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3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39篇
  51篇
综合类   267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02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试验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红景天,研究红景天对低氧应激条件下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70只1日龄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3组日粮分别添加0、0.5%、1.5%红景天粉。在试验的第21和42天每个重复选取2只鸡心脏采血,屠宰并分离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测定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和IgG浓度。结果显示,适量添加红景天可以促进低氧应激条件下肉鸡免疫器官发育,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IgA和IgG浓度。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红景天能够提高低氧应激条件下肉鸡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62.
利用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测定长白山地区2种典型森林(硬阔叶林和蒙古栎林)土壤在春季解冻期间脲酶(URE)、过氧化氢酶(CAT)、转化酶(INV)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春季冻融过程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土壤解冻过程中,2种林型上层土壤(0~10cm)URE活性于冻融后期至生长季皆经历了显著降低而后逐渐升高的过程,其下层土壤(10~20cm)URE活性动态变化与上层土壤保持一致。2种林型土壤CAT活性变化各异,硬阔叶林下层土壤(10~20cm)CAT活性与上层土壤(0~10cm)变化特征相反,即大多时期硬阔叶林上层土壤CAT活性升高时下层土壤却表现出降低趋势。在土壤冻结期2种林型土壤INV活性依然相对较高,且上、下层土壤INV活性均于冻融中后期达到最小值。2种林型土壤MBC和MBN含量在冻融期出现多次高峰,其值大于或接近生长季。这说明土壤解冻过程中2种林型的3种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保持较高水平,且受春季冻融过程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如何利用遥感影像自动解译技术,实现冬小麦种植情况统计调查、提高提取精度,选择冬小麦关键生育期6个时相的高分二号遥感影像数据,分别从6个时相的近红外灰度(NIR)、红波段灰度(R)、绿波段灰度(G)、蓝波段灰度(B)、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6个特征中优选出对冬小麦面积提取最敏感的1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每个时相选择1个特征,6个时相共选出6个特征作为输入变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模型,提取冬小麦空间分布特征。选择研究区不同长势、不同种植品种的地块样本构建训练集,利用多时相特征构建模型,并将模型推广应用于整个大厂回族自治县,得到大厂回族自治县冬小麦的空间分布情况。通过与统计结果对比分析,经过多时相特征优选构建的模型对冬小麦的识别精度接近90%。经过样本优化和后期处理仍可提升精度,此方法能在保证提取精度的前提下对冬小麦进行快速提取,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4.
谷子对光温反应较敏感,为提高谷子跨生态区引种的成功率,以全国4个生态区的25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河南省开展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研究,并对其中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9个主要农艺性状在华北地区表现出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在4.71%~32.79%之间。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出谷率、穗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即粒质量因子与株型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1.173%。粒质量因子以单穗粒质量、单穗质量、产量为主要指标,株型因子以株高、成穗率、生育期、穗长为主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类间距离为10时可将参试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1类品种株高、生育期及成穗率适中,产量、单穗质量与单穗粒质量及出谷率较高,其中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变异系数较小,产量因素较稳定。第2类品种株高较高,生育期长,成穗率高,产量适中。第3类品种产量、生育期、穗长、穗粗、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出谷率均较低,株高表现中等,产量、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整体变异系数较大。根据不同品种的生态区来源,结合聚类分析结果,从东北春谷区向华北地区引种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从西北春谷早...  相似文献   
65.
李龙  秦富仓  姜丽娜  姚雪玲  王晓军 《土壤》2019,51(2):406-412
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方式与地形的变化,对敖汉旗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对地区碳储量的估算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结果表明,敖汉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100 cm深度的土壤剖面内的变化范围为0.23~20.71 g/kg,主要集中在40 cm以上土层,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逐渐降低;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林地农地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富集在高海拔区的平缓地段;受土壤侵蚀的影响,当坡度10°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牛奶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奶牛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已成为众多畜牧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各种添加剂、增乳剂等产品也应运而生。目前,增乳剂的研究及应用主要是生态增乳剂的研究及应用、黄腐酸的研究及应用、多巴胺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碘化酪蛋白的研究及应用和其他增乳剂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67.
以家蚕为模式生物,研究了2种不同粒径的银纳米颗粒[Ag NPs,直径分别为(23.2±2.8)nm和(47.6±5.2) nm,分别记为Ag NPs-23.2 nm及Ag NPs-47.6 nm]在家蚕体内的转运、分布和代谢。在家蚕5龄的第3天,将不同浓度的Ag NPs(60μg/头、120μg/头、180μg/头)通过腹足注射的方式导入家蚕体内,分别于注射后24、48、72 h解剖家蚕,获得家蚕血液、丝腺和中肠,同时收集蚕砂,结茧后收集蚕丝,然后用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各组织及蚕砂、蚕丝中Ag的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A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120μg/头Ag NPs注射24 h后,血液中Ag的浓度分别为(23.87±3.00)μg/mL(Ag NPs-23.2 nm)、6.54±0.33μg/mL(Ag NPs-47.6 nm),中肠对应的Ag浓度分别为(200.34±12.11)μg/g(Ag NPs-23.2 nm)、(20.12±1.60)μg/g(Ag NPs-47.6 nm)。血液中Ag的浓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而中肠中Ag的浓度则持续升高;蚕砂中Ag浓度也随时间而降低。由此可见,注射进入血液中的Ag NPs会向中肠转运,再通过代谢进入蚕砂而被排出体外。小粒径的Ag NPs更容易被家蚕吸收并在体内富集,而大粒径的Ag NPs更容易被代谢进入蚕砂。通过对不同粒径Ag NPs在家蚕体内的转运、分布和代谢的研究,可为Ag NPs的毒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68.
通过使用GenoTube采样拭子管对2018年两次国内大型畜牧行业会议的现场及周边环境、车辆、参会人员及其携带物进行了持续3 d的样品采集,收集的样品经预处理和混样处理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的方法对2种常见的猪病毒性疾病病原——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进行了实验检测、分析。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2次会议样品中均检测出了PEDV阳性或PRRSV阳性,其中,PEDV阳性混合样品和PRRSV阳性混合样品分别占总采样数量的27.6%,2.0%。另外,环境样品中检测出双阳性。结果表明,业内人员密集的大型行业会议环境消毒不彻底、参会人员及相关物品携带猪病毒性疾病病原,增加了病原交叉传播的风险,行业会议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亟待提高。综上,此调查旨在通过提高业内人士的生物安全意识,降低行业会议中猪病的病原传播与交叉污染的风险,调查结果为开展并加强畜牧行业大型会议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案例参考和理论依据,从而减少会议中病原传播和交叉污染对畜牧生产的不利影响及其引起的企业与社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9.
李龙 《现代农机》2020,(2):39-40
将GPS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和农业机械,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阐述了GPS的构成和差分GPS技术,分析了现代农业及农业机械中相关GPS的具体应用,以期为GPS技术在我国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0.
指出了在植物的群落和发展过程当中,竞争作用具有关键性地位,竞争作用作为种群生态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物种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是学者用来预测树木成长的重要方法。云杉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树种之一,种群内的竞争对于云杉成长结构以及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对云杉种群种内竞争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给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积极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