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篇
  17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HPLC法测定谷子籽粒叶酸含量及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思宇  宋敏  闫陆飞  孙朝霞  韩渊怀  李红英 《土壤》2018,50(6):1235-1240
谷子籽粒中富含叶酸,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深受北方人民的喜爱,而作物籽粒,如小米叶酸测定方法及含量分析存在较大差异,为小米品质鉴定及高叶酸谷子种质筛选造成了一定困难。本研究通过"三酶法"提取小米中的叶酸,建立了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高效化、规模化且稳定适用于测定谷子籽粒叶酸含量的方法,对2016年和2017年种植的45个谷子种质进行叶酸含量测定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叶酸标准品梯度曲线呈线性方程相关,相关系数为0.99;小米样品叶酸测定过程中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81%、1.19%和1.65%,各项指标符合精密测定标准,准确度高,重复性好;45个谷子种质籽粒叶酸含量分布范围为0.26~2.56μg/g(2016年度)和0.53~2.86μg/g(2017年度),含量均值分别为1.19和1.84μg/g,标准差0.47和0.51μg/g,变异系数39.5%和27.7%;对上述种质进行正态分布曲线分析,发现叶酸含量整体呈现偏度分布;从中筛选出9个高叶酸(含量≥1.91μg/g)和3个低叶酸(含量≤1.15μg/g)的谷子种质。上述结论为小米叶酸含量提供了测定标准和评价体系,也为高叶酸谷子种质创新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当前的猪病病因复杂,主要由病毒、细菌、支原体及血液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对发病猪只治疗难度较大,特别是有猪瘟混合感染,对病猪的治疗基本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本着坚持养防并重,防重于治的原则,拟订了通过提高猪的营养水平增强猪体的免疫功能和切实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强化消毒工作,提前保健预防,疫苗免疫等综合措施来预防多病原综合征的发生。多年来,在1个存栏1000头经产母猪猪场和4个100头以上母猪场中应用,收到很好的效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正>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饲养规模迅速扩大。伴随着迅速发展的养猪业,养猪过程中的问题也相继出现,尤其是猪病,更是被养猪者定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石河子基本气象站2005年自动站与人工站地温对比分析,以了解自动站与人工站地温观测值的差异情况及差值产生的可能原因,为历史资料连续使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年平均差值在允许范围内,资料序列连续性较好。冬季因积雪影响,地面温度月平均差值幅度较大;深层地温差值变化幅度小,浅层地温较深层差值幅度大,但均小于0.5℃;浅层地温的日变化线型基本相同,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差值幅度变小,均为14时有1个峰值。  相似文献   
25.
以5个糜子品种为试材,研究糜子品种间8个农艺性状(穗长、千粒重、株高、倒二叶叶夹角、倒二叶叶面积、倒二叶叶脉密度、倒二叶上表皮气孔密度、倒二叶下表皮气孔密度)9项指标的形态解剖差异.结果表明,5个糜子品种间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株高等其他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糜子的叶脉密度为4.65~5.66条·mm-1;糜子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下表皮气孔密度.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糜子品种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27.
归纳分析了2020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水稻品种的基本特性。2020年我国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1 936个次(57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籼型常规稻、籼型三系杂交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粳型常规稻、籼粳交杂交稻和不育系分别为144、670、582、424、45和71个,其中,国审品种数比2019年增加54.30%,非国审品种数比2019年增加43.07%。2020年通过审定的籼型常规稻、籼型两系杂交稻、籼型三系杂产稻、粳型常规稻和粳型杂交稻区试产量分别为519.59、609.99、589.82、610.00和685.30 kg/667 m2,除粳型常规稻外,其他类型品种的区试产量相比2015—2019年均有一定程度提升。2020年国审品种优质达标率为78.57%,非国审水稻品种优质达标率为60.61%,均比2019年有提高,表现好。2020年通过审定的品种综合抗性表现总体仍不够好,国审品种中仅13.59%的品种对稻瘟病表现为中抗以上水平,仅5.11%的品种对白叶枯病表现为中抗,非国审品种中仅34.08%的品种对稻瘟病表现为中抗以上水平,仅20.09%的品种对白叶枯病表现为中抗以上水平,但有部分品种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表现出高抗。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天然虾青素和枯草芽孢杆菌对夏季笼养山麻鸭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将20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40周龄山麻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山麻鸭,分别为对照组、1 g/kg天然虾青素(含量为0.4%)组、3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含量为2×1010cfu/g)组、1 g/kg天然虾青素...  相似文献   
29.
宁夏霜冻致灾因子指标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宁夏23个气象站1981-2010年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借助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从气候致灾的角度,对宁夏霜冻发生范围、频率、强度及致灾因子危险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a来宁夏霜冻发生范围呈缩小趋势,且轻霜冻发生范围明显大于中霜冻和重霜冻;轻霜冻发生频率普遍较大,各地差异不明显,中霜冻和重霜冻发生频率小且空间差异明显;霜冻发生强度区域性明显,其中,轻霜冻和中霜冻强度指数呈中北部偏小、南部和北部偏大的趋势,重霜冻强度指数普遍偏小;宁夏霜冻致灾因子危险性南部普遍高于中北部,其中,隆德、兴仁等地是霜冻致灾因子危险性较高的区域,中北部大部地区处于低或次低危险区。研究结果作为霜冻风险研究的基础,可为区域防灾减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0.
以辽宁省近26年的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为源数据,研究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如何影响粮食总产的,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首先分析其分布变化趋势,并采用逐步回归对各种作物单产和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辽宁省近26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呈波动式增加;粮食总播种面积和平均单产均显著影响着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并且粮食平均单产的变化对总产的影响要大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各种作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变化都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但各种作物对粮食总产量影响的方式不同,其中玉米、水稻、高粱和小麦主要是通过单产的变化影响粮食总产量,谷子、玉米和小麦则是通过播种面积的改变来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