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钾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11个大田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养分含量、养分累积量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K2O)60、120和180kg/hm2与不施钾相比平均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6.8%、21.6%和19.8%,籽粒含钾量增加2.9%、9.1%和7.8%,植株地上部钾素总累积量提高42.9%、63.0%和82.2%。说明施钾能提高油菜籽产量、提高油菜对钾素吸收和累积。油菜钾肥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表观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100kg籽粒需钾量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钾肥高产高效生产的适宜推荐范围为60~120kg K2O/hm2。  相似文献   
42.
湖北省不同油菜轮作模式下作物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湖北省油菜生产建立高效施肥技术体系,通过农户走访调查,研究湖北省五类油菜轮作模式下的农户肥料施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施用有机肥和硼肥的农户比例分别占20.2%和69.4%;油菜氮(N)、磷(P2O5)、钾(K2O)肥用量平均分别为203.7、71.3、50.2 kg/hm2,施用比例平均为1:0.35:0.25;油菜当季氮(N)、磷(P2O5)、钾(K2O)肥用量平均占轮作周年总用量的49.3%、51.6%、50.8%。农户氮肥用量偏高、钾肥明显不足,养分施用不平衡;区域间和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不同轮作模式下肥料统筹不合理;有机肥料施用不足,硼肥有待普及。根据作物营养生理需求及轮作制度分类指导,树立可持续农业施肥新观念,实现养分资源效益最大化,促进油菜等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油菜作为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和后茬花生生长的影响,选用种子硫苷含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盛花期地上部作为绿肥,以盆栽方式模拟绿肥归田。结果表明:相比低硫苷甘蓝型油菜,高硫苷的芥菜型油菜不同生育期植株硫苷含量相对较高,花期植株硫苷含量差异显著。模拟还田后30d内,两类油菜植株体内硫苷的降解产物异硫氰酸酯(ITC),均在20d时出现最高峰值。芥菜型油菜硫苷含量高,作为绿肥用其抑制细菌和真菌 的能力较强,而低硫苷甘蓝型油菜肥用,对真菌无抑菌能力。芥菜型油菜还田能促进后茬花生生长,花生有效根瘤数和单株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1.4%和7.1%,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究施氮量对不同轮作模式下油菜产量形成及养分利用的影响。【方法】以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杂19’为材料,在湖北黄冈进行大田裂区试验,设置两个轮作模式(稻油轮作,RO;豆油轮作,SO)为主区,4个施氮量(N0,0;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为副区,测定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养分积累及籽粒品质等相关指标。【结果】(1)豆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显著高于稻油轮作,增加施氮量,不同轮作模式下油菜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及千粒重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N0相比,在N1、N2和N3处理下,稻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分别增长176.68%、436.49%和835.40%,豆油轮作油菜籽粒产量分别增长123.96%、344.46%和547.25%。豆油轮作较稻油轮作在N0、N1、N2和N3处理下大田籽粒产量分别增长62.09%、31.33%、71.79%和12.21%;(2)成熟期豆油轮作油菜根颈粗、株高、第一有效分枝高度和有效分枝数显著高于稻油轮作,且随施氮量增加不同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45.
湖北省油菜磷肥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20个田间试验研究湖北省油菜主产区磷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磷肥对油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9个试验施磷比不施磷对照增收油菜籽75~1117kg/hm2,平均增产489kg/hm2;施磷增产4.3%~62.6%,平均增产率为26.4%;施磷纯利润平均为1417元/hm2,产投比平均达6.08;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41.2kg/kg P2O5和7.3kg/kg P2O5。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油菜生产的磷肥最佳经济用量平均为67.8kg P2O5/hm2,推荐幅度为0~114.3kg P2O5/hm2。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油菜磷肥最佳推荐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r﹦﹣0.7586**,n﹦18),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x,单位为mg/kg)水平,湖北省目前油菜生产适宜用磷量(y,单位为kg/hm2)可通过公式y﹦161.43﹣36.436Ln(x)求得。  相似文献   
46.
生物肥料对油菜的促生及菌核病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试验证明,施用枯草芽孢杆Tu-100制作的生物肥料,在油菜5叶期时,植株干重比对照增加1.80%,叶绿素含量增加17.15%;油菜根际的好气性细菌总数比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产量比对照增加7.90%。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施用生物肥料的处理,在油菜5叶期时,植株干重比对照增加3.88%,叶绿素含量增加3.67%,植株的全磷和全钾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产量增加4.90%;此生物肥料对油菜菌核病菌核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
湖北省两种油菜栽培模式下的施肥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农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湖北省油菜直播和移栽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施肥现状.结果表明,油菜当季施用有机肥的农户占20.2%,其中,直播的农户占2.2%,移栽的农户占18.0%;施用硼肥的农户占69.3%,其中,直播的农户占29.1%,移栽的农户占40.2%.直播油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186.2、67.6和43.0 kg/hm2,施用比例平均为1.00∶0.36∶0.23;移栽油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225.6、75.9和59.2 kg/hm2,施用比例平均为1.00∶0.34∶0.26.平均产量移栽油菜比直播油菜高7.5%,产投比平均低9.4%.因此,应因地制宜发展直播油菜,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大力普及硼肥;重视钾肥,科学施用氮肥,优化氮、磷、钾肥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48.
直播油菜密度对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直播油菜密度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密度处理(9万株/hm2)相比,高密度处理(36万株/hm2)油菜分枝高度平均增加87.7%,主轴长、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平均分别减少21.8%、40.0%、52.9%、30.8%;油菜产量平均增加15.8%。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和分枝高度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一级分枝数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直播油菜的高产潜力可以通过合理密植来控制个体生长、压缩下位低效分枝实现。  相似文献   
49.
为高效降解秸秆和腐解油菜病原菌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de Bary),研制出由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孢子悬浮液配制的复合液体菌剂和由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与菜籽饼和油菜秸秆进行发酵所得的固体复合生物肥料,通过盆栽模拟试验,分析复合生物制剂腐解秸秆和油菜病原菌菌核的效率,测定其对盆栽土壤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基质对照相比,油菜和水稻秸秆腐解率分别提高15.07%和5.81%,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20.98%和12.28%;复合生物制剂腐解的秸秆可显著提高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利用水稻秸秆还田并施用复合生物肥料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油菜籽比空白对照增产9.6%。  相似文献   
50.
[目的]氮素吸收效率是影响作物氮效率的重要方面,开展油菜氮高效吸收转运特征研究旨在为提升油菜氮吸收效率及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为探究油菜氮高效吸收转运机理,以一对氮效率差异显著的油菜种质:氮高效种质'498'和氮低效种质'428'为试验材料,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设置正常供氮(9.5mmol·L-1)和低氮(0.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