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9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7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欧洲白桦苗期低温胁迫时膜系统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将在原产地(欧洲)较温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欧洲白桦引种到较高纬度和较寒地区栽培,对其抗寒的某些生理变化与本地白桦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酶促防御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膜质过氧化物含量上升,膜透性虽有一定程度上升,但较稳定,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欧洲白桦的抗寒性略低于本地白桦。  相似文献   
72.
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与水分交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无性系苗高和生物量生长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无性系苗高和生物量生长与水分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苗高和生物量生长产生影响,在供水量降低至60%时,苗高和生物量生长开始受到明显抑制,到供水量为40%时,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但抑制的程度因无性系不同而有差异。各无性系的主效应、水分效应和基因型与水分互作效应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水分胁迫下,各无性系生产力和对水分的适应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73.
廊坊杨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廊坊杨3个无性系和其亲本之一山海关杨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测定了枝条相对电导率、K+相对渗出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并绘制了PV曲线;芽的SOD酶活性、POD酶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项指标测定值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进行定量转换,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对各无性系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各项指标与各无性系的抗寒隶属函数值具有较大的相关性,4个无性系杨树品种抗寒性由大到小为:廊坊杨3号>廊坊杨2号>廊坊杨1号>山海关杨。  相似文献   
74.
水分胁迫下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无性系幼苗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叶片、苗高和生物量生长均产生显著影响。轻度水分胁迫既可使苗木叶面积生长受到抑制,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速生期有提前的趋势,速生期持续时间有延长趋势,但受胁迫的苗木绝对生长速率较低,没有明显的生长高峰期出现,造成单叶面积随水分胁迫的发展而显著减小,水分胁迫对叶面积的影响大于对苗高生长的影响,在洪水量为60%时,苗高生长才受到明显抑制,茎和叶生物量受抑制最明显,根生物量受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随着水分胁迫的发展,茎/根比值表明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无性系在各生长旨标上和各指标随水分胁迫下降幅度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大部分指标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表明生长指标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表现出一致的趋势。  相似文献   
75.
刺槐的繁殖及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刺槐的繁殖技术及适应性进行了综述.繁殖技术主要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插根繁殖和组织培养.在适应性方面对干旱适应性、耐盐性进行了讨论.刺槐无性系间的比较研究较少,对适应性的评价缺少一个综合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76.
本研究采用7对引物对新疆26个天山云杉群体中的945个样本进行了EST-SSR标记分析,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研究发现,新源和阜康等17个地区群体的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374~0.520之间;在新源和阜康的种群中发现的位点等位基因数表明海拔和等位基因多样性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根据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基于EST-SSR标记的天山云杉天然群体的稀有等位基因频率没有出现偏离(Fis=-0.018),其中92.84%的遗传变异出现于群体内部。通过与其他云杉物种对比分析,表明天山云杉具有中度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在新源、阜康地区发现了7个独有的等位基因。通过天山云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天山云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转Bt基因杨棉复合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评价转基因杨棉复合系统生态安全性。【方法】在河北省涿州市义和庄乡国家务村林场构建未转基因杨棉复合系统Ⅰ和转基因杨棉复合系统Ⅱ,连续3年运用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对节肢动物群落、亚群落和不同功能类群组成和结构以及群落时间动态变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2个系统在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个体总数上差异显著,在物种总数以及多样性指数上差异不显著;转基因杨棉复合系统的害虫亚群落物种数较之对照有显著降低(P0.05),天敌亚群落和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的物种数差异不显著; 2个系统的害虫、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亚群落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 2个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和个体数时间动态以及年季动态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结论】转基因杨棉复合系统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毒杀以及控制种群数量的作用,对系统中非目标昆虫以及天敌和中性昆虫作用不明显,但表现出对这些功能类群相对较好的生态效应趋势。总体上看,转基因杨棉复合系统对节肢动物群落没有负面效应,且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生态安全性有待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78.
以741杨和转BtcrylAc基因741杨抗虫株系Pb29互为接穗和砧木进行嫁接,利用RT-PCR和ELSA技术对Bt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是否在砧木与接穗间运输进行研究.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以741杨为接穗或砧木的嫩枝和嫩叶中均未检测到Bt基因的mRNA,说明m基因的mRNA没有在砧木与接穗间进行运输.ELISA检测发现,各嫁接处理的741杨砧木和接穗的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和髓中均检测出Bt毒蛋白的存在,证明Bt毒蛋白可以通过嫁接的方式在砧木和接穗间进行运输.用各嫁接处理接穗叶片在室内喂饲杨扇舟蛾幼虫,发现嫁接转基因杨树的非转基因杨可提高对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延长发育历期,表现出一定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79.
模拟盐胁迫对白榆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榆为试材,研究模拟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及对其光合性能的影响,旨在为白榆耐盐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发芽时间延长,幼苗出苗率、成苗率和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盐胁迫抑制了幼苗苗高和根长生长。白榆幼苗阶段耐盐能力弱,出苗后一些幼苗受土壤盐分胁迫又陆续死亡。盐胁迫使叶片光合系统量子产额和能量分配比率(φPo、Ψo和φEo)、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ABS/CSM、TRO/CSM、ETO/CSM)、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O和RC/CSM)、性能指数(PIABS和PICSM) 和推动力(DFCSM)降低,单位面积光合机构的比活性参数(ABS/CSO)、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和单位面积的热耗散(DIO/CSM)增加。苗期耐盐能力差,造成盐胁迫条件下成苗率低和苗期死亡是盐碱地白榆林下种子极少成苗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0.
中国刺槐次生种源生长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家庄高邑、邢台沙河和保定的4年生19个产地的刺槐种源试验林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刺槐生长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种源稳定性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刺槐树高性状不存在显著的种源差异,而胸径在种源之间差异显著;试验林的立地条件对不同种源刺槐生长有显著影响,胸径和树高均表现出显著的地点差异.运用AMMI模型及Eb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