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9篇
  19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61.
有机肥与覆盖对苏北滩涂重度盐渍土壤水盐调控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苏北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拥有占全国1/4以上的滩涂面积,是非常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同时,其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已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2]。但从目前研究看来,土壤质量偏低依然是制约苏北滩涂开发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3]。土壤盐渍化,尤其是重度盐渍化,作为影响滩涂土壤质量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严重抑制了土壤生产力的发挥,导致土地生产效率普遍偏低[4]。因此,采取  相似文献   
262.
苏北滩涂水稻微咸水灌溉模式及土壤盐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研究微咸水灌溉对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盐分动态的影响,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SWAP(Soil-Water-Atmosphere-Plant)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用验证认可的模型模拟并分析了水稻生育期水盐运移规律和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预测了长期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5 mg/cm3矿化度微咸水足量灌溉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各微咸水处理在60~90 cm土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盐分累积现象,具体累积深度和土壤盐分浓度与灌水量和灌水矿化度有关;采用1.5 mg/cm3矿化度微咸水进行微咸水长期灌溉研究,10 a的模拟结果显示此灌溉制度不会引起0~100 cm土层土壤次生盐渍化。该研究为滨海地区微咸水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3.
苏北海涂典型围垦区土壤盐渍化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定量评估制约苏北海涂土壤资源开发利用的盐渍障碍因素,以苏北海涂典型围垦区江苏省大丰市金海农场为例,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风险评价,构建了实用的生态风险评价数学模型、指标体系与评价流程,并对区域土壤盐渍化风险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与分级。结果表明:土壤盐分、表土层容重与地下水矿化度是该区域盐渍化风险评估的重要因素;研究区土壤盐渍化风险总体较高且不同部位差异较大,其生态风险值F介于0.12~0.60之间,平均值达0.30;盐渍化风险分布表现出与土壤盐分、地下水矿化度较为相似的空间规律;受种植制度与耕作措施差异的影响,研究区东部水稻田盐渍化风险总体高于西部棉花地;研究区域不存在土壤盐渍化较小风险区,以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为主,其中较大风险区占总面积的50.11%,一般风险区占49.41%,很大风险区仅占0.48%,一般风险和较大风险区是该区土壤改良治理的重点区域。该结果可为海涂区中、低产地的质量提升、盐渍化土壤的科学改良与田间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4.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结合面域土壤性状调研,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区域土壤盐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为主,剖面土壤盐分含量呈现底聚分布特征;土壤盐分含量与SO42-、Ca2+离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层土壤盐分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以Ca2+为主;SO42-、Ca2+、Mg2+及土壤盐分含量(St)是表征玛纳斯河流域土壤盐渍化的主要特征因子.本研究将为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5.
中国盐渍土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183,自引:6,他引:183  
杨劲松 《土壤学报》2008,45(5):837-845
盐渍土在我国广泛分布,西北、华北、东北及沿海是我国盐渍土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耕地中也有大量盐渍化土壤分布。盐渍土是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人类活动对其作用明显。本文回顾了我国盐渍土研究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目前盐渍土相关研究工作的现状和近期主要研究工作进展,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提出了我国盐渍土研究的展望。建议重点进行土壤盐渍化评估和预警、土壤水盐运移过程及其模拟、植物与土壤盐分相互作用机制、土壤水盐优化调控、盐碱障碍治理与修复和盐渍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6.
不同尺度下耕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GIS技术支持下,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的方法探讨了禹城市耕地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在县级和镇级两个尺度下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OM和TN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278~0.376,均属中等变异强度,随着研究尺度的缩小,土壤有机质变异系数增大,全氮的变异系数减少。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研究尺度下,土壤OM和TN均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县级尺度下土壤OM和TN的空间相关距离较大,分别为11.5 km和24.5 km,镇级尺度土壤OM和TN的变程明显变小,均在3.0 km左右;Moran′s I系数分析表明,随着研究尺度的减少,土壤OM和TN的自相关性减弱,结构性因素影响减弱,随机因素影响增强。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绘制了空间分布图,两个研究尺度下的土壤OM和TN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改良等因素的影响,均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67.
盐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磷肥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晓英  杨劲松 《土壤通报》2005,36(6):899-902
采用盆栽试验和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施用磷肥(过磷酸钙)对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黑麦草幼苗干物质积累下降;增施磷肥能促进黑麦草幼苗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强黑麦草对Na+、K+吸收的选择性,促进K+的吸收和向叶片运输;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从而增强黑麦草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68.
盐胁迫下钙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研究了外源Ca2+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2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IR36)光合作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能有效改善水稻的光合作用,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较盐胁迫条件下未加Ca2+处理有明显的增加。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升降速度也是加Ca2+的处理比未加Ca2+的处理快。外源Ca2+能提高水稻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此外,外源Ca2+还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并有效增强SOD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69.
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肥力特征,研究盐渍土改良区耕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可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山东省禹城市盐渍土改良区典型地块耕地土壤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在全面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以获得大量的土壤有机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有机质进行了序贯高斯模拟各次实现(SGSV)、序贯高斯模拟平均实现(SGSA)和ordinary Kriging插值(OK),并将SGSV、SGSA、OK与实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参数、变异函数、空间分布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OK、SGSA改变了有机质数据的空间结构,具有“平滑”效应,SGSA在消除平滑影响方面优于Kriging插值;SGSV具有与实测数据相同的空间自相关结构,对预测点的模拟值具有不确定性,为揭示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结构特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盐渍土改良区土壤有机质空间不确定性的风险研究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0.
蜜蜂病虫害防治是控制蜜蜂疾病传播.保护蜂群健康,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促进养蜂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