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3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丹玉7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冬以自选系D26为母本,丹99长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03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5233)。各级试验表明,丹玉77具有抗病性强、稳产、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2.
以生产中广泛应用的4个不同类型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先玉335、丹玉603、丹玉606为试验材料,设计在3 500株/亩、4 000株/亩、4 500株/亩种植密度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不同密度下不同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不同密度水平下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和总结,使玉米植株个体在相对合理的密植范围内,将倒伏、倒折、空秆及病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提高玉米的群体质量,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最大产量优势,为玉米杂交种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已超过水稻面积居第一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近几年来,随着玉米种业市场化经营的日趋成熟,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国际种业巨头纷纷进军国内种业市场,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迅速推广其玉米杂交种,占领部分市场份额,对国内种业形成了巨  相似文献   
104.
辽宁省鲜食玉米试验品种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鲜食玉米是一项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其营养丰富,极具商品性,深受市场欢迎,具有极大的市场商机,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辽宁省鲜食玉米研究工作由于起步较晚、投入较少,取得的研究成果不多,对鲜食玉米病害的研究工作更是有限。通过对辽宁省鲜食玉米试验品种多年的抗病性特点及流行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为鲜食玉米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进一步推动辽宁省鲜食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在冬麦后进行籽粒型玉米适宜移栽期试验,结果表明:籽粒型玉米品种生育期在80 d左右的,在6月20日前育苗,6月30日前进行移栽,玉米单株性状较好、籽粒产量较高、空秆率较低,且能保证籽粒正常成熟,移栽较易成功;生育期在120 d左右的品种,由于生育期较长,没有形成籽粒.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对灵芝生长及胞外多糖分泌的影响,并分析灵芝多糖组分的变化。[方法]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铁皮石斛,分析灵芝生物量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变化,并采用KTA explorer柱层析分析多糖组分。[结果]铁皮石斛可促进灵芝胞外多糖的合成,添加量以10 g/L效果最佳;添加铁皮石斛发酵未改变灵芝多糖的组分。[结论]在灵芝深层发酵培养基中添加适量铁皮石斛有助于灵芝多糖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从林木育苗的技术要点、林木育苗当前环境两个部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林业工程建设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经济收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林业工程多采用耐旱、生长能力强、绿化性强的树种,因此林木育苗技术至关重要。探索林木育苗的技术要点,以便更好地完成林木育苗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当前我国虽然在大力开发林业工程项目,但对于林木育苗管理还存在着育苗管理粗放、育苗行业市场化缓慢、育苗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对此提出具体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以2004年6月份的SPOT 5 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数据,运用ERDAS软件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进行遥感解译,分辨出7种植被类型。然后应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合成,获得保护区各植被类型的分布范围及其他相关信息。对黔金丝猴在各种植被类型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结果指出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低山常绿阔叶林是黔金丝猴主要选择的植被类型。这一结果可为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管理和黔金丝猴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泥石流灾害成因与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11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区龙潭沟流域多次暴发严重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2016年8月12日泥石流过后,本文以该区受灾严重的艾洼峪与大木峪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单沟泥石流的灾害成因与动力学演化过程,旨在为该区单沟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现场调查、室内实验和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结合降雨资料、泥石流粒径组成和沿程流速流量断面变化进行分析。结果(1) 2012—2016年,艾洼峪物源体面积增加了11.12倍,大木峪增加了4.41倍。(2)2016年最大小时降雨量占累积降雨的比例高达47.0%;相比2011年,2016年泥石流前期降雨少,激发雨强是2011年的2.87倍。(3)艾洼峪和大木峪泥石流密度分别为1.95和1.88 g/cm3,黏粒含量分别为0.02%和0.05%。(4)标度分布结果为:0.853 1 < R2 < 0.959 2,0.019 1 < μ < 0.033 8,10.31 < Dc < 10.99。(5)艾洼峪泥石流支沟汇流导致流速、流量分别增加了0.21和1.67倍,流经油松林后,流速下降了22.9%,流量下降了86.2%,泥石流堆积物平均粒径d50降低了53.0%;大木峪泥石流流经人工堆石坝后,流速、流量分别增加了0.16和7.71倍。结论(1) 自2012年来,艾洼峪、大木峪物源体面积逐年增加,具备再次发生泥石流的物源条件。(2)短历时、高强度的降雨是该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条件,前期降雨充沛的条件下,泥石流的激发雨强下降。(3)两条沟道为高密度低黏度的黏性泥石流。(4)标度分布对艾洼峪、大木峪泥石流颗粒具有很高的拟合度,两沟μ < 0.05,验证了两沟为高密度泥石流的结论,造成两沟Dc值偏小的主要原因是沟道泥石流黏粒含量低。(5)艾洼峪泥石流流量陡增至峰值是由于支沟泥石流汇入主沟造成,沟道油松林对泥石流流速、流量有削减作用,对大颗粒物质有过滤作用;大木峪流量陡增至峰值是由于沟道中的堆石坝溃决造成。   相似文献   
110.
以郑单958、丹玉801为材料,研究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探明辽东南地区锌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施用方式。结果显示:在辽东南地区,施锌能够促进玉米产量增加,主要通过减少秃尖,增加行粒数与穗粒数,同时降低空秆率;施锌促进玉米干物质总量增加,但花后干物质积累比例与收获指数与不施锌处理无显著差异;郑单958与丹玉801对锌肥的响应相同;不同施锌方式比较,叶面喷锌处理对玉米产量无促进作用,土壤施锌与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均能促进玉米干物质与产量增加,二者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生产操作角度来看,在辽东南地区可选用土壤施锌方式来满足玉米对锌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