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19篇
  30篇
综合类   270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91.
592.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如洋马、久保田等型号)由于其独特的作物夹持、脱粒方式和相应配套技术的应用,使其在收割方式、脱粒质量、功耗方面明显好于全喂入机型,较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但在收割作业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脱粒不净的现象,从这几年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与维修服务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分析看,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不净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93.
利用21份薹蒜材料,通过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薹蒜播种至采薹时间与其他12个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薹蒜13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相关分析表明,薹蒜的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薹长及薹粗与播种至采薹时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61、-0.79、-0.67、-0.76和-0.69。通径分析表明,薹蒜叶长、假茎粗对播种至采薹时间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说明薹蒜叶长、假茎粗为影响蒜薹收获时间的主要因素,以上性状可以作为选育早熟薹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94.
以防治为害林蛙的大黄缘青步甲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饲养和养殖场野外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黄缘青步甲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桐庐,该虫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枯枝落叶中越冬;幼虫共3龄,幼虫期8~10d;在林蛙养殖场,幼虫会咬林蛙,吸血、吃肉,7月上旬是幼虫集中为害期。同时,根据大黄缘青步甲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95.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of chickens,MD)是由鸡马立克氏疱疹病毒(MDV)所引起的,以淋巴样组织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的鸡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1].这种疫病在世界各主要养鸡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对养鸡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巨大的经济损失[2].以往对其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特征诊断和疫苗制备等已进行了广泛研究,对发病机制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组织形态学等方面[3],忽视MD发病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596.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综合症,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非免疫兔群一旦感染此病,常常全群覆灭,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100%,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见流行。 临床症状:家兔感染后一般2~3天出现临床症状。根据其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 1.最急性型:短时出现神经症状,挣扎不安,四肢抽搐,惨叫而死。有的甚至未见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多数死兔鼻孔出血。从发病到死亡,多在5~12小时。 2.急性型:流行进入高峰期,并常为群体发病。患兔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不喜动,体温升至41℃以上,饮  相似文献   
597.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行比配置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大豆套作种植为研究对象,以净作大豆为对照(CK),设置1∶1(A)和2∶2(B)玉米大豆行比配置,研究不同处理下大豆在五节期(V5)、始花期(R1)和始荚期(R3)的形态特征、物质分配规律及产量形成。【结果】在大豆V5期,在不同配置下,各处理间大豆形态和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处理A和处理B下的大豆株高分别比CK显著增加78.99%、65.28%。处理A的大豆干物质中茎分配率显著高于CK和处理B,叶、柄的干物质分配率最低,而CK处理下大豆叶、柄的分配率最高。在R1期,与CK相比,处理A的茎粗、单叶面积、第一节间长、分枝数和生物量处理间存在差异显著,株高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收获后,处理A的大豆干物质在茎的分配率从49%降到34%,且干物质在叶中的分配率升高。在R3期,与CK相比,处理B的株高增加了13.25%,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通过最终产量比较,处理A、B下的大豆产量分别比CK显著降低54.43%和15.85%,主要是由于大豆植株分枝数和荚粒数的下降。【结论】在玉米大豆套作种植中,与CK相比,处理B(2∶2)的空间配置是玉米大豆增产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8.
[目的]本研究加强对耐抽薹萝卜种质资源的研究,加快耐抽薹萝卜育种进程。[方法]筛选出16对ISSR和21对SSR分子标记引物,用于64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ISSR-PCR共扩增出90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6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5.56%;SSR-PCR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62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2.09%。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引物扩增结果都反映出供试材料较高的遗传多样性。UPGMA法聚类结果中,均可把供试萝卜材料分为4个类群,7个亚类。其中,ISSR标记聚类结果与供试萝卜材料的根叶类型比较接近;SSR标记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相似;整合ISSR和SSR后的聚类结果能够反映出2种标记的特征。Mantel检验显示,2种分子标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在64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间相关不显著(R=0.171,P0.05),而ISSR+SSR与ISSR标记(R=0.612,P0.05)以及SSR标记(R=0.894,P0.05)呈显著相关。[结论]2种标记整合后的聚类分析,可检测到更大的遗传变异;而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所表现出的丰富多样性,对萝卜种质资源管理和耐抽薹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9.
为了加强对耐抽薹萝卜种质资源的研究,加快耐抽薹萝卜育种进程,从206对SSR分子标记引物中筛选出21对,用于57份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PCR共扩增出102条条带,平均4.86条,每对引物2~9条带,其中具有多态性的为95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3.14%。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967 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419 1,有效等位基因比例为81.52%;平均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5 5,平均Shannon多态性指数为0.528 9。UPGMA法聚类结果把供试萝卜材料分为3个类群,5个亚类:第Ⅰ类为来源于德国的极耐抽薹材料,第Ⅱ类为来源于韩国和日本的耐抽薹材料,第Ⅲ类为来源于我国的材料,其中第3亚类共有45份,占材料总数的78.95%,第4亚类为5份极易抽薹材料,第5亚类仅有1份。各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38 1,变幅范围0.347 8~0.934 8,0.7的仅22.87%,遗传差异较大。不同抽薹性萝卜材料所表现出的丰富多样性,对萝卜种质资源管理和耐抽薹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0.
选用大蒜种质资源库中大蒜品种资源进行独头蒜品种与播期筛选。2016年筛选结果发现头蒜品种不适宜独头蒜生产,初步确定独头蒜生产最佳播期为3月2日左右;2017年进一步细化播期并筛选大蒜资源库中除头蒜品种以外的15份大蒜种质资源,说明薹瓣兼用型品种苍山四六瓣、临沂2号适用于独头蒜的生产,最适播期为3月2日;2018年验证了苍山四六瓣、临沂2号适于徐州地区独头蒜生产,通过加强肥水管理,2017年引进的苍山四六瓣产量最高,达252.77 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