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300柴油机气缸套内孔加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0柴油机气缸套是柴油机关键零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柴油机的质量。为提高300柴油机质量,对300柴油机气缸套精镗、珩磨内孔进行质量控制,降低φ300 0^0.052内孔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田径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的投入教学情感,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对提高田径教学效果、质量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迁移扩散规律及其田外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害虫在越冬场所和寄主作物之间季节性迁移和在寄主作物群体间扩散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1,2 ]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也不例外。越冬稻水象甲成虫从越冬场所向稻田迁移是渐次的。水稻移栽前 ,成虫主要在稻田外的杂草、旱作上栖息为害 ;水稻移栽期 ,成虫则聚集于稻田周围、大片稻田边缘稻株上栖息为害 ;水稻移栽后 ,成虫在稻田呈聚集分布 ,主要集中分布于稻田四周稻丛上 ,至移栽后 15d左右才逐渐全田扩散 ,在稻田内呈均匀分布[3 ,4] 。利用昆虫在寄主作物田外的集中分布特征开展田外防治可以大量…  相似文献   
14.
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侵入我国后,迅速传播蔓延,发展为辽宁、河北、浙江等省区的水稻主要害虫。一些学者预警了该害虫对我国水稻生产将构成严重威胁,而有关其防治研究进展甚微。本文简要介绍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近年研究、开发的几项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一、小麦病害发生的特点(一)多发性、混发性从近20年的生产实践看,为害豫东地区小麦生产的病毒性病害主要有小麦黄矮病、丛矮病,真菌性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秆黑粉病、散黑穗病、纹枯病、全蚀病、赤霉病、叶枯病、叶斑病等。随着农业生态环境和复种指数等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介绍了XX公司的基本情况;通过纵向分析方法对项目融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给出了项目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明确了融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应的对策,最后得出本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疣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针对疣草种子休眠、越冬后种子不同浸泡天数、不同温度条件、种子复土深度对发芽与出苗的影响规律,以及疣草在稻田种的生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疣草种子遗传上具有明显休眠性,未经打破休眠的种子不能发芽;打破休眠的种子,必须充分吸水,使种胚伸长才能发芽,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发芽率增高;22~25℃为疣草的最适发芽温度;出苗率以覆土2 cm深为最多,出苗率72%,覆土10~15 cm,不能出苗;疣草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保水田发生较轻,一般10株/m2以下,对水稻危害较轻。漏水田疣草发生重,一般50~200株/m2,可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配电线路评价的准确性,提出一种适合辐射网的配电线路评价方法,利用PMS平台导出配电线路节点参数,采用前推回代方法计算线路潮流,基于潮流进行线路适应度计算与分析,在GIS平台上进行直观显示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快速检测白酒中4种主要酯类物质的含量,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模拟白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模型构建,并用白酒样品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使用白酒样品进行验证试验,预测值与测定值无显著差异。说明采用近红外光谱进行白酒中酯类物质检测可以实现快速、无损、多参数、多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20.
黄花菜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要品种早熟型品种主要有4月花、5月鲜、清早花等;中熟型品种主要有大乌嘴、荆子花、笨黄花、猛子花、棒槌花、长嘴花等;迟熟型品种主要有倒箭花、白萱花、中秋花等。二、栽培技术(一)栽植时间。黄花菜一年四季均可栽植成活,但以秋季9-10月份和春季3-4月份栽植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