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深松技术是利用深松铲疏松土壤,打破原多年翻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壤,是适合于旱地农业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深松能够调节土壤,改善耕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抗旱的能力。深松后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甘肃鼢鼠、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1990年在陕西、山西两省进行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综合防治的研究。在化学防治基础上,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蓄积天然降水、作物轮作倒茬、使用化学除草剂铲除田间杂草等生态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药物灭鼠可迅速将害鼠密度降至防治阈值(3.1只/公顷)以下,其他几项生态措施对害鼠种群数量恢复亦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了连年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新兴污染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对渔业生态、水产品以及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危害风险。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渔业环境及水产品中PPCPs的污染情况和分析检测方法进行归纳,简述了当前PPCPs的毒性研究结果及风险评价工作,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工作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1989年4—11月,对黄土高原农作区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的不同密度,以及对农作物造成的为害程度和防治中的经济阈值诸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鼢鼠不同密度及作物损失率,将其对农作物的为害程度分成6个等级。在防治鼢鼠中,作者根据鼢鼠对农作物所造成的损失、防治费用和农产品价格,提出了黄土高原农作区鼢鼠防治的经济阈值模型。并初步确定,鼢鼠密度达到3.1只/ha 时,需开始进行防治。这样将会避免农作物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15.
1989年4-11月,对黄土高原农作区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的不同密度,以及对农作物造成的为害程度和防治中的经济阈值诸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鼢鼠不同密度及作物损失率,将其对农作物的为害程度分成6个等级。在防治鼢鼠中,作者根据鼢鼠对农作物所造成的损失、防治费用和农产品价格,提出了黄土高原农作区鼢鼠防治的经济阈值模型。并初步确定,鼢鼠密度达到3.1只/ha时,需开始进行防治。这样将会避免农作物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渔业产值逐年不断增加,但水产致病菌导致的病害也不断大规模爆发。防治水产致病菌最常用的方法仍为使用各种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而药物的滥用又会导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研制新型水产抗菌药便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研究传统中药的抗菌作用是寻找高效、环境友好、对人类无致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