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8篇
  31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演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强烈的水土流失,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的状态,探讨该地区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对于指导该地区的人工植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采用样线与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晋西黄土区蔡家川封禁流域植被的自然恢复及分布规律进行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和演替分析方法,研究了该流域植物群落类型与演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植物群落的演替,流域植被总的覆盖度大幅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流域现为该地区的顶级群落-以油松为建群种的植物群丛所占据。  相似文献   
92.
试验研究五种同配比同体积的液体培养基内加不同固垫物,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对半夏繁殖体增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2mg/l NAA0.2mg/l 干净河沙固垫物培养基比较理想,其组培半夏长势强、生长良好、玻璃化现象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3.
94.
磷利用效率高是耐低磷玉米自交系筛选的一个重要特征,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亲本及其杂交和回交后代在低磷胁迫下磷利用效率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磷利用效率受一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的加性效应为-1 253.39,对磷利用效率起负向作用,多基因的加性效应为3 190.59,对磷利用效率起正向作用,多基因在B2世代遗传效率最高,适宜耐低磷材料的筛选。磷利用效率可以作为培育磷高效玉米品种的重要指标,环境效应对各群体的遗传变异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5.
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决定于基因型和环境因素。通过在辽宁省内的沈阳、铁岭、丹东三地种植连玉16、丹玉39、郑单958两类不同株型品种,系统比较了玉米产量、品质的密度效应以及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连玉16、丹玉39、郑单958这3个品种的产量、总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在3个地点之间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3个品种的产量以沈阳试点最高,铁岭试点次之,丹试点东最低;3个品种的粗脂肪含量为沈阳试点>丹东试点>铁岭试点;粗蛋白含量丹东试点>沈阳试点>铁岭试点;总淀粉含量为铁岭试点>沈阳试点>丹东试点。三地光照、积温和降水量的不同是造成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玉米子粒品质形成的关键因子。通过品种、密度等调控措施来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可实现辽宁省玉米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96.
丹玉7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冬以自选系D26为母本,丹99长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03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5233)。各级试验表明,丹玉77具有抗病性强、稳产、品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7.
丹玉98号(丹68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冬在海南岛以丹962为母本,DH34为父本组配的晚熟玉米单交种。丹玉98号2005~2006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9574.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9.2%;2006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9 247.5 kg/hm2,比对照丹玉39号增产5.0%,具有抗病性强、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特点。2006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6]290号。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利通区集约化穴盘育苗的生产情况,详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9.
以生产中广泛应用的4个不同类型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先玉335、丹玉603、丹玉606为试验材料,设计在3 500株/亩、4 000株/亩、4 500株/亩种植密度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不同密度下不同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不同密度水平下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品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和总结,使玉米植株个体在相对合理的密植范围内,将倒伏、倒折、空秆及病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提高玉米的群体质量,充分发挥玉米品种的最大产量优势,为玉米杂交种的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植酸酶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植酸酶(EC 3.1.3.8或者EC 3.1.3.26,肌醇六磷酸盐磷酸水解酶)是催化植酸及植酸盐水解为肌醇和磷酸(或磷酸盐)的一类水解酶的统称。目前已知的植酸酶包括肌醇六磷酸3-磷酸水解酶、肌醇六磷酸6-磷酸水解酶[1-2]。植酸酶在饲料、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作用。植酸酶是一种环保型饲料添加剂,能使饲料中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