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173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26篇
  105篇
综合类   693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416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ArcGIS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1:25万),在分析地理因子对干旱分布影响的同时,考虑了降水量对干旱分布的影响;针对不同时段降水量对干旱影响的差异,选择关键时段降水量,结合地理因子建立了各季节干旱分布的回归统计模型;使用该模型计算了重庆市各季节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为了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本文还采用常用的反距离平方插值法对干旱频率进行空间插值,并将插值结果和回归统计结果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6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降水和地理因子的回归统计方法要明显优于反距离平方插值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重庆市复杂地形下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42.
探讨黄土高原人工林的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状况,对该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刺槐林和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分析了不同气候区人工林0—8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深层(200—800 cm)土壤水分消耗量及土壤耗水速率,探究了不同气候区人工林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 3个气候区农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刺槐林和柠条林。刺槐林、柠条林在2个气候区0—8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6.64%~11.01%,6.38%~11.41%,均在半干旱偏旱区平均土壤含水量最低。(2)刺槐林和柠条林的深层土壤耗水量、深层土壤耗水速率均以半干旱偏旱区最高,分别为:808 mm,698 mm,32.33 mm/a,31.76 mm/a。(3)人工林在半干旱偏旱区和半干旱区的植物根系较半湿润区活跃,特别是在0—300 cm土层,对土壤水分影响较大。(4)土壤质地是人工林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黏粒含量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砂粒含量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半干旱偏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的黏粒含量依次增加,砂粒含量则相反。不同气候区人工林对深层土壤水分影响不同,同时受根系和土壤质地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合理的人工植被配置模式对深层土壤水的保护和持续利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3.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全量基施对宁夏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淋洗损失的影响,为控释氮肥全量基施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宁粳50号"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参考农民常规施肥(FP)施氮量,设置了4个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处理:控释氮肥135 kg/hm~2(C-135)、控释氮肥180 kg/hm~2(C-180)、控释氮肥225 kghm~2(C-225)和控释氮肥270 kg/hm~2(C-270)。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水稻生育期不同深度淋溶水浓度和淋失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C-180处理和C-225处理在氮肥用量分别降低了25%和40%的条件下,水稻籽粒产量没有降低,原因在于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与FP比较,控释氮肥施氮量控制在270 kg/hm~2以下时,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各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C-135、C-180、C-225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比FP处理提高了10.22,11.10,12.75个百分点。控释氮肥各处理水稻生育期内田面水和不同土体深度淋溶水中的TN浓度均低于FP处理,且延迟了田面水中TN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减少了因稻田排水和径流导致的氮素损失。FP处理全生育期氮素淋洗损失总量为24.57 kg/hm~2,控释氮肥各处理素淋洗损失总量在11.54~17.35 kg/hm~2,其中C-180,C-225处理总氮淋失量分别比常规施肥降低了46.17%和49.40%。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氮素损失因素,宁夏水稻控释氮肥全量基施适宜施氮量在180~225 kg/hm~2。  相似文献   
44.
根据中部地区生态果园运行需要,本文提出并设计了生态果园系统中的"猪-沼-炕"单元,详细介绍了该单元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运行效果,解决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果园模式冬季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对孟州示范基地的运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单元模式在提高猪舍温度、促进猪的生长、增加沼气产率等方面均较普通的太阳能猪舍有较大幅度提高,成为适合中部地区应用的生态果园模式中较有特色的接口技术.  相似文献   
45.
根据斑点叉尾鮰苗种阶段的生物学特点及生长规律,从幼苗到大规格鱼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刚出膜至自由游动的混合营养期;第二阶段是从1.3厘米左右的鱼苗长N8~10厘米,这一阶段的鱼苗体小嫩弱,摄食能力较差,处于食性转换阶段,对环境条件变化及敌害侵袭的应付能力较差,加之鱼苗集群性强且游泳能力差,所以必须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池塘中精心培育:第三阶段是从8~10厘米开始,  相似文献   
46.
研究9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枝高度及嫁接后柠檬苗的发芽率、株高、茎粗、分枝数及生物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综合表现最好的为T4(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处理,其次是T2(撒施尿素0.6 g)、T3(撒施柠檬专用肥0.8 g)处理,表现最差的是T8(浇施5%柠檬专用肥)和T7(浇施3%柠檬专用肥)处理。在一定施肥浓度范围内,施肥对嫁接后柠檬容器苗的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柠檬容器苗培育时建议采用在基质中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  相似文献   
47.
以潞江坝的Catimor系列品种咖啡鲜果为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对咖啡果实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果实的物理性状差异为极显著,其中,早期和晚期成熟的咖啡鲜果和咖啡豆颗粒较小,物理性状较差,而中期成熟的咖啡鲜果和咖啡豆颗粒较大,物理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推动黄河流域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加深对农业投入产出的认识,改善农业资源约束日益紧张、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并提出优化设计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方法】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陕西大荔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然后采用能值分析(EMA)法并构建指标体系,定义和计算若干个基于能值流的指数,表征和度量2014、2019年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以及发展可持续性,定量分析评价农业生态系统各类投入及产出能值,确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大荔县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年2019年与基期年2014年相比,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自给率由18%降为13%、净能值产出率由2.10降为1.27、可持续发展指数由0.90降为0.35,能值投资率由4.51升至6.71、环境负载率由2.33升至3.61、能值密度由1.93×1012 sej/m2升至2.69×1012 sej/m2、人均能值用量由1.03×1016 sej/人升至1.41×1016 sej/人。与2014年相比,20...  相似文献   
49.
【目的】确定影响贵州不同主产区灿烂蓝莓生长的关键气象因子,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为蓝莓的科学种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贵州6个不同气候特征主产区的灿烂蓝莓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分析影响蓝莓品质和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采用GIS技术对贵州灿烂蓝莓种植气候适宜度进行区划。【结果】不同产区的蓝莓大小、色泽、风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丹寨及荔波的蓝莓品质较为突出;萌动期至成熟期的气温日较差、活动积温和休眠期需冷量与灿烂蓝莓的果实品质呈显著正相关,合理提高气温日较差、活动积温、休眠期需冷量有利于提升蓝莓果实品质,且日照时数越多,活动积温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蓝莓产量。贵州灿烂蓝莓种植区域分为最适宜、适宜和次适宜3个生长区,最适宜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中部及遵义市南部等地;适宜区位于西南部、中部等地;次适宜区位于西北部及低热河谷等地。【结论】贵州灿烂蓝莓果实品质与种植区气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种植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和次适宜3个区。  相似文献   
50.
太阳能饲草干燥设备中空气集热器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太阳能饲草干燥设备改进过程中,为提高设备生产率,从太阳能饲草干燥设备的关键部件入手,研究空气集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对空气集热器进行改进,提高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进行了设备改进的性能对比试验,得出装有蜂窝结构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饲草干燥设备,生产率提高约20%,改进后的空气集热器集热效率提高约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