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5篇
  17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进入秋季,动物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侵袭身体,而且秋季是猪链球菌病高发季节,因此应加大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力度,减少该病的发生,现就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2.
杨婷  段如雁  苏刚 《绿色科技》2014,(4):104-106
从马尾松养分元素含量、养分元素积累与分布、养分循环特征、干扰环境对马尾松营养特性的影响、马尾松施肥及调控等方面分析了马尾松营养循环和调控研究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同时概述了马尾松研究营养循环及调控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3.
颗粒饲料因其所具有的优点,在畜禽饲料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颗粒饲料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阐述了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4.
为探讨CO_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理作用的协同效应,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试验模拟CO_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分析了植物光合和抗逆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与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光响应参数影响显著,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在干旱胁迫下,CO_2浓度倍增减缓了苜蓿叶片气孔导度(G_s)、蒸滕速率(T_r)和光饱和点(LSP)的降低幅度,而对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胞间CO_2浓度(C_i)和表观量子效率(AQE)没有减缓作用。CO_2浓度倍增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高于正常CO_2浓度,而与水分含量关系不大。干旱胁迫与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光合色素、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影响显著,干旱胁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的含量和叶绿素总量,显著增加了叶片MDA和Pro含量,CO_2浓度倍增有增加这些光合色素含量、降低MDA和Pro的趋势;但2个因素之间没有显著交互作用。干旱胁迫和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不一,干旱胁迫和CO_2浓度倍增对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CO_2浓度倍增对植物体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在植物受到干旱胁迫时更加明显。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胁迫对苜蓿光合生理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而CO_2浓度倍增对苜蓿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施肥效应,当2个因素共同发生时,CO_2浓度倍增可以减缓水分胁迫对苜蓿的伤害,增强其抗旱能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缓解干旱胁迫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5.
牛胃肠炎是指牛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的炎症。由于胃和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紧密相关,胃或肠的器质损伤和机能紊乱容易相互影响。因此,胃和肠的炎症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  相似文献   
106.
杨婷 《广东茶业》2003,(2):20-21
针对目前茶叶市场品质监控比较混乱的情况,笔者走访了在品质管理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广东农垦上茗轩茶叶有限公司,公司质监主任毛明辉的回答给了笔者不小的启发,现录于此,与读者共享。 请问目前茶叶市场上茶叶品质管理规范吗? 答:目前茶叶品质管理总的来说是比较混乱的,由于市场准入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市场导向功能未有效发挥,缺乏行业自律,实际情况是谁都可以生产加工茶叶,茶叶无任何标识也可以进行市场流通。目前市场上很大比重的茶叶是由农户生产加工的,对个体农户质监部门也很难进行监督,而农户的品质监控意识又普遍不高,因此茶叶的卫生品质就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107.
不同植物截留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不同植物最大截留量,分别采用浸泡法和人工降雨法测定5种单株植物及其叶和茎的最大截留量,试验中用镊子夹住样本浸在水中30min,取出控水1min,待叶片不滴水时称重,或采用针孔降雨器模拟人工降雨,降雨强度是100mm/h,降雨历时为4min,最大截留量值为试验前后样本的重量差值,结果表明:(1)对于玉米、大豆、酸枣、刺槐、紫花苜蓿而言,人工降雨法测得单位叶面积最大截留量值高于浸泡法,而人工降雨法测量茎最大截留量值均低于浸泡法;(2)不同植物茎最大截留量与株高和杆粗乘积、单株植物最大截留量与植株干重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3)对于大豆、玉米、紫花苜蓿及酸枣而言,叶片的截留量值明显高于茎,说明叶片截留在植物截留中起到主要作用;(4)浸泡法测定的不同植物叶和茎最大截留量值与人工降雨法测定值均呈很好的线性函数关系;(5)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鲜重与叶片最大截留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而叶面积及叶干重与叶片最大截留量均遵循很好的线性函数关系,且不同植物叶片最大截留量相差较大,浸泡法测定值在30.07~122.84g/m2之间,人工降雨法测定值在32.76~181.14g/m2之间,因此精确分析植物降雨截留量时应考虑物种差异。  相似文献   
108.
以重庆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区之一的中梁山为研究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植被演替研究法,结合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2种数量分析技术,从定量的角度对研究区恢复植被的演替阶段、演替系列、群落特征以及演替过程中的物种组成变化、演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梁山植被恢复演替共分为9个阶段,基本遵循旱生进展演替一般规律,即从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受土壤、岩性的特殊生境影响,中梁山形成了三大土壤顶级,即以乔木为主的马尾松群落、柏木群落,以及以耐旱、耐瘠薄灌木树种构成的灌木群落.由于人工修复植被与自然恢复植被差异明显,分别形成了自然恢复演替和人为辅助演替两大演替系列;自然恢复群落与人工林相比,物种丰富度更高,功能群组成更复杂,并表现出乔木群落大于灌丛、灌草丛群落大于杂草群落,而人工辅助演替尽管加快了植被演替进程,但生态功能最差;DC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均出现物种组成和环境条件相似样方的集聚,这是植被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9.
 讨论了一般保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叙述了分子标记辅助保种的一些情况。得出我国现阶段和今后在畜禽资源保护方面要用以群体遗传学为基础的保种方法与以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分子遗传标记辅助保种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这样既能达到保存畜禽遗传资源的所有基因的目的,又能保持或提高其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0.
为提高猪精液的保存效果,为猪精液常温保存技术及稀释液配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设计了3种常温保存希释液配方,并对保存后的精子进行了顶体染色。结果表明:当精子活率为50%与30%时,配方Ⅱ的精子保存时间均显著高于配方Ⅰ与配方Ⅲ(P〈0.05),且配方Ⅱ所保存精子的总存活时间也显著高于配方Ⅰ与配方Ⅲ(P〈0.05)。上述结果表明,配方Ⅱ对猪精液的常温保存效果要优于配方Ⅰ与配方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