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4篇
  19篇
综合类   220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线粒体是动物细胞生产能量的主要场所,可参与三磷酸腺苷的产生、细胞线粒体Ca2+稳态的维持,在调节动物机体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影响细胞线粒体代谢水平和功能,参与调节机体营养物质代谢周转速度,最终影响畜禽生长发育及饲料转化效率等。本文在总结线粒体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线粒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饲粮营养手段介导肠道微生物-宿主线粒体途径调节动物生长发育和肠道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12.
513.
伏马毒素(FB)是镰刀菌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是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之一,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中。FB 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肠道毒性、肝毒性、肾毒性和生殖毒性等,可引起机体细胞膜脂质改变、鞘脂代谢紊乱、细胞氧化损伤、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等。本文就FB的理化性质、污染情况、毒性作用机理和污染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更好的预防FB污染和减少FB对畜禽生产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伏马毒素|饲料|鞘脂代谢|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14.
杨琳  卢杰  王新靓  田莹 《广西农学报》2023,(1):82-85+90
岩白菜药食兼用,但因过度开发及其生境的破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对岩白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详细阐述岩白菜的分类和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分析指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影响岩白菜保护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给予岩白菜更多的关注,并针对岩白菜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就地与迁地保护、加大宣传力度、人工培养等保护措施,旨在为岩白菜的开发保护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15.
516.
Meta分析是一种以综合已有发现为目的,对单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将Meta分析方法应用于林学,对林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文献资料搜集,从Meta分析的基本概念、优缺点、具体使用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概述,发现Meta分析在林学中多用在森林资源评价中,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中,使用时要注意规避Meta分析方法的局限,弥补其他估算模型的不足,能够起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林农的经济利益与完善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17.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时空分布规律、形成过程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土壤学学科分支,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理解土壤形成演化的关键过程与影响因素并预测未来土壤-环境的共同演化特征,揭示土壤资源分布规律、利用前景和保护对策,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土壤普查、耕地保护等国家目标。21世纪特别是新时代10年以来土壤地理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研究对象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向以土壤为核心的地球表层系统科学发展,高强度人为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壤时空演变研究愈加活跃。土壤地理学主要发展趋势包括土壤信息获取方式正在发生变革,数字土壤制图向融合过程机理与数据驱动发展,土壤时空信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未来土壤地理学优先发展领域包括:以关键带研究带动土壤发生和演变研究的革新,基于多传感器的土壤综合观测原理与技术,多尺度数字土壤制图与时空变化预测等。  相似文献   
518.
519.
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cens)为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岩白菜属(Bergenia)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对于该植物有很多研究主要集中于化学成分方面和药理学方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岩白菜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归纳,总结了岩白菜的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为后期开展有关岩白菜的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以期为以后的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0.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落后的生产条件及特殊的气候生态类型,于2019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结合一年多点的统计方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选育的16个材料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进行鉴定,以筛选出特征特性良好、丰产性状突出、适合宁夏南部雨养条件下不同生态区域的旱地冬小麦品种(系)。结果表明,‘9924’、‘Z0231-3-1’、‘Z0228-2-2’、‘长5385-1-2’、‘陇鉴103’和‘陇中1号’在原州区中河乡高坡村(E1)与彭阳县玉洼村(E2)两点同时增产,其中‘9924’、‘Z0231-3-1’、‘Z0228-2-2’、‘长5385-1-2’和‘陇鉴103’增产幅度大于10%;‘沧2007-1-1-1-1’在E1、E2两点同时减产,减产率分别为10.42%、11.24%;‘陇育0825’、‘Z0229-4-3’、‘Z0309-18-2’和‘Z0230-2’四份材料在E1增产,分别增产10.90%、9.94%、2.52%和5.39%,同时在E2减产,分别减产10.65%、14.20%、13.61%和17.16%;‘NB96022’、‘陇鉴107’、‘长5385-1’和‘2007-1-113’等4份材料在E1减产,分别减产15.81%、0.48%、20.84%和1.80%,同时在E2增产,分别增产12.43%、18.93%、18.34%和15.98%。通过聚类分析,将16个品种(系)分为4大类。5个品种(系)在两个试验点适应性好(很好),1个品系在两点适应性较好,其他在E1、E2点都表现一般或较差。综上可知,E1和E2点环境差异明显,在两点选育的同时增产的品种广适性具有一定代表性。但同时应看到,品种间、品种与地点间互作均不显著,也就是说,参试材料中缺乏产量较突出的基因型,也缺乏具有特殊环境适应性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