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4篇
  17篇
综合类   164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21.
大棚草莓白粉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善县大棚草莓栽培已有十余年历史,到2005年种植面积已达2145亩,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收20%~3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从1999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试  相似文献   
422.
张平  杨丽萍 《农业考古》2006,(3):220-22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效益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必然不断提高,但绿色产品供应和绿色消费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经济管理学角度,论述绿色消费必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提出了我国应对国际市场挑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23.
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碳固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了探讨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碳固定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生长季温室气体(CO2、N2O和CH4)的排放量和碳固定量,结果表明:秸秆不同还田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影响不同,在玉米生长季,CO2和N2O累计排放量表现为秸秆过腹还田(CGS)>秸秆直接还田(CS)> 秸秆不还田(CK)> 秸秆-菌渣还田(CMS),CH4的累计吸收量表现为CGS >CK >CMS >CS,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秸秆不同还田模式也影响土壤和植物的碳储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表现为CGS> CMS> CS> CK,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植株、籽粒的固碳量表现为CGS> CS> CMS> CK,但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和CK相比,在CS、CGS和CMS模式下,玉米田对全球变暖的减缓效应均增加,但增加量不同,表现为CGS> CMS> CS >CK,既秸秆过腹还田模式下玉米田对全球变暖的减缓效应最大,其次是秸秆-菌渣还田模式,之后是秸秆直接还田模式.在秸秆过腹还田模式下,玉米田对全球变暖的减缓效应为22 493.83 kg CO2·hm-2,分别比CK、CS和CMS模式下玉米田对全球变暖的减缓效应增加24.2%、 18.7%和 1.6%.从减缓全球变暖的角度,推荐秸秆过腹还田模式,该模式也有利于形成粮食-秸秆-饲料-牲畜-肥料-粮食的良性循环,实现农田的固碳、减排.  相似文献   
424.
实验研究SPF雏鸡感染REV后外周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和免疫器官与体重比值的动态变化。结果,REV鸡合肥体病毒感染1日龄SPF雏鸡后,外周血液的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含量均较正常对照鸡明显下降;胸腺重量与体重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雏鸡;法氏囊重量与体重的比值有降低的趋势;脾肝重量与休重比值在7~35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25.
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后免疫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 1日龄 SPF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 REV)后 ,胸腺和脾脏 T细胞增殖反应及 T细胞数量、法氏囊和脾脏 B细胞增殖反应和抗体生成细胞数量、胸腺和脾脏 IL- 2及 IFN诱生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 ,雏鸡感染 REV后 ,胸腺和脾脏 T细胞增殖反应及数量、法氏囊和脾脏 B细胞增殖反应和 Ig G+、Ig M+、Ig 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未感染对照雏鸡 ;胸腺和脾脏 IL- 2及脾脏 IFN诱生活性显著下降 ,表明感染 REV后雏鸡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降低及细胞因子 IL- 2及 IFN免疫调节减弱。  相似文献   
426.
SPF雏鸡感染REV后免疫器官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通过对 1日龄 SPF雏鸡人工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 REV) ,观察了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和脾脏 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雏鸡感染 REV后胸腺 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于7、2 1、4 2和 4 9日龄明显降低 ( P<0 .0 5) ,于感染后 1 4、2 8和 3 5日龄极显著减弱 ( P<0 .0 1 ) ;脾脏 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分别于感染后 1 4~ 2 8d和 3 5~ 4 9d较对照组雏鸡明显或极明显降低 ( P<0 .0 5,P<0 .0 1 )。法氏囊和脾脏 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分别在感染后 7~ 4 9d和 1 4~ 4 9d极显著减弱 ( P<0 .0 1 )。免疫器官胸腺重量和脾脏重量与体重比值及体重分别于感染后 7~ 4 9、7~ 3 5、7~ 4 9d明显降低 ( P<0 .0 5,P<0 .0 1 )。说明SPF雏鸡感染 REV后 ,免疫器官 (胸腺、法氏囊和脾脏 )淋巴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数量减少和功能降低 ,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发生明显降低或抑制  相似文献   
427.
[目的]评价广西荷木6个种源的光合能力及保水力,以期更好地选择和利用优良种源。[方法]采用列区种植6个广西种源10年生荷木幼林,研究其叶片光合生理、气孔及保水力等指标,并对不同荷木种群进行比较。[结果]6个种源荷木叶片气孔密度在23.4~28.9个·mm-2之间,叶绿素含量在1.342~2.436 mg·g-1之间,叶片暗呼吸速率在0.76~1.84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11.54~24.63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1 072.87~1 607.44μmol·m-2·s-1之间,最大净光合速率在11.14~14.51μmol·m-2·s-1之间。离体24 h后,叶片保水力大小依次为:灌阳>恭城>苍梧>兴业>博白>钦州。总体上,6个广西种源荷木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保水力、最大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桂北...  相似文献   
428.
奶牛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市某郊区养牛场于1998年5月20日从外地引进一头牛,未经隔离就与原来牛群合群饲养,10天后,发病36头,占35%,经用抗菌素治疗无效,后经我站及时诊治,才得以控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大减,垂头耷拉耳,头弯伏于腹侧;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429.
用鸡贫血病毒(CAV)感染1日龄AA雏鸡,以未感染同龄AA雏鸡为对照,感染后不同时间检测其外周血液T、B细胞数量和IgG,IgM,IgA含量,胸腺,法氏囊,脾脏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和T细胞数量以及T、B细胞增殖功能;胸腺和脾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诱生活性等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30.
鸡贫血因子病局部粘膜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贫血病毒感染1日龄AA雏鸡,以未感染同龄AA雏鸡的对照,在感染后7,14,21,28,35,42,49日龄检测其哈德尔腺及盲肠扁桃体T细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泪液,气管液、肠液中IgM、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