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焚烧秸秆的负面效应及禁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川 《现代农业科技》2008,(11):239-239
分析了随意焚烧秸秆给环境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指出可通过宣传、疏导、推广还田技术和加大执法力度等对策来避免焚烧秸秆的危害。  相似文献   
2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农民更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土地荒废,利用率低,未来土地谁耕种问题,如何应对,采取怎样的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下新面貌,新气象的新农村,必须立足于农民思想紧跟时代发展,做到"行未动,思先行",立足思想教育,全面推进职业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23.
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系统是细胞中最常见的信号传递方式。G蛋白偶联的信号传导系统由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和效应器组成。1977年Ross和Gilman证实G蛋白可作为细胞受体与效应器之间的转换器。大量研究发现,G蛋白偶联信号传导系统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主要阐述了G蛋白和GPCRs在细胞传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明确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时空分布规律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和功能结构,为海南地区热带雨林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海南五大热带雨林吊罗山、五指山、鹦哥岭、霸王岭和尖峰岭的土壤进行采样,每个样地采集13份样本,分旱、雨两季,共130份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样本微生物中的细菌组成与多样性随空间位置和季节的变化,应用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土壤细菌功能。【结果】OTU分类统计显示,旱季的细菌OTU数目为10958,雨季的细菌OTU数目为11533,两个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细菌门水平,热带雨林旱季和雨季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两个季节间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和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丰度差异极显著性((P<0.01,下同)。在细菌纲水平,热带雨林旱季和雨季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纲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和斯巴托菌纲(Spartobacteria);两个季节间的浮霉菌纲、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纤线杆菌纲(Ktedonobacteria)和放线菌纲丰度差异极显著。冗余分析(RDA)表明pH和全钾对土壤中细菌的贡献度较高,解释率分别为5.03%和4.28%。ANOSIM和Adonis分析显示不同季节细菌多样性差异不明显,不同地点细菌多样性差异明显。KEGG通路显示吊罗山样本中的细菌功能丰度较其他4个样点少。【结论】海南热带雨林土壤细菌在不同地理位置(取样点)的多样性差异明显,季节变换对土壤细菌的组成影响不明显,pH和全钾是土壤中细菌旱、雨季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5.
海南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灌草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先寒      兰国玉    杨川    吴志祥    陶忠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5):115-120
海南已存在多种栽培模式的橡胶林,因此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海南橡胶林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十分必要。通过样地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Sorensen指数以及CCA排序,分析海南不同栽培模式橡胶林的主要植物物种、物种多样性、林分相似性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林下较常见的植物物种有淡竹叶、飞机草、弓果黍、玉叶金花和酸模芒等,其中玉叶金花和弓果黍为橡胶林纯林与橡胶林间作林的植物重要值排名前10位的共同优势种;2)在不同栽培模式橡胶林和对照林的灌草物种多样性中,橡胶林间作林的物种多样性总体最低和橡胶林纯林的物种多样性在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上大体高于桉树林纯林的多样性,而在Simpson指数上相反;3)林分相似性系数最高的是橡胶林纯林与橡胶林间作林的林分相似性系数,达0.541;而林分相似性系数最低的是橡胶林间作林与桉树林纯林的林分相似性系数,为0.404。另外,不同栽培模式下橡胶林灌草的物种分布,随着郁闭度、年平均降水量和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多再减少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海南不同栽培模式下灌草物种多样性并不低,并且橡胶林纯林的灌草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橡胶林间作林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6.
海南岛橡胶林水分循环过程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橡胶林生态系统中降雨在林冠层、土壤层等不同界面层的水分转换机制及各项水因子量之间的关系,利用野外观测试验站,针对橡胶林水分循环动态变化过程中各项相关因子进行持续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年降水量的71.63%、11.54%、16.30%;净降水中以地表径流、渗漏形式损耗的水分分别占年降雨量的4.71%、26.23%;橡胶林林冠和土壤以蒸散形式返回大气系统的水分分别占总降雨量的52.65%、16.30%。分析比较橡胶林水分循环过程中各水因子量的分配特征,从理论基础和量化指标的角度上阐明了橡胶林生态建设的水文效应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27.
《安徽农业科学》1979-2007年核心作者的确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据《中国引文数椐库》统计的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用综合指数法确定《安徽农业科学》1979-2007年的核心作者,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杨川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287-287
淮北地区经历了2008年10月至2009年2B中旬的50年1遇的大旱,从水利角度反思了抗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各级政府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加大对已建成水利设施的保护力度和水利工程资金投入力度,并组织、建立抗旱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29.
正水稻是德宏州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发展德宏高原特色农业"边关粮仓"建设中的重点产业。为推进德宏水稻全程机械化,推广水稻机械化精量穴直播技术,通过两年来在德宏水稻主产区选择4个具有代表性的试点进行了水稻机直播试验示范,采取了"旱耙整平、水耙浅耕"、激光平地、控水分蘖等新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机直播稻长势较好,抗逆性强,获得了较好的省工节本和增产效果。一、试验示范概况1.示范地点和面积2015年试验示范地点选择  相似文献   
30.
通过基因枪(PDS-1000He)轰击法将构建好的多功能蛋白HC-Pro的植物表达载体pHCFL与带PMI筛选标记基因的pZMLR14植物表达载体共转化导入易感花叶病甘蔗品种福农95-1702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转化的愈伤经甘露糖筛选后获得抗性转化甘蔗幼苗。经PCR检测、氯酚红显色、RT-PCR检测和DNA点杂交分析获得转HC-Pro的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0.8%(HC-Pro基因)、1.7%(PMI基因)和0.4%(HC-Pro基因+PMI基因)。花叶病毒接种实验结果显示,未转基因植株的发病率为75%,而转基因植株均系统性发病,推测由于HC-Pro的大量表达抑制了甘蔗体内自身的RNA沉默机制而使病情加重。其它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转基因与未转基因植株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转HC-Pro和PMI基因对甘蔗的生长或其他农艺性状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