相互转化最少。30年间林地和草地主要流向耕地,建设用地以占用其他各类土地的方式持续扩张,减少的水域面积主要转化为耕地,未利用地的持续减少则是由耕地和城市的扩张占用所致。研究区总体土地利用变化程度不断减弱,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由0.33减小到0.09,且2000年之前的总体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后期;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变化,以草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变化程度较为剧烈。驱动力分析表明,人为和自然两大因素共同驱动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两大因素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62.84%和32.42%。其中,干旱化加剧(干燥度年增速率达0.033℃·d·mm-1)是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及林地恢复较慢的主要驱动因素,人口增加(30年总人口增加了229.16万人)和经济发展(三个产业分别增加了590.58亿元、1523.61亿元和1044.30亿元)及产业经济结构的改变共同驱动了区域内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多个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是驱动林、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74.
201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园林植物紫荆(Cercis chinensis)根围分离到一种长针线虫。经形态学观察和28S rDNA D2D3区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松长针线虫(Longidorus pinus Xu, Ye, Wang&Zhao)。其雌虫主要形态特征为:雌虫体长3 048~3 464μm,唇区明显缢缩,宽9.5~10.5μm,侧器囊袋状,齿尖针长66.0~69.5μm,导环距体前端27.5~30.0μm,尾长31~33μm,短圆锥形,尾长与肛门处体宽比值=1.5~1.6。松长针线虫河北种群28S rDNA D2D3区与GenBank数据库的山西种群进行序列比对,相似性为99.2%~99.9%。松长针线虫是河北省长针线虫新纪录种。紫荆是松长针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75.
木槿花粉活力检测方法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以2个木槿(Hibiscus syriacus)品种花粉为材料,用TTC法和离体萌发法对木槿花粉活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木槿花粉活力检测不适合用TTC法;以木槿花粉为外植体,采用蔗糖悬浮溶液为培养基,确定适合木槿花粉萌发的条件为15%蔗糖溶液+15 mg/L硼酸在30 ℃恒温培养箱中培育0.5 h即开始开始萌发。  相似文献   
76.
黑龙江省大豆生长季干旱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细化诊断大豆生长季干旱,提高干旱评估的准确性,采用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指标来表征干旱,以累积的干旱持续天数将干旱分为5个等级,即无旱、轻旱、中旱、重旱、特旱;并以干旱强度、干旱频率和干旱范围三因子分析1971-2016年间大豆生长季的干旱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971-2016年间,在大豆生长季,松嫩平原西部的平均干旱强度最强,其中松嫩平原西南部干旱日数超过了90 d,但三江平原东北角和黑河中部干旱强度气候倾向率高于2.5 d·10a-1,有明显的增强趋势,而牡丹江东南部干旱强度气候倾向率低于-2.5 d·10a-1,有较强的减少趋势;松嫩平原西部中度以上干旱频率超过90%,松嫩平原西南部重度以上干旱频率超过50%。1971-2016年中,1976年、1979年、1982年、1989年、1999年、2001年、2004年和2007年约56%~77%的气象观测站点表现为重度以上干旱,长达3个月的时间大豆处于干旱缺水状态,且2007年干旱范围和强度表现最典型。大豆生长季逐日干旱频率动态变化均以“V”形为主要特征,逐日干旱频率从大豆播种出苗期约60%~90%降低至开花结荚期40%以下,但鼓粒-成熟期又上升至40%~80%;从大豆安全性种植角度来评价地域差异,黑龙江省中部好于东部,东部好于西部,西部的北部好于西部的南部。  相似文献   
77.
早樱具有开花早、花期长、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特点,是重要的早春观赏树种。为了对早樱种质资源进行评价,采用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原理,建立早樱资源的评价模型。由专家打分计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各因素权重,其中准则层观赏特性、生长特性和抗逆性的权重分别为0.6545、0.2545和0.0909。依据准则层评价,选出观赏价值高的品种有‘河津樱’‘阳光樱’‘椿寒樱’‘飞寒樱’等;生长适应性好的品种和类型有‘椿寒樱’、福建山樱花(CM008)、欧洲酸樱桃、福建山樱花(FP10)、云南樱;抗逆性强的品种和类型有欧洲酸樱桃、‘椿寒樱’、福建山樱花(CM008)、云南樱。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把17个早樱品种和类型分为4级,综合评价最好的是:‘椿寒樱’和‘河津樱’;其次是:‘修缮寺寒樱’‘飞寒樱’‘钟花樱’、福建山樱花(CM008)和‘阳光樱’;第三级是:‘寒绯樱’、欧洲酸樱桃、‘八重寒绯樱’‘大寒樱’、福建山樱花(FP9)、福建山樱花(FP8);排在最后的是:‘十月樱’、华中樱、云南樱、福建山樱花(FP10)。由此提出生产中可以根据综合评价的顺序,优先使用前两个层次的品种,排在后面的品种作为补充使用。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基于1974—2016年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以及大豆产量的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产量时序变化特征。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数理模型,引入受灾范围和灾害强度构建受灾比率,以1998年为节点,将研究期划分为1982—1998年和1999—2016年2个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对大豆生产存在负面影响;无论是受灾范围还是受灾强度,干旱都是第1阶段(1982—1998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关键农业气象灾害;第2阶段(1999—2016年)洪涝灾害对灾害范围影响大,风雹对受灾强度影响大。第1阶段(1982—1998年)是大豆受灾严重的时期,4类灾害对大豆的总产和单产的影响都很大。在第2阶段(1999—2016年),4类灾害对大豆单产的影响大于对总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为了扩大森林资源,加快盐碱土改良和造林绿化步伐,探明盐渍土壤中的盐基组成及其危害因素是十分必要的。对山东省内陆与滨海两大盐渍土区分别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农田)相比,盐渍土的土壤电导度过大(比内陆区大30~134倍,比滨海区大22~35倍),土壤钠含量过多(比内陆区多68~266倍,比滨海区多28~63倍),而且绝大部分(645%~914%)以代换性和水溶性Na+状态存在;同时内陆盐渍土的盐基Mg2+、滨海盐渍土的盐基K+也显著高于对照地,这是产生土壤盐害的主要原因。内陆区盐分上重下轻,滨海区盐分下层较重,在土壤综合改良利用实践中,应针对不同地区盐渍土的发生、形成及其剖面分布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0.
牦牛地方性流产的确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5年在青海省天峻县牧场采集流产或产犊后母牦牛血清155份,其中含有衣原体补体结合抗体者45份。又采集流产病料13份进行鸡胚卵黄囊接种培养,在8份中培养出了衣原体,这些衣原体的代表株经鉴定为鹦鹉衣原体,能在FL和BHK#-21细胞中很好的生长繁殖,并形成不同形态的核旁包涵体。这种衣原体人工感染怀孕牦牛后,可使75%在怀孕后期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