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6篇
  19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顺应国家电网公司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防治输电线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以黄土丘陵区和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选取区域内两条典型线路,就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对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相较于红壤丘陵区侵蚀营力除水力之外还有风力。(2)黄土丘陵区土壤渗透性强、土层深厚,而红壤丘陵区质地粘重、遇水易板结、入渗能力差。(3)黄土丘陵区植被自我恢复能力较差,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进行补植,而红壤区植被遭受破坏后恢复能力强,即使施工中植被遭受破坏,在短期内也可自然恢复。(4)黄土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在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是自然恢复期的1~10倍。黄土丘陵区输电线路各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是红壤丘陵区的2.5~31.25倍。(5)黄土丘陵区侵蚀模数在换流站站区、电机电缆区和榆林市线路工程塔基区的侵蚀模数取最大值,换流站站区和线路工程塔基区新增水土流失量最大; 而红壤丘陵区输电线路工程侵蚀模数在宜昌市线路工程塔基区取最大值,塔基区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亦为最大。塔基区是水土流失防治和监测的重点区域。因此,根据当地自然因素差异,分区域设计工程措施,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2.
卢晖临 《新农民》2010,(7):55-55
目前,我国进城农民工近1.5亿人,其中约六成是1980年、1990年后出生的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出生在物质生活水平相对丰裕的年代,受教育水平较高。他们也是“无士一代”,从小在以城市题材为主的电视节目熏陶中长大,且名下没有分到土地,也没有农业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3.
用六倍体小黑麦“黑杂266”作母本,3个春小麦品种“龙辐30138”、“龙麦11号”、“龙辐10271”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杂交前用~(60)Coγ射线600—1600rad活体慢照射雄配子或雌配子。通过对受精过程的切片观察,授粉后6小时,辐照雄配子的有61.70%的胚囊解体,辐照雌配子的为70.00%,未经辐照的为59.38%。辐照处理明显提高了杂种的结实率,但是,结实率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试验表明,辐照雌配子和雄配子的适宜剂量分别为600rad和800rad,但不同品种间辐射敏感性有很大差别。辐照对杂种籽粒的完好率有明显提高。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胚挽救,可使有胚无胚乳杂种种子获得幼苗。  相似文献   
14.
<正> 1990年10月,我们来到涑阳村,对年已8旬高龄的吴吉昌劳模亲自种植管理的实验田棉花进行了认真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简要整理如下。一、实验田基本情况整个实验场地面积1.2亩。四周有较高的围墙。除去温室、水渠、人行道以外,棉花实占地面积为0.7亩。实验地于早春刚解冻结合施农家肥(约2000公斤)。人工锨翻25厘米深后,浅耕耙耱整好地。春分进行“冷床育苗”。立夏栽植大田,采用微膜覆盖。栽植时结合整地,  相似文献   
15.
曲敏  张延明  闫玉清  徐香玲  李集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61-3462,3467
来源于山羊草属的杀配子染色体,已被导入普通小麦中,这些外源染色体可以选择性地引起缺少这些染色体的配子不育,并且能够使其自身得以优先传递.杀配子染色体可诱导染色体畸变产生易位、缺失,有利于构建物理图谱.阐述了杀配子染色体研究进展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6.
17.
2C杀配子染色体对减数分裂的作用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2C二体附加系杂交,观察到F1代减数分裂过程异常.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出现了大量的单价体和一定频率的多价体;在后期Ⅰ和后期Ⅱ均看到大量的染色体断片、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等异常现象;在F1末期或四分孢子中观察到大量的微核;还出现了细胞质的多极分裂.可能是由于杀配子染色体作用引起的染色体断裂和易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以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为基础,运用pH值、水分活度(湿度)、发酵温度等参数检测手段,结合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以及多变量系统的解耦控制等多种智能控制方法,研究实现发酵过程多变量解耦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设计出一种从液体制种到灭菌、接种、混合、发酵、干燥和包装新概念的固态成套发酵装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固态发酵的快速灭菌、快速冷却、过程多参数信息调控与过程优化技术,大大提高了固态发酵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方法提取牛心朴子基因组DNA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贝盏临  张欣  杜进  罗禄军 《北方园艺》2011,(18):135-137
以牛心朴子的叶片、茎段、根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Ⅰ、CTAB法Ⅱ和SDS法对其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效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TAB法Ⅰ从3个部位都能提出较高浓度的DNA,电泳条带完整清晰;CTAB法Ⅱ从3个部位都能提出DNA,条带明亮,但有明显拖尾现象;SDS法从叶片中能提出较高的DNA,但从茎和根中所提的DNA含量较小,电泳条带暗;3种方法所提的DNA其RAPD扩增效果以CTAB法Ⅰ最好,CTAB法Ⅱ次之,SDS法最差.叶片提取的DNA平均纯度、浓度和得率为最高,RAPD扩增效果最好,茎次之,根最低.说明CTAB法工是牛心朴子DNA的高效提取方法,不同部位以牛心朴子叶子提取的DNA得率高,扩增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山东重点产茧区和南大门的临沂地区,面临全国性蚕茧原料短缺,蚕茧大战形势严峻的现实,强化措施,密切协作,使春茧收购秩序井然。今春,全区收购鲜茧164.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92%以上,比去年同期增收9.3万公斤,增长6%,为完成全年收购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做好今年春季蚕茧收购工作,临沂地委、行署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充分认识桑蚕在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