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2篇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聚丙烯酰胺电泳测定小麦种子纯度的方法是1996年国家颁布实施的BG/T3543.5~1995的参考方法.作者常用SE~2000A型电泳仪对小麦种子纯度进行测定.该法虽具有快速、简单、易行等特点,但常常出现谱带分辨率不高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测定条件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克服了分辨率不高的问题,达到了快速、简单、易行、准确的目标.  相似文献   
52.
不同生物制剂处理对发酵烤烟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恒温恒湿发酵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物制剂处理对发酵烤烟烟叶中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生物制剂处理后的发酵烟叶中大多数香气成分含量表现为增加,如大马酮、二氢大马酮、紫罗兰酮、巨豆三烯酮、二氢猕猴桃内酯、苯甲醛、苯乙醇、新植二烯、茄酮等;但也有些香气成分表现为含量下降,例如香叶基丙酮、苯乙醛、芳樟醇等。不同处理相比较,添加混合酶和优势增质菌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香气成分含量增加幅度较大;添加混合酶的作用效果次之;添加单一优势增质菌的作用效果相对来说不太明显,但也表现有一定程度的增香效应。  相似文献   
53.
克隆猪隐睾症雌雄激素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了3头隐睾克隆猪和3头正常猪不同阶段(2—6月龄)的睾酮(T)和雌二醇(E_2)激素的水平;运用相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R和ER基因在睾丸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正常猪血清T和E_2浓度从2月龄到6月龄呈上升趋势,隐睾克隆猪血清E_2浓度变化趋势与对照组相似,T变化趋势为先缓慢升高然后降低,5月龄达到最高[(1.98±1.06)ng/mL],且各阶段血清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猪;ER基因在克隆猪睾丸中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AR基因表达量则反之,且差异显著。血清T的低水平和睾丸AR基因mRNA低表达均可能是引起克隆猪发生隐睾的因素。  相似文献   
54.
羊草自交不亲和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羊草自交、异交结实性实验。采用FDA染色法检测羊草小孢子活力,观测雌、雄蕊发育的时空特点。结果表明,在草原上羊草异交结实率远大于其自交结实率。在成熟花药中有生活力的花粉平均达95.2%以上。在发育时间顺序和空间结构上,雌、雄蕊并不妨碍自体授粉。另外,利用禾本科植物自交不亲和性(SI)有关的硫氧还蛋白h基因设计的引物在羊草DNA中检测到预期片断。因此,笔者认为,羊草自交不结实或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基因控制下的自交不亲和反应机制,硫氧还蛋白h基因可能与羊草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关。这仅为初步结论,仍需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种子发芽能力的鉴别1 水浸简易发芽法 随机数取400粒种子,每100粒为一重复,分别放置,浸入清水18~24小时,取出,用湿毛巾(以拧不出水为宜)盖好,大约1-2天即可观察出芽情况,分别统计,计算发芽平均百分率。  相似文献   
56.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5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298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11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873万亩。退耕还林共涉及90个旗县、3个国营农牧场.2493个乡镇、17246个行政村.约170万户农牧民。  相似文献   
57.
以切花菊(Dendranthema ×grandiflorum Ramat)‘神马’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在蕾期进行瓶插催花处理,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切花菊催花过程中花径、水分平衡值、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抗氧化酶活性等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催花期间,含植物激素的催花液处理的切花菊各项指标均优于基本催花液和CK,处理第3天达到催开花蕾的标准,其中GA3处理催花效果最好,其次为6-BA+IAA处理。催花终止期,GA3处理的花径(11.96 cm)分别比基本处理和CK高19.9%和57.9%,花枝鲜质量变化率最高(74.54%),蛋白质质量分数增加74.43%,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增加86.36%;SOD、POD、CAT活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GA3处理3种抗氧化酶活性最大。综合分析说明,切花菊蕾期催花液最佳激素为GA3(100 mg? L-1),最佳催花液组合为50 g? L糖+300 mg? L-18-羟基喹啉+75 mg? L-1水杨酸+200 mg? L-1氯化钙+100 mg? L-1 GA3。-1蔗  相似文献   
58.
信用问题是困扰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食品生产与加工业内表现得尤为突出。文章从梳理中国食品安全信用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入手,以共同体机制为视角,对中国食品安全信用问题的解决进行展望,从而为政策决策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59.
广西积极开展隆林山羊、都安山羊等地方优良山羊品种的保护与利用,并取得一定成果。该文主要阐述隆林山羊和都安山羊的品种来源与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相关进展,归纳了品种种质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提出品种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旨在为隆林山羊、都安山羊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0.
生长素参与三十烷醇诱导的拟南芥侧根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对拟南芥侧根发育的影响,揭示其调控侧根发育的机制,为生产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试验材料,外源三十烷醇处理生长5 d的幼苗,分析侧根数目、侧根密度、侧根原基数量、侧根原基密度、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根部内源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含量、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外源三十烷醇处理拟南芥的幼苗,能够诱导侧根的产生,0.20、0.50和1.00μmol·L~(-1)三十烷醇处理8d,侧根密度分别增加了59.0%、97.9%和54.2%;0.5μmol·L~(-1)三十烷醇处理后阶段A的侧根(此时包含3层细胞)原基密度增加了67.8%。外源三十烷醇处理增加根部IAA的含量,上调参与生长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表达,增强根尖和不同发育阶段侧根生长素响应报告基因DR5∶β-glucuronidase(GUS)和IAA2∶GUS的表达。生长素运输抑制剂三碘苯甲酸(2,3,5-triiodobenzoic acid,TIBA)及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1-naphthylphthalamic acid,NPA)和作用抑制剂p-chlorophenoxy isobutyric acid(PCIB)的添加抑制了三十烷醇诱导的侧根发育;生长素不敏感型突变体tir1-1和axr1-3对三十烷醇缺乏响应,而aux1-7和eir1-1对三十烷醇的响应弱于野生型。[结论]三十烷醇能够通过促进侧根原基的从头形成来增加侧根的密度,其诱导侧根发育依赖生长素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