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筛选最佳的通关藤诱导培养基。[方法]以红河通关藤当年新生枝的顶芽与茎段作为外植体,在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2 000 lx、温度(25±2)℃、p H为5.8培养条件下,采用SAS正交设计比较不同基本培养基,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不同部位的外植体对外植体芽的诱导率和新芽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诱导培养基最佳的配方为MS+琼脂7g/L+蔗糖25 g/L+6-BA 2.0 mg/L+NAA0.5 mg/L。[结论]该研究为通关藤的快速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云南岩白菜素药源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岩白菜素药源植物的踏查、现场调查和访问调查了解到这类资源在云南省的野生种群的贮量已经显著减少;各地对这类资源的采收和需求量均很大。资源现状让人堪忧。应对这类资源中贮量较大者合理利用,对资源量已经锐减者尽快开展有效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F型及H型铁皮石斛不同时期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代谢酶活性的测定,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了可溶性糖的合成与蔗糖代谢酶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移栽后F型和H型铁皮石斛叶片中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与季节性变化趋势一致,但F型较H型高;蔗糖降解酶与可溶性糖含量及其还原糖间存在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对可溶性糖和相关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还原糖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为1.015,酸性转化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0.356),与可溶性糖呈负相关关系,4个因子对可溶性糖含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还原糖>酸性转化酶>中性转化酶>蔗糖。  相似文献   
14.
基于“3414”的三七氮磷钾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氮磷钾肥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产量的影响,为三七种植生产推荐合理的施肥量,试验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连续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三七植株农艺性状、产量、总皂苷产量等指标,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拟合氮磷钾施肥量。结果表明,施肥不同程度促进了三七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等农艺性状,且以适当施氮和磷的效果为最佳;二年七(二年生三七)对钾的依赖性较氮磷强,而三年七(三年生三七)对氮的依赖性最强;施氮能显著提高三七单位面积总皂苷产量,在低氮水平即可获得最高总皂苷产量,而磷、钾肥对皂苷含量及总皂苷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氮磷钾对三七产量的影响有互作效应,低磷、中钾水平利于氮肥肥效发挥,低氮、中钾水平利于磷肥肥效发挥,而低氮、中磷水平利于钾肥肥效发挥。根据三七总皂苷产量的三元二次回归方程,最大化三七总皂苷产量的施肥量:二年七为N 157~164 kg·hm-2、P2O5 179~187 kg·hm-2、K2O 337~356 kg·hm-2;三年七为N 192~200 kg·hm-2,P2O5 179~187 kg·hm-2,K2O 412~435 kg·hm-2。因此,分别针对二年七和三年七,适当控制施氮量和施钾量,增加施磷量,将三者进行合理配比,对提高单位面积三七总皂苷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近年来深受重视的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能源,具有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宿主植物抗逆性等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内生菌可增强宿主植物合成活性物质的能力,甚至它们本身也能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近的生物活性物质。【方法】以传统药用植物滇重楼(Pair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为研究对象,从滇重楼地下块茎中分离得到23株内生菌,对其进行分子鉴定,之后与滇重楼组培苗进行共生培养,一段时间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培苗的皂苷含量。【结果】最终筛选出2株对滇重楼组培苗皂苷含量有促进作用的菌株。【结论】人参生柱隔孢和木霉菌能促进滇重楼皂苷类活性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氮磷钾配施对灯盏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肥料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氮磷钾(NPK)肥配施对灯盏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肥料效应,推荐灯盏花NKP肥最佳配比及施用量,本研究采用“3414”设计进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灯盏花产量和主要提取成分野黄芩苷、总黄酮和总咖啡酸酯含量,并计算主要提取成分单位面积收获量,通过肥料效应函数方程拟合NPK施肥量。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显著提高灯盏花产量,同时氮磷钾肥对产量的影响有互作效应,互作效应大小依次为NPK>NP>NK>PK。氮磷肥互作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而当施钾量处于低中水平时,氮钾肥间和磷钾肥间有协同促进作用。合理施肥可提高灯盏花主要提取成分单位面积收获量,减施或不施N肥,施用中等水平的磷肥和钾肥有利于提高灯盏花品质。综上,通过建立肥料效应函数,获得该地区最佳产量推荐施肥量为N 151.4 kg·hm-2、P2O5 120.7 kg· hm-2、K2O 71.0 kg · hm-2,产量为13 807.2 kg · hm-2;获得最高单位面积野黄芩苷收获量(310.7 kg · hm-2)的施肥量为N 120.0 kg · hm-2、P2O5 92.1 kg · hm-2、K2O 113.6 kg · hm-2。本研究结果为指导和规范灯盏花施肥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Folin-Ciocalte法测定雪胆中的多酚含量,研究金属离子和温度对多酚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多酚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抑制类型.结果表明,Mn2+、Fe2+、Fe3+和Cu2+对多酚具有破坏作用,其中Mn2+对多酚的破坏作用最显著;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不利于多酚的保存,温度在25~45℃多酚保存效果最佳;酶促动力学研究表明,雪胆多酚对α-淀粉酶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类型为可逆竞争性抑制,表明雪胆具有开发为辅助降糖保健食品或药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雪胆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雪胆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雪胆水溶性多糖、碱液浸提法提取雪胆水不溶性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2种雪胆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测定雪胆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影响热水浸提雪胆水溶性多糖的因素排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雪胆水溶性多糖提取率为(28.70±0.63)%;影响碱液浸提雪胆水不溶性多糖的因素排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8、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雪胆水不溶性多糖提取率为(31.43±0.42)%.雪胆水溶性多糖和水不溶性多糖对·OH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2种雪胆多糖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在50.00%以上,质量浓度为0.1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在50.00%以上;此外,2种多糖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和清除O-2·能力,均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获得雪胆水溶性多糖热水浸提工艺和雪胆水不溶性多糖碱液浸提工艺,提取操作简便,方法可行,提取的2种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葫芦素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解析其生物合成途径对异源生产葫芦素具有重要意义。葫芦素首先由葫芦二烯醇(Cuol)在氧化鲨烯环化酶(OSCs)家族的葫芦二烯醇合酶(CBS)催化下生成2,3-氧化鲨烯,后者在细胞色素P450(CYP)等酶催化下氧化修饰产生葫芦素系列化合物。本研究在建立高效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瞬时表达体系的基础上,将雪胆(Hemsleya chinensis Cogn.)CBS基因(HcOSC6)与截短的燕麦(Avena strigosa)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tHMGR)共表达,通过不断优化烟草共表达体系,将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中的Cuol产量从2.832 mg/g(干重)提高到9.48 mg/g(干重)。同时,将雪胆的HcCYP87D20共渗入烟草叶片,获得葫芦素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11-羰基-20β-羟基-葫芦二烯醇。本研究结果将为葫芦素的高效异源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滇重楼(P.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是中国传统药用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植物内生菌在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栽培于云南大理的滇重楼为实验材料,对其全株组织(叶,茎,根状茎)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测序方法对其种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滇重楼叶中内生细菌含有8属11种,茎中含有2属5种,根茎中含有9属11种。滇重楼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细菌种属分布差异大,叶与根状茎中的内生细菌种类只共有鞘氨醇杆菌属,其余都不共有,而茎与叶、根状茎中的内生细菌都不相同,表明滇重楼内生细菌在不同组织中所体现的多样性及不同内生菌在分布上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滇重楼内生菌的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未来滇重楼内生细菌深度挖掘与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