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6篇
  1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秧普遍存在秧龄弹性小、秧苗素质差、机械栽插植伤重、缓苗期长等不利因素,造成了机插水稻群体生育不平衡,严重限制了杂交中籼水稻产量潜力发挥和机插技术的推广。通过对江淮杂交中籼水稻机械化育栽技术连续8年的技术攻关,总结制定了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介绍了平衡栽培的定义,规定了长江中下游杂交中籼水稻机插的品种选用、育秧、整地、机插等技术指标、产量及其结构指标和不同目标产量施肥量,提出了平衡栽培的育秧技术、整地和机插技术和大田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2.
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为中国沉淀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描写农业农村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既刻画了历史上农业生产的艰辛、农业经营的多样以及农业产业的弱质等特征,又把古代乡村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以及天人合一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其间浸透着先人们的农作经验与生存智慧。对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进行梳理提炼,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来自先贤们的智慧借鉴和价值指引,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基础,发挥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纠偏补弊、古为今用的社会效益,对解决"三农"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3.
水稻转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作者的科研实践,介绍水稻转基因领域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1  相似文献   
44.
皖稻185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定向改良协优57(协青早AX057)的父本而选育出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在2004年品比、2005年中籼验证试验和试种示范中,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突出特点。适宜于在江淮流域作一季中稻种植。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名称:皖稻185.[第一段]  相似文献   
45.
46.
粳稻粒形遗传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国内外8个不同粒形的粳稻品种及其56个正反交组合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杂种与父母本间相关分析和F2分离群体正态分布检验,结果表明,组合间粒厚差异不显著,而组合间粒长,粒宽,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正反交间粒长差异显著,粒宽,粒厚,粒重差异不显著,说明粒长存在明显的细胞质效应,杂种谷粒长,宽,重与父,母本及中亲值呈正相关,而且与母本及父母本均值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表明杂种的粒形性状受母本的影响更大,F1粒形多为双亲之间,且F2呈连续的正态分布,表明粒形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47.
微测序基因芯片检测质粒 pCAMBIA 130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利用基因芯片对转基因水稻中质粒pCAMBIA 1301的检测。不同于以往基于杂交检测基础上的基因芯片,利用微测序芯片实现了对质粒pCAMBIA 1301中报告基因hptⅡ、aadA、Gus,启动子CaMV 35S的检测。这种微测序芯片不仅通过杂交检测,还利用DNA聚合酶的特异性来实现对样品的检测。对样品进行常规PCR和不对称PCR处理实验表明,经不对称PCR处理后样品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CR处理。  相似文献   
48.
13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准确区别油菜种质,从分布于油菜19个连锁群上的46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3对扩增清晰、稳定的多态性引物,并用其分析国内外130份甘蓝型油菜材料,共检测到191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3~9个,平均为5.7879;有效等位变异数(Ne)变幅为1.9068~7.4790,平均为4.7307;多样性指数(He)变幅为0.7738 ~2.0451,平均为1.5515;引物个体识别能力(DP值)变幅为0.3892~0.8629,平均为0.7428;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变幅为0.4756~0.8663,平均为0.7640.主坐标分析表明:33对核心引物可以将供试材料明确区分,并按照遗传相似性归为3类.通过逐级筛选,最终确定7对引物(BrGMS075、Na14E08、BrAS084、CB10545、Na14G10、CN57和Ra2E04),将每对引物的扩增产物进行数字标识,构建了130份甘蓝型油菜的品种分子身份证,达到用最少的引物组合区分不同品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通过γ射线辐射获得的苯达松敏感致死(bentazon sensitive lethal, bsl)突变体在杂交水稻(Oryza sativa. L)混播制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试验以敏感恢复系‘Mc526’为材料,通过室内和大田试验,比较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苯达松药效的差异,旨在为水稻混播制种中合理调整施药浓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21℃~36℃范围内,温度与苯达松药效呈显著正相关,即温度每增加1℃,苯达松致死浓度约下降74.09 mg/L,药效约提高0.7%。相关生理生化研究表明,体内氧自由基胁迫加剧是高温下苯达松药效提高的主要原因。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室内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0.
SSR标记鉴定玉米品种亲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我国主要推广的16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双亲以及主要杂种优势群中的202个骨干自交系,其中185份自交系为中国玉米核心种质材料。种子严格隔离保纯,纯度99.9%以上。种子30℃发苗取其部分叶片提取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