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91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21.
松嫩秣食豆是黑龙江省优质的饲用豆科作物新品种,为解决松嫩秣食豆的合理利用问题,笔者在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开展了秣食豆不同刈割时期(盛花期、结荚期、成熟期)对其产量及品质的试验研究,对松嫩秣食豆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嫩秣食豆在黑龙江西部地区9月初结荚期刈割其鲜草产量达63 703.70 kg/hm~2,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成熟期(P0.05),为产量和品质的最佳平衡点。说明松嫩秣食豆最佳刈割时期为结荚期,其利用模式适宜在东北寒冷地区及类似气候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2.
采用2组增广NCⅡ设计对玉米子粒长度进行了遗传研究。杂种优势分析表明:2组试验子粒长度的杂种优势平均值分别为26.54%、23.69%,变异幅度分别为14.95%~38.26%1、4.26%~32.61%。配合力和遗传模型分析表明:子粒长度的遗传以加性基因作用为主,显性和上位性效应不可忽视,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  相似文献   
123.
玉米株高和穗位遗传模型测验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采用增广NCⅡ设计,对玉米株高、穗位进行了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玉米株高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存在有显著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穗位符合加性--显性产效、减效等位基因频率在雌、雄间的分配,株高差异显著,但穗位无明显差异。株高的遗传为超显性遗传。穗位的遗传为部分显性,隐性为增效基因。  相似文献   
124.
该文对光伏场区牧草种植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介绍光伏与畜牧业结合的背景和现状,讲述光伏场区土壤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变化,对在光伏场区生长的沙打旺、羊草、狼尾草、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对其适宜生长的位置进行综合,提出光伏场区牧草种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5.
通过投加Cu2+改善了淀粉废水中荚膜红假单胞菌产量。结果表明,最佳Cu2+剂量为0.6mg/L,菌体产量达到2000mg/L。  相似文献   
126.
通过投加三价铁离子改善了淀粉废水中光合细菌产量。结果表明,最佳三价铁离子剂量为30 mg/L,菌体产量达到4 000 mg/L。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目前存在的秸秆焚烧、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南方水田的秸秆还田起浆机,并通过与常规旋耕机作业对比试验,分析了其作业深度、地面平整度、压茬深度和植被覆盖合格率。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起浆机可同时进行水稻秸秆还田和覆盖联合作业,各项性能指标都能满足后续插秧作业要求,植被覆盖合格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8.
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菌的抗性鉴定及抗性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产量的病害,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生。通过筛选抗病玉米自交系,选育优良抗病品种可以有效防止大斑病的发生。试验于2017-2018年,用田间人工接种大斑病混合菌的方法,对185份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抗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6份,其中自选系7份,并对玉米自选系抗病性来源进行分析,发现Y6和J1577等品系抗病性强且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129.
白三叶草是多年生优良的豆科牧草,又名白车轴草。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和小亚西亚南部,属于三叶草属中的常见类型。三叶草在我国种植广泛,引自国外的有绛三叶、杂三叶、埃及三叶及红三叶,常见的野生品种有白三叶、红三叶、草莓三叶草和野火球。  相似文献   
130.
不同基础材料和秋水仙素浓度对玉米单倍体加倍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不同种质基础材料和秋水仙素不同处理浓度对玉米单倍体加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7 mg/m L浸芽8 h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最好,加倍率高达14.2%;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8 mg/m L浸芽8 h处理的单倍体加倍率次之(11.9%)。PH4CV×D12(26.0%)、PHB1M×D12(25.6%)、PHGJ4×D18(23.1%)和PH6WC×D18(21.1%)的单倍体加倍率显著高于PHB1M×PH4CV(13.3%)和PH6WC×PHGJ4(8.2%),用DH系组配基础材料选系,可显著提高玉米杂交组合单倍体加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