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3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省,具有种植油茶的优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江西的油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本文总结和探讨了江西省油茶资源情况及其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发展油茶产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油茶林软腐病感病率并提高产量,以7年生油茶的4个品种为对象开展冬季修剪,研究冬季修剪对油茶软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能有效降低油茶软腐病的感病率,修剪后的病情指数为3.75,而未修剪的病情指数高达30.63,是修剪后的8.2倍;4个品种的抗软腐病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G、92A、1B、1A,其中品种G修剪后株感病率为0;修剪能降低油茶的感病程度,修剪后的枝和叶的感病率分别比未修剪低18.5个百分点和18.2个百分点;修剪能显著降低因软腐病而引起的落叶,比未修剪的落叶率低18.4个百分点;当油茶叶面的感病程度达1/4以上时,叶片掉落;油茶软腐病主要发生在树冠中下部,修剪能显著降低树冠中下部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以油茶品种XL67、XL1、CK为试材,研究了油茶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油茶品种种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依次为:XL67(90.57%)、XL1(89.54%)、CK(88.63%);油酸含量高低依次为:XL67(87.48%)、XL1(84.11%)、CK(82.44%);净光合速率与油酸、亚油酸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产量与油酸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油茶品种XL67、XL1、CK为试材,对其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年变化规律及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叶绿素总量年变化趋势为:XL67XL1CK,3个品种叶绿素a/b的总体变化趋势为:XL67CKXL1。3个品种可溶蛋白含量年均值变化趋势为:CKXL1XL67。净光合速率与chla、chlb及chlt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0.888、0.963;与可溶蛋白含量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茶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细菌污染问题,在继代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抗生素和防腐剂,结果表明:(1)培养基中添加链霉素20 mg/L抑菌效果最佳,污染率为0,其次为青霉素G钠盐、青霉素G钠盐+四环素、四环素,多粘菌素B抑菌效果最差;(2)采用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作为抑菌剂,污染率均在92%以上;(3)以添加抗生素链霉素20 mg/L的培养基苗木生长状况最佳,增殖系数为3.69,叶片数为3.73,苗木生长量为2.20 cm。  相似文献   
16.
生物菌肥对油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油茶的施肥技术水平,采用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对油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生物有机肥能显著促进油茶幼林的生长,且效果好于一般有机肥。追生物复合肥显著促进油茶幼林生长,且效果好于一般复合肥,施肥量以0.1 kg/株效果最好;追施生物复合肥能显著提高油茶成林的产量,以0.4 kg/株效果最好。油茶幼林追肥N、P、K配比以12-4-4的效果最好,成林追肥以N、P、K配比以10-6.7-3.3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提高油茶出圃苗木质量,规范苗木市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在湖南、江西、广西等油茶主产区,选取1年生嫁接苗、1年生实生苗、2年生嫁接苗的苗圃9个,采用小样方随机抽样和主成分分析法,调查研究了油茶苗木的苗高(H)、地径(D)、侧根长(L)、叶片数,筛选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结果表明:苗高、地径和侧根长可作为苗木分级质量指标。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1年生嫁接苗:I级苗H≥15 cm,D≥0.25 cm;II级苗H≥10 cm,D≥0.20 cm;1年生实生苗:I级苗H≥25 m,D≥0.30 cm,L≥10 cm;II级苗H≥15 cm,D≥0.25 cm,L≥7 cm;2年生嫁接苗:I级苗H≥40 cm,D≥0.40 cm,L≥15 cm;II级苗H≥25 cm,D≥0.30 cm,L≥10 cm。  相似文献   
18.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67”为试材,采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等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上、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为宽大的单峰型,无光合午休现象;(2)上、下部叶片的蒸腾速率为典型的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为双峰型;(3)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参比室H2O浓度、参比室CO2浓度及胞间CO2浓度,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为相对湿度、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及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  相似文献   
19.
油茶杂交组合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油茶定向育种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32个油茶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判,分析了各品种的综合表现及各性状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各油茶杂交组合的加权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XLH58,XLH63,XLH66,XLH68,XLH64,XLH76,XLH53,XLH65,XLH82,XLH77,XLH72,XLH79,XLH70,XLH57,XLH81,XLH80,XLH69,XLH75,XLH54,XLH78,XLH55,XLH51,XLH71,XLH59,XLH74,XLH61,XLH56,XLH73,XLH67,XLH60,XLH52,XLH62。各经济性状与产油量关系密切程度的顺序依次为:干籽含油率,鲜果出籽率,抗病性,果形指数,冠幅面积,总叶片数,单果质量,单株产果量。  相似文献   
20.
简单描述了发乳及可用于发乳制备的植物油脂的特性,初步探讨了植物油脂在发乳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