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3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河溪是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北京郊区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生态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实地调查怀柔区3条主要河流附近村民利用河溪的各种活动,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与当地居民一起分析了河溪利用方式的现状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怀柔区河溪(含河岸)利用方式主要有有捕捞、修坝、水库、农耕、养殖、灌溉、引水、旅游和采石9种。在不同民俗文化背景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传统的养殖、灌溉与河边耕种将被保留下来,而捕捞将会渐渐衰退;旅游将作为带领村民致富的产业得到加强,采挖河床沙石会被取缔。各种河溪利用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能否得到长足的发展兴盛,取决于它们是否有利于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是否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以不同类群骨干自交系PH4CV、Mo17、PH6WC、郑58、D299、H29、丹黄34、丹598、昌7-2和S121为基础试材,按照群内和群间杂交共组配15个基础群体,分别形成F1、F2、F3和F4共4个自交世代,研究其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率。利用高频诱导系丹诱3号对骨干自交系和不同遗传基础的自交后代进行单倍体诱导,利用浓度为0.06%的秋水仙素对各世代单倍体子粒进行加倍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类群自交系间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以Lancaster群代表系PH4CV、Mo17和Reid群代表系PH6WC、郑58诱导率较高。高诱导率类群通过群内和群间组配基础试材,同样具有较高的诱导率,同时利用杂种优势提升了LRC、SPT和PB群骨干系的诱导率。诱导率随着自交世代增加而显著降低,在F2世代加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3.
京郊河溪岸边带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模糊概率评价模型,构建岸边带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郊区安达木河岸边带进行了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并将适宜性分为:完全不适宜(Ⅰ),低度适宜(Ⅱ),适宜(Ⅲ),非常适宜(Ⅳ)共4个等级.结果表明,安达木河岸边带生态恢复适宜性总体处于Ⅱ和Ⅲ等级之间的过渡阶段,各等级岸边带所占比例分别为10.0%,30.6%,26.7%和11.7%.并在分析安达木河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图的基础上,针对处于不同适宜性等级的岸边带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恢复建议.  相似文献   
34.
杨海龙  吕耀  王露  沈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41-13944,14151
我国在"不争粮,不争耕地,不争(食用)油、糖,充分利用边际土地"的原则下,规划了较为宏大的能源植物种植目标。但由于"三不一充分"原则过于笼统、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力以及边际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与生态风险尚未明确等原因,大面积种植能源植物,尤其是以第一代生产生物乙醇为主的能源植物,可能对农业土地利用构成压力,也可能使多用途的糖类、油料作物转而用于生物燃料生产,从而间接地影响了农用地与农业生产。边际土地开发也可能加剧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水质下降等问题。鉴于目前国内进行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决策者应慎重规划我国能源作物种植规模与种植布局,对于其环境效应给予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35.
玉米粒长是培育优良玉米品种的重要选择性状。选取粒长性状表现差异显著的玉米自交系铁7922和E28,及其组建的6个世代群体P1、F1、P2、B1、B2和F2为材料,运用主-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玉米粒长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粒长性状在F1表现为超亲优势,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的E-1-0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22%~80.58%,多基因遗传率为17.68%~24.95%,环境因素决定粒长表型变异的19.42%~41.10%,控制玉米粒长性状的主基因效应高于多基因效应,并且主基因的加性累积效应明显,该性状在育种中可以通过世代累积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6.
为了明确水稻生育期叶片SPAD值变化趋势、分布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寻找叶片SPAD临界值为氮肥施用提供参考。试验选择秀水134作为供试品种,设置3个施氮水平:0(LN)、200(MN)、400(HN) kg·hm-2,测定水稻各物候期倒1叶至倒4叶的SPAD值和成熟期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冠层叶片SPAD值出现“黑黄”交替变化的趋势,各物候期冠层4张叶片SPAD值与产量呈现二次曲线关系,其中冠层叶片的SPAD均值与产量拟合关系较好。确定了水稻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和整个生育期的冠层4张叶片SPADmean值的最适值和临界值分别为48.7和42.6、43.9和40.0、46.0和43.3、43.5和39.8、32.1和26.8、42.0和38.9。水稻叶片SPADmean值与产量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可以在保障产量安全的基础上为田间氮肥科学施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采用土壤培养与盆栽方式,探讨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明确其适宜用量.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入生石灰后土壤pH升高,培养10 d后趋于稳定,生石灰施入量高于1.5 g/kg土壤,土壤pH显著提高.随生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提高,二者符合关系方程y=0.4428x+4.7255(R2=0.9...  相似文献   
38.
三峡库区森林流域林地的地表糙率系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2002—2003年期间,作者选择三峡库区响水溪流域11块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林地,在野外小区径流实验基础上,通过曼宁公式,对地表糙率系数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地表糙率系数介于0.018 2~0.257 5之间,其中板栗林地小区糙率系数值最小,杉木、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地小区糙率系数值最大.大小依次排序为杉木、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尖杉、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石栎纯林>柳杉纯林>马尾松、阔叶林混交林>柳杉、楠竹混交林>尖杉纯林>荒草地>楠竹林>杉木纯林>板栗林.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黄腐酸复合肥、黄腐酸返青肥在饶河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与常规施肥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复合肥、黄腐酸返青肥施肥处理比常规施肥产量都有所增加,亩分别增产30.1kg、36.7kg,分别增产5.1%、6.3%。亩分别增加效益16.4元、95.4元。同时表明,黄腐酸返青肥在减量施用的情况下与等量施用产量效益相差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40.
通过控释BB肥"益多保"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研究在水稻上一次施入免追肥试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控释BB肥"益多保"在本地水稻上施用效果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5.9%,亩增加利润58.5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