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47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 干旱、水涝、弱光、病虫害等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棉株生长发育,并在其农艺经济性状上表现出来。如果能够掌握各个农艺经济性状在不良环境下的变化情况,则在育种和生产上进行性状评估和选择是有较大意义的。1992年,棉花生长前期干旱,中期棉铃虫大发生,后期又多阴雨,这种不良环境条件有利于研究棉花农艺经济性状的变异和稳定性。为此,我们根据大量棉花品种的农艺经济性状分别在1991年和1992年的品种次数分布情况,来探讨不良环境对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4个有色棉新材料培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培育的棕絮 1号产量已接近白色棉 ,其改良系纤维品质已超过白色棉推广品种 ,它与另外 4个有色棉新品系一起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成果鉴定。这里特介绍这 4个有色棉新材料培育过程及特征特性。1 培育过程棕 1 - 61是由半野生种系李奇蒙德棉 (G.richmondii)作母本与陆地棉标准系 TM- 1进行了远缘杂交 ,经 1 0多年的系谱选择 ,于 1 998年培育成功的深棕色有色棉新品系。棕 1 - 61为棕絮 1号的姐妹系 ,1 996年在棕絮 1号原始系的种子繁殖田里 ,发现了纤维色泽深浅不一致的植株 ,在繁殖田再进行单株选择 ,在获得棕絮 1号纯化提高系的同时 ,…  相似文献   
53.
适应当前及21世纪育种需要的印度棉花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棉花品种资源较为丰富,具有7000多份栽培种、杂交种及棉属野生种,其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陆地棉4000份,亚洲棉1700份,海岛棉1700份,非洲棉400份,除了24份棉属野生种外,还有400份特异的多  相似文献   
54.
不同天然彩色棉纤维品质和纤维超微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不同品种彩色棉纤维品质、纤维素含量、蜡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含量越高、蜡质含量越少,纤维品质越好;同时电镜检测结果发现,棕色棉和绿色棉纤维中色素分布位置具有较明显差异,细胞中色素含量越少,纤维品质越好。从总体材料来看,绿色棉纤维品质总体最差,个别经过改良的棕色棉纤维品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对照白棉;棕色棉纤维品质可能和其色泽深度有关系,颜色越浅纤维品质越好,这可能是因为与白色棉杂交改良的结果。  相似文献   
55.
棉花纤维是重要的天然纺织材料,是最长的单细胞,是研究纤维发育的良好材料。本研究以亚洲棉短绒突变体(FZ)及其野生型(fz)为材料,结合扫描电镜、石蜡切片、RNA-seq技术,解析棉花短绒起始的可能机制。与野生型(fz)的0DPA时期胚珠相比,突变体的胚珠在该时期仅有少量的纤维起始。在+3DPA时,突变体没有短绒细胞起始,仅有长纤维细胞,而野生型有大量的短纤维细胞和长纤维细胞。对这2个材料的0DPA、+3DPA、+5DPA和+8DPA胚珠差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在短绒突变体(FZ)和野生型(fz)的4个纤维发育时期共挖掘出378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0DPA时差异基因数目最少,随着胚珠发育时间的延长,差异基因的数目逐渐增加。KEGG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蜡质、角质生物合成,以及苯丙烷代谢和植物信号传导过程。共表达趋势分析显示,在突变体+3DPA上调的差异基因中,参与离子结合、MAPK级联反应、氧化还原活性和转录调控的基因表达受到正影响(表达水平提高),造成突变体短绒纤维不能正常起始。这些结果描述了二倍体亚洲棉短绒起始的动态变化,可为进一步研究棉纤维发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中棉所48的SSR数字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利用25对核心引物对中棉所48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检测,共有16对引物在2个亲本间具有多态性,其中,有14对引物在两亲本间扩增出大小不同的带,且这些标记位点在F1中均表现为杂合带,为共显性标记;另外2个引物的F1带型与母本或父本一致,为显性标记。以这25对引物在不同材料间扩增得到的01(二进制)数据转换成十进制数据,构建了中棉所48的数字指纹图谱,为杂交种的真伪鉴定和纯度检测提供了方法。为了构建准确、稳定和实用的棉花DNA指纹图谱,指出了需要规范分子标记类型和数量,DNA、Taq酶等试剂数量和质量,统一PCR反应,电泳和染色条件,统一提供标准品种和标准DNA,标准化电泳条带的识别、数据处理方式和编码方式。  相似文献   
57.
cDNA芯片筛选亚洲棉短绒分化发育相关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亚洲棉短绒分化发育相关基因。【方法】利用cDNA芯片技术在棉纤维发育前期开花前3天(-3DPA)、开花当天(0DPA)、开花后3天(+3DPA)、5天(+5DPA)、7天(+7DPA)筛选野生型DPL971与其短绒突变体DPL972的差异基因。通过与模式植物拟南芥数据库相结合,找到与棉纤维起始发育相关基因,并通过RT-PCR和Real-Time PCR(QRT-PCR)验证部分侯选基因。【结果】筛选出与亚洲棉纤维起始分化发育相关基因8个,其中相对应的与拟南芥同源性较高的蛋白有7个,分别为KAK(DR461366)、MYB5(ES812048)、TTG1(ES811600)、MYB23(DR453866)、CSLD3(DR459646)、RHD2(DR461821)和ZWI(ES791383),这些基因在拟南芥的表皮毛起始发育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RT-PCR和QRT-PCR结果表明MYB23、MYB5、TTG1、CSLD3、RHD2这5个基因在短绒突变体DPL972与其野生型DPL971的+3DPA胚珠中表达差异都有差异。【结论】上述结果表明这5个基因可能与短绒分化发育相关,第1个基因可能抑制短绒分化和发育,后4个则促进短绒分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58.
棉花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和生产发展的基础,棉花育种的突破性进展与优异种质源的发现和利用密切相关。经过连续几个"五年"攻关计划的实施,国内棉花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优异种质的筛选和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棉花生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9.
1978-2007年三大棉区陆地棉品种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及品种审定公告,建立了1978-2007年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三大棉区审定推广的839份陆地棉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第一果枝节位、铃重、衣分、皮棉产量、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等14个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纤维长度、衣分、生育期、马克隆值、铃重在不同棉区不同品种间差异小,稳定性好,枯、黄萎病抗性、叶色和种植密度在各棉区品种间变化差异均很大。西北内陆棉区的枯、黄萎病抗性最好,长江流域棉区的枯、黄萎病抗性最差,种植密度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比强度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且相同棉区不同品种间变化差异较大;皮棉产量表现为西北内陆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综合以上结果说明西北内陆棉区特别是新疆棉区有利于发展优质棉,长江流域棉区应加强抗病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60.
棉花盐胁迫下叶片miRNAs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21~24个核酸长度的非编码小分子RNA(sRNA,small RNA),通过介导目标mRNA的切割或者抑制翻译来调节植物基因的表达。本文利用200 mmol·L-1NaCl分别处理3叶期耐盐品系早熟长绒7号和盐敏感品系南丹巴地大花4 h,构建了4个小RNA文库并测序。以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 L.)D5基因组和本实验室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盐胁迫转录组测序拼接得到的序列作为参考,共发现360个miRNA,包括308个保守的miRNA和52个可信度高的新miRNA。2个品系共出现94个差异表达的miRNA,表达模式可分为2大类,筛选出20个候选miRNA。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表明,耐盐品系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是抗原加工过程,而盐敏感品系显著富集的是生物碱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