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3篇
  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19世纪末人们已用 I-KI 溶液染色观察花粉中淀粉的含量及特性,70年代我国在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中用此法观察发育异常的不育花粉,对于快速鉴别雄配子体发育是否正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84年 Ikehashi 等在研究水稻 WCVS 时又用此法观察籼×粳、WCV  相似文献   
82.
对13个美国稻的亲和性研究表明:美国稻与粳稻杂交亲和性较好,F_1结实基本正常,但与籼稻的亲和性较差,说明随机所取的所有供试美国水稻品种均为偏粳类型。根据亲和性测验结果,从美国稻中筛选出 Cpslo,Cpslol 7,Calbelle 三个 WCVS,同时也鉴定出籼稻品种光辉稻为 WCV。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稻中亲和性较好的品种基本上都有7A 酶带,无7A 的品种亲和性都较差。因此,在鉴定美国稻的广亲和性时可采取先用酯酶同工酶淘汰不具7A 的品种然后用籼稻作测验种与其测交的方法。本文对一般 WCV 的筛选提出了先观察后测交的简便方法。讨论了 WCVS 的分级标准。另外还提出了广亲和基因的遗传作用模式假说,即几个位点的广亲和原始基因累加作用假说。  相似文献   
83.
利用旱直播稻自身的竞争及化感作用,评价旱直播稻品种(品系)对杂草的抑制作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评价旱直播稻对杂草的竞争能力和耐受能力。通过测定旱直播稻特征化感次生物质含量计算出的化感指数来评价其化感潜力;在旱直播稻播种后45 d,杂草生物量与旱直播稻的生物量成显著负相关、与相对竞争强度成显著的正相关。旱稻品系‘HF04’和‘HF011’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最强,前者抑草能力强表现在竞争力,后者抑草能力强表现在耐受杂草竞争力和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84.
水稻广亲和籼粳杂交一代的花药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mtlD(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导入旱稻.研究结果表明:旱稻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对抗性愈伤的筛选频率无明显影响;基因枪轰击后愈伤组织的恢复时间(≤7 d)较长时,潮霉素B质量浓度应适当提高.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的PCR,dot blotting,southern blotting和northern blotting检测表明,mtlD基因已整合到旱稻基因组中,并且稳定表达.在含1.0%(质量分数,下同)NaCl的MS培养基上,转基因植株生长速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在含0.75% NaCl的盆中,转基因植株能够生长.盐分对转基因植株质膜的伤害减轻,Na+向地上部运输受抑,转基因植株的Na+与K+比率低于阴性对照.T1代转基因旱稻耐盐和盐敏感以及抗潮霉素B和潮霉素B敏感的分离比例均大于3∶1,说明基因枪轰击为多拷贝转化.  相似文献   
86.
α-淀粉酶在植物特别是谷类萌发种子淀粉降解中具有重要作用。水稻α-淀粉酶基因的结构、进化和表达研究已有报道,但是,多集中于OsAmy1和OsAmy3这两个亚族内基因间以及发芽种子中。不同亚族间的基因结构、进化及更多组织和时期的表达特点尚缺乏细致研究。本研究通过TblastN同源性比对及保守结构域分析揭示水稻基因组含有11个α-淀粉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系统进化树构建及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该家族基因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具有清晰的进化层次,OsAmy5A和OsAmy4A是家族中较原始状态的基因;在表达和功能上也发生了明显分化,进化水平较高的基因发生了明显的时空表达特异性分化。OsAmy1A、OsAmy3A及OsAmy3D和OsAmy3E分别在保证种子植物世代传递、维持种子休眠过程中胚的微弱生命活动及保证种子萌发过程中能量的稳定持续供应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
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粒重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三要素之一。利用世界上粒重最大的品种之一SLG-1(供体亲本)与小粒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轮回亲本)杂交,在各回交世代选择粒重较大单株与日本晴回交,构建水稻粒重和粒形的姊妹近等基因系(SNILs)。对获得的73株BC4F1单株进行粒重频率分布统计,选择粒重频率分布在4个峰值处的代表性单株,自交获得4个BC4F2SNILs群体。利用BSA法(分离群体分组混合分析法),从均匀分布在水稻染色体上的1513对SSR标记中筛选出与粒重和粒形相关的多态性标记19对,以LOD≥2.5作为选择阈值,对粒重、粒长、粒宽和粒厚进行QTL扫描,共检测到6个区域的12个QTL,贡献率从7.22%到53.38%。这些QTL所在区域包含已克隆的粒长GS3和粒宽GW2,也包含没有精细定位的第2染色体的RM6318~RM1367、第3染色体的RM5477~RM6417和第6染色体的RM3370~RM1161等3个区域控制粒重和粒形的5个QTL。其中第3染色体上RM5477~RM6417区间存在粒形贡献率较大的新的QTL。构建含有这些粒重QTL的姊妹近等基因系,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新的粒重或粒形QTL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两套水稻DH群体的形态指数和同工酶的籼粳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形态指数和同工酶标记对两套籼粳交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 DH)群体进行分类,结果两套群体均表现为从籼到粳的连续分布,大多数为偏籼或偏粳的中间型。DH系的中间型表现主要是因为籼粳基因组交换重组增加了群体平均基因多样性及降低了群体的非随机组合R#+2值。6个形态性状与8个同工酶位点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鉴别籼粳的分类方法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两套群体的同工酶Pj值和形态指数总分均与基因组的亲本比例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两种方法均能反映整个基因组的籼粳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89.
低磷胁迫下水稻产量性状变化及其QTL定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研究低磷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QTL表达的影响, 以耐低磷旱稻IRAT109和磷敏感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 在低磷和正常栽培条件下, 调查了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单株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 结实率、有效穗数和单株产量对低磷胁迫的敏感性较大, 而千粒重、穗粒数对低磷胁迫的敏感性较小。利用水稻分子连锁图中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 依据以上5性状低磷胁迫下与对照的差值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出17个QTL, 其中12个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大于10%。3、6和7号染色体上3个标记区域存在QTL成簇分布, 这些高贡献率QTL及成簇分布QTL可作为水稻耐低磷产量性状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区域。  相似文献   
90.
两系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与亲本籼粳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及54个常规品种(系),按NC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以籼粳特异RFLP标记及形态指数法检测供试品种(系)的籼粳分化程度,研究两系杂交水稻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与双亲籼粳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多数品种的籼粳遗传分化和形态分化相一致,只有个别品种不一致;②组合间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基因加性效应更重要;③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及其特殊配合力效应对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