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5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正>再生稻是在一季中稻高产基础上,利用其稻秆上的休眠芽萌发再生以增收一季的增产措施。头季稻开发受精以后,籽粒发育成熟,茎节上休眠芽逐渐开始萌发生长,此期采用的任何措施应兼顾两者,才能获得双季高产。研究表明,赤霉素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2.
烯效唑对小麦苗期生长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华  杨文钰 《种子》2002,(3):62-63
本文研究了烯效唑拌种浓度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对小麦有明显的壮苗作用,以20mg/kg为佳。浓度不同,小麦形态有极显著差异。表现为:对小麦芽鞘、叶片和叶鞘的伸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敏感度为叶鞘>芽鞘>叶片,4叶以后控长效应明显减弱;经烯效唑处理的麦苗粗壮,叶龄增加,根系增多,表现为壮苗长相;烯效唑具有“控上促下”的作用,根数、根重均超过对照,长度根冠比和重量根冠比提高;烯效唑拌种处理小麦分蘖发生早。  相似文献   
73.
临界期干旱使小麦后期分蘖多成空穗,有效穗数减少,不孕小穗增多,穗粒数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孕穗前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特效烯能显著提高受旱小麦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降低质膜相对透性,从而减轻干旱对膜造成的损伤;同时,通过改善幼穗水分状况,降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穗ABA含量,显著提高了花粉的育性和结实率。  相似文献   
74.
为从植株光形态建成的角度,阐明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大豆苗期倒伏发生的原因。在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套作两种种植模式下,以强耐阴大豆南豆12和弱耐阴大豆南032-4为试验材料,对大豆倒伏率、茎秆形态、叶片光合特性,茎秆和叶片碳氮代谢物质含量等进行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套作受共生期内玉米的遮阴,大豆处于弱光环境,导致植株形态发生改变,光合速率降低,并发生倒伏,但两种大豆品种受荫蔽影响的程度不同。南豆12受荫蔽的影响较小,倒伏率显著低于南032-4,茎秆长粗比增加幅度和光合速率降低幅度也显著低于南032-4,相关分析表明,倒伏率与茎秆长粗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6;P0.01);与叶片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r=-0.886;P0.05);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P0.01),说明套作荫蔽降低了大豆冠层的光合有效辐射而导致大豆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是引起套作大豆形态改变,发生倒伏的重要原因;分析大豆叶片光合速率、茎秆碳氮比、叶片碳氮比和倒伏率发现,套作显著降低了茎秆和叶片碳氮比,降低幅度表现为南032-4显著高于南豆12,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光合速率与茎秆和叶片碳氮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871,-0.930;P0.05),茎秆和叶片碳氮比与倒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5,0.968;P0.01),说明较高的碳氮比是南豆12具有较强抗倒伏能力的生理基础,使其能够在套作环境下维持较优的光形态特性,更适合于套作种植;分析大豆碳氮物质代谢可知,套作显著降低了大豆茎秆和叶片的碳氮代谢物质含量,不同品种间表现为南豆12显著高于南032-4。说明较高的碳氮代谢活性和光合产物运输能力是增强套作大豆抗倒伏能力的物质基础和代谢基础。以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为对象,探明了套作大豆植株倒伏与茎叶碳氮代谢物质转运的关系,为培育套作专用的耐阴抗倒伏大豆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5.
<正>矮密、高效、集约、设施栽培是世界苹果栽培发展方向和趋势,也是现代苹果栽培制度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世界主要苹果栽培国家中,矮化栽培占栽培面积的90%以上,基本上实行矮化设施栽培模式,特点是宽行窄株,树体矮小,通风透光,着色鲜艳,质量好,产量高,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省工省力,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76.
四川地区的水稻机械栽插多数随前作小麦、油菜等收获推迟而推迟,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增加水稻机插秧苗的弹性,以适应大苗机插.然而,由于机插秧特殊的育秧方式、超常密播以及有限制极强的营养土等原因,增加秧苗的弹性已较为困难.为此,我们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较为有效的机插大苗育秧技术.该技术可使秧苗在45天长秧龄下仍保持较好的秧苗素质、较高的栽插质量和650kg/亩的产量.  相似文献   
77.
78.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的内涵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14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匠陵、山区旱地面积比重大,复种程度高,是我国南方典型 旱作多熟农业区。  相似文献   
79.
水稻优化定抛的增产机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优化定抛兼取抛秧省工高效和有序栽培高产的理念,将带泥秧苗定向抛栽,因分蘖节分布于土表和秧苗有序分布,做到了高产与高效的统一。其增产机理在于促进了根系和分蘖的早生快发,协调了强弱势的灌浆,显著提高了有效穗,且穗粒结构协调。通过示范,该技术起到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80.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光合作用和14C同化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生育后期光合作用及14C同化物分配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增加了植株冠层叶面积,处理间差异显著,以20 mg/kg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旗叶全展后30 d,MDA含量降低了14.3%,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59.4%和12.6%。烯效唑处理提高了小麦旗叶后期光合速率,改变了14C同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