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为评估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化学特性,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为对照组,转Hoxc13基因绵羊为试验组,应用水解法测定羊毛17种氨基酸,质量法测定羊毛含硫量,凯氏定氮法测量羊毛含氮量。结果表明,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羊毛含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羊毛含氮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转Hoxc13基因绵羊的羊毛化学成分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2.
绵羊KAP1.1基因多态性与毛纤维直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68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材料,采用测序和PCR技术分析KAP1.1(B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纤维直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KAP1.1基因存在30个碱基的插入/缺失和6种基因型,分别为(341 bp)AA基因型、(311 bp)BB基因型、(281 bp)CC基因型、(341 bp/311 bp)AB基因型、(341 bp/281 bp)AC基因型和(311 bp/281 bp)BC基因型。AA、BC、AC、AB和CC基因型间的毛卷曲度、细度离散、毛长、污毛重、净毛率和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BB基因型羊只的平均纤维直径显著小于AA、BC、AC、AB和CC基因型羊只的平均纤维直径(P<0.05)。以上结果表明,KAP1.1基因可作为绵羊毛纤维直径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BB基因型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预测绵羊毛纤维直径。  相似文献   
23.
进入21世纪,国家对细毛羊育种的总体规划有了新的要求,在国家863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支撑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的科技人员用10年的时间培育出了中国美利奴——超细毛羊品系.目前超细品系群达到5.3万只,其中核心群基础母羊6500只,超细毛羊核心群体平均细度16.77μm,最细羊只12.6μm.  相似文献   
24.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杜泊羊和湖羊杂交F2(DHF2)以及陶赛特羊和湖羊杂交F2(THF2)共计448只初生羔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羔羊初生重的关系.结果表明:DHF2以及THF2羔羊中均存在BB、B+和++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种杂交羔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DHF2三种基因型羔羊间平均初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THF2羔羊++基因型平均初生重显著高于B+基因型(P<0.05).以上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影响陶赛特羊与湖羊杂交F2羔羊的初生重.  相似文献   
25.
主要介绍新石K24的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一种诊断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方法,确定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方法]根据GenBank网站上登录的绵羊支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以肺炎支原体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经过PCR反应条件的优化,通过测序验证扩增产物的正确性,建立了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的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而应用建立的方法完成临床阳性病料肺脏、肺淋巴、心脏、肾脏、肝脏、脾脏、皮肤、小肠和外周血检测以及疑似样本肺脏组织的检测。[结果]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可扩增出864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肺脏和肺淋巴为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靶器官,临床样本巢式PCR检出率与支原体培养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绵羊支原体肺炎病原巢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27.
【目的】为了验证前期建立的诱变体系和鉴定技术在棉花种质资源创制方面的效果。【方法】本实验利用Eco-TILLING技术和测序技术,对诱变获得的棉花材料纤维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与纤维相关的基因Gh14-3-3L在对照和诱变材料上获得了不同的SNP位点变异,在石引150材料上的扩增产物存在1个SNP位点差异,位于320 bp处;石引200材料的扩增产物存在2个SNP位点,分别位于320和380 bp处;石引250材料扩增产物与对照存在1个SNP位点,位于320 bp处,并且经过酶切和测序结果得到了验证。蛋白比对显示其中1个SNP位点的改变导致开放阅读框(ORF)变短,氨基酸数目减少,蛋白结构发生改变,其结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连续3年纤维检测数据显示石引200材料与对照之间存在差异性,推断可能与SNP位点变异有关,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SNP位点变异与绒长改变之间的关联性奠定基础。【结论】建立的诱变体系和鉴定技术能够用于棉花种质资源的创制,所得材料在表型性状和分子水平都发生了变化,为深入研究棉花种质资源的创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28.
以洮河林业局2010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为基础更新至2015年的资源数据,采用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按照国家林业局发布实施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参考白龙江森林生态站的观测数据,评估了洮河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1)洮河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217.28亿元·a~(-1),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02.53亿元·a~(-1),保育土壤价值32.85亿元·a~(-1),固碳释氧价值45.91亿元·a~(-1),积累营养物质价值1.60亿元·a~(-1),净化大气环境价值8.99亿元·a~(-1),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26.18亿元·a~(-1),森林游憩价值1.79亿元·a~(-1);(2)不同林分类型组的服务价值顺序为云杉冷杉桦木针阔混交针叶混交铁杉柏木阔叶混交落叶松杨树山杨油松栎类。  相似文献   
29.
初乳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在新生羔羊的营养及免疫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羊初乳的功能性成分及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指导羔羊生产。  相似文献   
30.
7月上旬、7月下旬临夏皮胎果叶面各喷1次磷钾镁锌硼肥400倍液、磷酸二氢钾500倍液、高能钾300倍液,单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23.5%、18.6%和14.4%;单果重≥100g比率依次为90%、80%和80%,分别较对照高出40、30和30个百分点。生长后期叶面喷施磷钾肥有利于果实着色、果面光洁,减少果面果点,从而提高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