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农学   4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威优481,是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高产、多抗、品质较好的籼爪(爪哇型稻)亚种间杂稻组合,在省内外部分地区种植,有明显增产效果。为进一步认识威化481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索其高产栽培途径,在大范围、大面积推广威优481组合提供可靠的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依据,开展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2.
规模化猪场链球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当前猪链球菌病流行的现状与特点,开展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分离及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水稻的分布和生产主要受水及热量条件的影响,水的有无或多少,是决定水稻能否种植和面积大小的关键,水的季节分布状况及热量高低,则决定稻作栽培制度、品种类型的分布和产量高低。我省降雨量充沛,地区差异较小,除少数县外,大部分地区都在1100毫米以上,相当于一亩田每年直接从空中得到八百立方雨水。加之我省降水,具有强度小、雨日多、雨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一九八三年九月初,继全省农业综合考察之后,为进一步开创我省水稻生产新局面,省科协派出赴云南大理、宾川县学习考察组,考察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考察组五日由贵阳出发,十七日返筑,历时十三天。主要考察大理、宾川县大面积水稻丰产经验和小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经验。通过座谈讨论、田间参观、实地调查,收获很大。大家反映:开阔了眼界,受到了启发,增长了知识,对开创我省水稻生产新局面提供了很多好的经验。在考察的全过程中,受到当地领导、群众友好接  相似文献   
55.
麻江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1—2010年麻江国家气象站观测数据及8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2011—2015年观测数据,对麻江县日照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麻江县气候资源分布不均匀,形成了明显的立体气候,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东部热量资源丰富,对发展种植喜热作物、果树等比较适合;西部热量资源相对较差,略显凉爽,对发展种植冷凉作物比较合适。全县均适合一年两熟制,地势相对较高的西部地区宜选择种植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56.
6个脱毒甘薯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昌达 《农技服务》2008,25(5):32-33
详细介绍了2种类型6个不同甘薯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7.
1996年5月初,贵州省黔西县12个乡(镇)2.6万户农民种植杂稻种V优77上百hm2。当秧苗进入3叶期前后,陆续出现恶苗病症状:病苗比健营高而细弱,叶片与叶路窄长,淡黄绿色,根部发育不良,严重者倒苗枯死。这种不正常的秧苗徒长现象,给当地造成一定恐慌。田间实地调查,旱秧发病面积90%以上,湿润秧发病率60%~85%,水秧发病率20%以上。严重倒苗枯死的田块已被农民翻犁。为了弄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制种、栽培和种子经营部门提供有关防治依据,我们进行了系列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与精神来源…  相似文献   
58.
59.
合理密植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它是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土地和肥力,协调个体和群体生长发育,达到单位面积上穗多、粒多、粒重,实现稳产高产的栽培技术措施。为了因地制宜的充分发挥合理密植在水稻增产中的作用,下面就讲一讲水稻的合理密植问题。  相似文献   
60.
关于贵州马铃薯种植区划和品种布局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贵州马铃薯的生态和生产特点,提出了贵州马铃薯种植区划,将贵州马铃薯种植区划分4个一级区,8个二区;并指出了应用区划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