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8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3篇
  57篇
综合类   413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济南市紫花苜蓿害虫和天敌种类及其发生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控制紫花苜蓿害虫的危害,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5-8月,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济南唐王紫花苜蓿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种类,分析了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昆虫种类繁多,共7目14科32种,其中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叶蝉、盲蝽,主要天敌有草蛉、瓢甲、食蚜蝇等。蚜虫5-6月份危害严重,7-8月份少量发生;蓟马在紫花苜蓿的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叶蝉和盲蝽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本研究为控制紫花苜蓿害虫提供直接、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2.
1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千篇一律的高层住宅将人们禁锢在几十平方米的小空间里,使邻里关系日渐淡漠。人们在居住舒适的同时,不免向往深厚的邻里感情。从四合院的形式特征、空间特点、组织形态等方面介绍了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特点,并总结了交互设计在现代城市社区中的应用情况,进而阐述了四合院空间形式对现代社区景观设计的影响与启示,列举了现代社区景观设计对四合院空间形式借鉴的实例,旨在从传统民居中汲取经验来设计现代社区景观,从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114.
为提高东北玉米集约化生产区秸秆资源利用和培肥土壤,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常规栽培(对照)、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秸秆翻埋还田,采用常规方法探索半干旱地区玉米秸秆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土壤容重最大,为1.38g·cm~(-3),其次为覆盖还田、翻埋还田和旋耕还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00%、8.06%和7.46%。0~2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旋耕还田高12.20%、7.35%和16.30%;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8.52%、17.64%和22.63%。20~4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0%、13.73%和15.82%;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8%、14.66%和17.82%。覆盖还田处理的行粒数最大,其它还田方式略低。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年平均产量最高为秸秆翻埋还田,较对照提高9.6%。  相似文献   
115.
116.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我国农业的现状,阐述了研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建立谷子突变体库,以便在谷子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应用。[方法]以生产上主要推广种植的谷子品种‘长农35号’干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0.8%和1.0%甲磺酸乙酯(EMS)进行了诱变处理,并对所得突变体成熟期株型的7个表型形状进行考察,并据此对突变体进行分类。[结果]试验共收获株型相关的M1代突变体材料共282份,其中,0.8%EMS诱变‘长农35号’获得株型突变体材料100个单株,可分为10个组;1.0%EMS诱变‘长农35号’获得株型突变体材料182个单株,可分为17个组。M1代成熟期株型相关性状突变体分析结果表明:1.0%EMS处理‘长农35号’所获突变体,在株高、穗下节粗、穗下第一节间粗和茎节数4个性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而0.8%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对于‘长农35号’来讲,采用1.0%EMS进行诱变处理更有利于多类型大量突变单株的获得。  相似文献   
118.
影响青海细毛羊早期性状非遗传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年度(YEAR)、场(HERD)、性别(SEX)、母亲年龄(DAGE)作为固定效应,应用方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2005~2010年间青海细毛羊早期性能记录。结果显示,年度、场对青海细毛羊早期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母羊年龄对初生重、断奶重、周岁剪毛前体重有显著影响,性别对初生重,断奶重,周岁剪毛前体重、周岁产毛量、羊毛长度、羊毛细度影响显著;所有性状均随母亲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将为优化群体周转结构,建立青海细毛羊早期生产性状遗传评价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该品种羊的早期选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9.
云南水稻传统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云南水稻传统品种内不同样本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以及空间隔离和种子介导的基因流在水稻传统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维持过程中的作用,利用24对微卫星(SSR)引物,对来自云南不同地区和村寨的6个水稻传统品种66个不同样本群体的共660份样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24个SSR位点共检测到133个等位基因,都为具有中度或者高度多态的位点,期望杂合度(He)为0.66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15,表明云南水稻传统品种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AMOVA)分析的结果表明云南水稻传统品种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地区内样本群体间(58%),地区间为(31%),样本群体内具有为11%的遗传多样性。品种间和地区间有一定水平由种子介导的基因流(Nm)。聚类分析表明,66个水稻样本群体在遗传距离为1.1水平上分为两大类,基本上相同的品种聚在一起,地理来源相近也聚在一起,但有些品种有明显的地区间交叉。Mantel检验的结果表明,每个品种样本群体的之间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不具相关关系,揭示出云南水稻传统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可能是其环境异质性、空间隔离、种子介导的基因流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0.
谷子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13个谷子品种10个性状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株高、穗长、单穗重、千粒重和产量变异系数较大,出谷率和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小;产量与出谷率、单穗重和穗粒重等呈正相关;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5.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