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手掌参种质资源的异地保存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踏查和土壤取样分析方法对西藏地区野生手掌参的典型分布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西藏地区,手掌参野生资源生长于海拔2 800~4 600m且具有一定坡度的林窗、林缘、草甸和林间草地生境中,土壤类型以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其生境土壤呈酸性至中性,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全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差异较大;西南手掌参适宜生长于酸性至微酸性土壤。西藏林芝地区的手掌参原生境土壤肥力优于其他产区。  相似文献   
32.
为建立稳定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人工发病模型,本试验以天津某发病猪场分离的SS2 Y15293株为研究对象,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鼠,测定其LD_(50),确定造模感染剂量,通过观察感染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试验期间各组小鼠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及细菌回归等试验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SS2 Y15293株致昆明小鼠的LD_(50)为6.7×10~7 CFU/mL。以1个LD_(50)的剂量攻毒,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小鼠主要发病表现为攻菌后24 h出现精神沉郁、被毛逆立、眼睛有分泌物,72~96 h出现头颈歪斜、翻滚、震颤等神经症状,死亡高峰在48~72 h。3次重复试验中,试验组小鼠的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为50%~70%,神经症状小鼠出现比率20%~3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采食量和体重显著下降(P0.05),临床症状分值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试验组小鼠心脏、肺脏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脑膜炎,脑室出血,充满炎性细胞。细菌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死亡小鼠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均有细菌定植,且形态、染色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攻毒菌一致。以上结果证实,SS2 Y15293株能感染昆明小鼠并致其发病,感染动物发病规律性强,重复性好,临床症状典型,说明SS2 Y15293株感染昆明小鼠可作为SS2的候选人工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33.
3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金山区地产的25种蔬菜(共214个样品)中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叶菜类硝酸盐含量最高,平均为4034mg/kg,非叶菜类硝酸盐含量均值为358mg/kg;硝酸盐含量为叶菜类>瓜类>豆类>茄果类;叶菜类、瓜类、豆类、茄果类硝酸盐合格率分别为33.64%、37.93%、56.25%、68.57%。  相似文献   
35.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诱导猪肺泡巨噬细胞(porcine alveolar macrophages,PAMs)产生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分子机制,试验选取2头PCV2和PRRSV抗原、抗体均为阴性的6周龄普通仔猪,无菌分离PAMs,以体外培养的PAMs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方法检测PAMs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生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AMs中NLRP3和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用小干扰RNA(siRNA)方法和核因子-kappa B(NF-κB)抑制试验分析NLRP3和NF-κB对PCV2诱导PAMs产生IL-1β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PCV2感染PAMs后能够显著或极显著增加IL-1β、NLRP3(1 h除外)和ASC(1、3 h除外)的生成(P<0.05;P<0.01)。siRNA能使58.3%的NLRP3基因沉默,且NLRP3沉默后PCV2诱导PAMs产生IL-1β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NF-κB被抑制后PCV2诱导PAMs产生IL-1β的水平也明显下降。结果表明,PCV2通过NF-κB/NLRP3信号通路调控体外培养PAMs分泌IL-1β。  相似文献   
36.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自制合生素和新型抗菌肽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攻毒后对其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选取健康的1日龄科宝Ross 308肉仔鸡100只,随机分为4组。自制合生素组(S组)饲喂基础日粮+0.3%合生素;抗菌肽组(AP组)饲喂基础日粮+0.5%抗菌肽;抗菌肽+合生素组(SAP组)饲喂基础日粮+0.3%合生素+0.5%抗菌肽;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间测定各组肉鸡生长性能;在试验第14天,同时每组随机选取10只肉仔鸡进行大肠杆菌O78攻毒(对照组攻毒后设为攻菌模型组(M组)),观察记录24 h各组鸡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并测定肉仔鸡的免疫功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组和AP组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SAP组的法氏囊指数在攻毒前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攻毒后,S组及AP组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组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腺指数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攻毒后S组中IgA、sIgA和IL-10与M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IL-6极显著降低(P<0.01);AP组中IgA和IL-6均极显著降低(P<0.01),sIgA和IL-10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SAP组的变化趋势与AP组相同。综上所述,日粮中分别添加合生素和抗菌肽可以提高肉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攻菌后,合生素和抗菌肽以及两者联合使用均可以提高肉仔鸡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7.
为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公牛与中国荷斯坦母牛杂交F1代生长发育规律,构建杂交F1代母牛体尺生长规律模型,探究杂交F1代母牛与相同条件下3、6、13、18月龄荷斯坦母牛体尺差异,试验测量杂交F1代公牛(0~6月龄)、母牛(0~23月龄)及3、6、13、18月龄荷斯坦母牛的体高、十字部位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尻宽等体尺数据,用Logistic、Brody、Gompertz和Bertallanffy等4种公式为模型,对杂交F1代母牛体尺和月龄间关系进行拟合,以曲线的拟合度R2评价曲线拟合效果。结果表明,德系西门塔尔与荷斯坦杂交F1代牛各项体尺指标随月龄增长均呈增长趋势,但不同体尺指标的生长速率不同;F1代母牛在5月龄之前,体高、十字部位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的平均增长量为5.31、5.99、8.33、11.11、16.29 cm/月,在6月龄时各项指标增长幅度变小,分别增长1.76、2.99、6.34、7.81、7.56 cm/月,但这种缓慢...  相似文献   
38.
随着现代仪器的迅速发展,诸多研究认为采用自动凯氏定氮仪可以代替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对此笔者有一些疑问。为了解开这些疑惑,也为了进一步研究自动凯氏定氮仪用于测定土壤碱解氮的可行性,笔者进行了验证实验。用自动凯氏定氮仪和传统方法测定自制土壤样品碱解氮含量,并分析2种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以及硝态氮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试验条件下,无论加与不加还原剂,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75%以上的土壤样品测定值具有显著差异性;与碱解扩散法相比,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得的结果与硝态氮含量相关程度更高。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的“土壤碱解氮”不能等同于碱解扩散法测定的“土壤碱解氮”,但其测定结果仍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测定指标,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