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30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在35℃恒温条件下,研究底物浓度和接种率对稻秸沼气发酵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稻秸厌氧发酵时必须加大接种量。与TS为12%和20%的处理相比,TS浓度为16%产气速度为最佳,其产气启动快,发酵第7d即达产气高峰,且甲烷含量达50%的时间分别提前了4d(TS12%)和1d(TS20%),前20d的平均容积产气率达0.63L·L^-1·d^-1,分别提高42.30%(TS20%)和69.01%(TS12%)。总之,纯稻秸发酵时以TS为16%的启动效果最佳,试验中的接种比例为稻秸TS量的3倍(TS比)。  相似文献   
62.
樱桃番茄栽培醋糟基质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降低无土栽培基质生产成本,以发酵好的醋糟基质为主料,研究醋糟与草炭、蛭石混配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在樱桃番茄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醋糟中添加一定量的草炭和蛭石,显著降低了混配基质的容重、持水孔隙,改善了基质的通气状况,同时还提高了混配基质的p H值、EC值以及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醋糟混配基质能够促进樱桃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此外,醋糟混配基质可增加樱桃番茄的产量,同时还改善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品质。尤其是以T5处理(醋糟∶草炭∶蛭石=5∶3∶2,体积比)效果最好,樱桃番茄生长指标、光合参数以及产量和品质均优于对照。综上可知,醋糟混配基质完全可替代传统基质(草炭∶蛭石=2∶1)用于樱桃番茄栽培,其中以醋糟∶草炭∶蛭石=5∶3∶2作为樱桃番茄栽培的混配基质配方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63.
为实现基于梨叶营养诊断的科学施肥,拟构建江苏省苏翠1号梨叶养分标准值.在江苏省不同地区采集苏翠1号梨叶样品,分析测定其养分含量,然后采用概率分级法构建其养分标准值.偏度及峰度正态性分布检验结果显示叶片中N、P2O5、K2O、Ca、Mg含量符合正态分布,而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则为偏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养分采用概率分级法进行叶养分标准值的确定,偏正态分布的元素则采用ln函数将养分数据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进行概率分级,再将分级数据转换为养分数据.最终初步确定江苏省苏翠1号梨叶N的适宜范围为2.09%~2.32%,P2O5为0.10%~0.13%,K2O为1.18%~1.41%,Ca为2.19%~2.65%,Mg为0.25%~0.31%,Fe为261~369 mg/kg,Mn为38~75 mg/kg,Cu为2~5 mg/kg,Zn为32~50 mg/kg.本研究采用概率分级法制定的梨叶养分标准值平均值与传统高产园法所制定的养分标准值平均值相比,仅Mn和Cu分别存在29.2%和12.5%的差异,其他元素的差异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64.
厌氧发酵对猪与奶牛两种粪污固液相中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阐明畜禽粪便厌氧发酵过程中磷在固、液相中含量变化,对畜禽粪便养分管理极为重要.以猪粪和奶牛粪为发酵原料,在中温[(37±2)℃]条件下,采用连续流动搅拌反应器(CSTR)进行了130d厌氧发酵试验,分析厌氧发酵过程中磷元素的总量及其在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猪、牛粪发酵后总磷损失率分别为2.96%和2.44%.猪粪和牛粪沼渣(即总出料的固体与残留在反应器内的固体总和)中的总磷量分别为进料(含本底值)总磷量的95.95%和91.96%.与进料相比,猪粪发酵后随沼液排出的总磷在液体中的含量降低了77.35%,在固体中的含量降低了29.95%;而牛粪总磷在液体中的含量降低了79.47%,在固体中的含量增加了38.66%.猪粪和牛粪发酵后的沼液中可溶性磷含量降低了79.04%和78.77%.经厌氧发酵后,猪、奶牛粪中的磷元素会由液相向固相迁移.  相似文献   
65.
秸秆床厌氧发酵产沼气系统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前期研究中发现秸秆床反应器内秸秆在发酵后期上浮、进水短流等问题,采取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在秸秆捆底部预留缓冲空间以及2种方式组合的方式,研究改进措施对秸秆床反应器及整个发酵系统产气、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等的效果。结果表明:直接以打捆秸秆为固定相,以猪粪废水为流动相的处理在猪粪废水有机负荷为2.13 kg/(m3/d)条件下出现轻度酸化,产气受到明显抑制,日产气量明显低于其它处理,继续提高猪粪废水有机负荷后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别;采用增加导气管、增加缓冲空间以及导气管+缓冲空间的方式改善了秸秆床反应器内发酵环境,未出现酸化现象,日产气量稳定性明显提高。试验结束时,各处理秸秆床反应器累积产气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8.90%、9.05%和22.48%,累积产甲烷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02%、9.34%和25.21%;采用该研究提出的改进措施对二级反应器产气组成无明显影响,各处理平均甲烷含量均在68%左右,对整个秸秆床发酵系统累积产气量、平均甲烷体积分数以及COD去除率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在秸秆床反应器内增加导气管对提高反应器产气量、甲烷含量及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反应器底部增加缓冲空间。  相似文献   
66.
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其不仅是进行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以及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本文从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评价、创制及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分子育种时代的种质资源创新和利用工作提供可利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6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种类及不同复配方式的添加剂对小麦秸秆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AD)的影响。研究了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3O4 nanoparticles,NPS-Fe3O4)、三氧化二铁纳米颗粒(Fe2O3 nanoparticles,NPS-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三氧化二铁(Fe2O3)、氯化亚铁(FeCl2)、血晶素(hemin)、皂苷(Ginsenoside Rg1,Rg1)七种外源添加剂在不同添加浓度及搭配方式对AD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各发酵助剂均可显著提高AD的累计甲烷产量,混合添加后提升效果反而降低。其中单独添加100 mg/L Fe2O3的提升效果最好,累计甲烷产量达到207 mL/g,比空...  相似文献   
68.
麦秸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明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产气的影响,以400、500、600℃热解制成的麦秸生物炭(BC400、BC500、BC600)为研究对象,采用批次发酵试验,探讨了生物炭添加对猪粪中温(37±1)℃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麦秸热解生物炭可显著(P0.05)提高猪粪发酵系统的产气潜力和甲烷含量,其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BC600BC500BC400。厌氧发酵49 d期间,添加生物炭处理的产气量和产甲烷量分别为260.7~288.7 m L·g~(-1)VS和163.7~185.5 m L·g~(-1)VS,较纯猪粪处理提高了77.1%~96.1%和78.1%~101.8%。同时,添加生物炭可明显提高猪粪厌氧发酵系统的消化效率(T90),缩短厌氧发酵的延滞期。不同热解温度麦秸生物炭对猪粪厌氧消化产气特征的影响明显不同,对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中的物料选择和条件优化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沼气池微生物生态群落PCR-DGGE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适合于PCR-DGGE分析的沼气池污泥样品微生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探讨了PCR反应条件、电泳时间与上样量对DGGE指纹图谱多样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所建立的SDS和Guanidine thio-cyanate-N-LS方法提取沼渣微生物总DNA,利用细菌特异性16S rDNA通用引物,经复原条件PCR(循环25次)扩增,所得PCR产物在85V电压下,上样量600ng,电泳时间为16 h时DGGE分离效果最佳,获得清晰的16S rDNA V3区片段的图谱。  相似文献   
70.
偏高的收贮运成本制约着秸秆产业化利用可持续发展。为揭示秸秆收贮运成本的构成,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建湖、扬州高邮、无锡宜兴等 3 家秸秆收贮企业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小麦与水稻秸秆收贮运成本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家企业小麦和水稻收贮运成本平均为 148.5 元·t-1 和 116.8 元·t-1,麦秸收贮运成本高于稻秸。在麦秸收贮运成本中,田间收集成本占 52%,运输成本占 21%,贮存成本占 27%;水稻秸秆田间收集成本占 48%,运输成本占 21%,贮存成本占 31%。田间收集成本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贮存成本,再其次是运输成本,提高秸秆田间机械化收集水平是降低收集成本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