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早春大棚黄瓜品比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南阳市设施园艺有相当大的发展.但由于温室投资相对较大,不易更换场地,调茬困难,因此大棚(主指竹木结构)种植在南阳市占有较大比例.据市场和实地调查,早春大棚黄瓜种植约占50%.为筛选出综合性状好,体现大棚高效益特点的黄瓜新品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2.
为了验证鱼用肠炎灵在小面积范围内药物的效价和安全性,尤其是对肠炎病的特效性,我们进行了小面积感染治疗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鱼池8口,规格均为2m~2,深度一致,灌排水方便,池底为水泥底板,选用当年健康草鱼种,体长10—14cm,每池各放15尾,赤皮、肠炎、烂鳃三种病分三批进行试验。菌种采用中科院水生所提供的荧光假单胞杆菌(赤皮菌)、鱼害粘球菌(烂鳃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肠炎菌)菌株。分别用细菌培养基培养,经两次离心洗涤后按MCF氏比浊法取第三管相似浓度的活细菌悬液,对受试鱼种做胸腔或腹腔注射感染。试验组24小  相似文献   
73.
不同氮肥水平对太子参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不同氮肥水平对太子参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得出最佳施氮肥水平,设置N1、N2、N3、N4共4个氮肥水平,分别为0、150、300、450 kg/hm2,测定4月中旬叶片叶绿素、MDA(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对MDA、脯氨酸含量,POD、CAT活性影响不显著,N2、N3水平下叶绿素a和b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N1、N2、N3水平下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施氮肥300 kg/hm2时,叶片生理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旨在探究β-谷甾醇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及其对叶螨体态、内部结构的破坏。通过玻片浸渍法和叶片药膜法确定β-谷甾醇对朱砂叶螨杀螨的毒力,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β-谷甾醇对螨亚显微结构的破坏,通过酶活检测方法,检测β-谷甾醇对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酶活的作用,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β-谷甾醇对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和羧酸酯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测定β-谷甾醇对朱砂叶螨雌成螨的LC30为1.0mg/mL。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可见,β-谷甾醇处理后朱砂叶螨表皮、肌纤维、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β-谷甾醇对朱砂叶螨乙酰胆碱酯酶基因表达量和酶活都没有影响。β-谷甾醇对解毒酶羧酸酯酶酶活没有直接影响,但诱导羧酸酯酶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了β-谷甾醇可以有效杀死朱砂叶螨,并且对螨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证实乙酰胆碱酯酶不是β-谷甾醇的作用靶标,但β-谷甾醇处理会诱导螨体内解毒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75.
为弄清贵州钩藤的品质状况,筛选出优质种源供生产上应用,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方法,对贵州不同来源钩藤的水分、灰分、浸出物和异钩藤碱含量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不同来源钩藤药材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基本均达到药典标准;浸出物和异钩藤碱含量均差异较大,剑河、天柱和锦屏县钩藤浸出物和异钩藤碱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剑河县钩藤浸出物含量最高,其2号(剑河县太拥乡)钩藤达19.40%;异钩藤碱含量为0.000 3%~0.0601%,其变异系数达1.16;不同来源钩藤药材浸出物含量与异钩藤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剑河县钩藤药材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76.
近几年,桦甸市奶牛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奶牛养殖户学习饲养管理技术都十分迫切,为了满足养殖户的学习需求,笔者结合当地实际,归纳总结了一些奶牛饲养管理技术,供奶牛养殖户们参考应用。1奶牛品种1.1中国黑白花奶牛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从日本、荷兰、苏联、美国、德国等国引入乳用型黑白花奶牛,经过长期培育、扩繁、选种等,最后形成了中国黑白花奶牛。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气候及饲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12个甘蓝参试新品种的田间观察记录、熟性和产量结果等对比综合分析,初步认为珍月、争春、圆春为早熟品种,中熟种为绿玉6号、豫甘2号、豫艺绿秀2号,中晚熟种为全绿F1、甜丝丝、绿玉5号,晚熟种为冬生、冬亚、展望。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油茶林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为促进油茶林地合理间种及可持续耕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油茶间作天门冬(YC+T)和天门冬单作(T),油茶间作马铃薯(YC+M)和马铃薯单作(M),油茶间作白菜(YC+B)和白菜单作(B)及对应纯林对照(CK1、CK2和CK3)共9个处理,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处理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和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天门冬、白菜的单作及其油茶间作处理、对照的气温均在14:00达最高值,其中YC+B处理(33.4℃)和B处理(34.7℃)的气温均显著低于CK3(35.9℃)(P0.05,下同);YC+M处理和M处理的气温在14:00时分别为35.1和36.3℃,二者显著低于CK2(37.4℃)。YC+T处理、T处理、YC+B处理和B处理的空气相对湿度均在14:00降至最低值,分别为47.9%、39.1%、42.3%和35.6%,YC+M处理和M处理的空气相对湿度均在16:00降至最低值,分别为42.7%和41.4%。YC+T处理、T处理、YC+B处理和B处理的光照强度均在13:00达最大值,分别为1354.3、1378.5、1319.2和1335.4μmol/(m2·s),YC+M处理和M处理的光照强度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12:00,分别为1273.2和1279.8μmol/(m2·s)。与CK1相比,间作模式YC+T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8.76、0.73、0.51和2.90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9.14%、65.85%和18.05%;同时,YC+M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于CK2分别提高34.17%、63.53%、76.47%和19.17%,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6.25、4.27和12.24 mg/kg;YC+B处理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相对于CK3分别增加4.77、0.50、0.51和2.83 g/kg,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3.81%、64.44%和17.42%。【结论】与作物单作模式相比,油茶间作作物模式下虽然油茶林下光照强度相对较弱,但可降低空气温度,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相对湿度,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综合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9.
番茄又称西红柿、洋柿子等,茄科番茄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现在我国广泛栽培.番茄果实营养丰富,有特殊风味,是"菜中之果".番茄品种很多,大小不等,形状多样,有球形、扁形、长形、花生形等;颜色丰富,有红、粉、黄、橙、绿、紫、彩等,不仅可以生食、炒食,还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果脯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更是消费者喜食的一种水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番茄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如何才能提高早春茬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下面介绍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0.
我国番茄在世界上不仅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也最高,据统计,2020年,全球番茄种植面积上升至505.5万hm2,总产量18205万t,我国番茄种植面积110.4万hm2,产量为6515万t,面积占全球面积的21.84%,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5.79%.棚室栽培实现了北方番茄的周年供应,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