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龙薯28号是以龙薯14号为母本,经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优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在国家甘薯新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综合表现较优。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总结其在试验中的种植表现。  相似文献   
42.
[目的]为甘薯品种龙薯15号配套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为其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探讨密度及氮、磷、钾施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4个因素对龙薯15号鲜薯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钾肥>氮肥>密度>磷肥。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最大,磷、钾肥互作的影响效应较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均可提高甘薯产量。在该试验条件下,龙薯15号的最高理论产量为60.24 t/hm2。[结论]龙薯15号产量在50.00 t/hm2以上时的农艺措施为:密度5.83万~6.08万株/hm2,施氮肥132.48~148.19 kg/hm2,施磷肥40.59~49.41 kg/hm2,施钾肥184.73~215.93 kg/hm2。  相似文献   
43.
NO、CO和H2S气体信号分子及其生物学作用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激素和信号转导研究的热点。当前,人们正在深入探讨这3种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总结了植物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的产生方式,参与调节种子萌发、根系发育、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气孔运动、物质代谢、衰老等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以及其在植物应答盐、极端温度、渗透、干旱、重金属等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同时,讨论了气体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可能的交叉作用途径,并对该领域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对促进马铃薯高产的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化肥对产量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排序为N>K>P。经计算机模拟寻优,获得了施肥的高产数学模型和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667 m2产量高于1 750 kg的优良农艺组合方案22套,其95%的置信区域是:每667 m2施尿素31.13~42.32 kg,过钙13.30~30.40 kg,硫酸钾57.08~64.42 kg。农艺措施的中心值为:尿素38.22 kg,过钙21.70 kg,硫酸钾60.75 kg;N:P:K的比例为1:0.57:1.59。  相似文献   
45.
高产高胡萝卜素甘薯种质岩薯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6.
岩薯5号是以岩齿红为母本,岩94—1为父本,于1991年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经7年47个点次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8.93t/hm^2,比对照增产38.99%,28个点次平均薯干产量10.31t/hm^2,比对照增产了29.22%。平均晒干率26.2%,每kg鲜薯中含胡萝卜素97.00mg、维生素C167.60mg、钙132.00mg、磷426.00mg、铁7.40mg,薯干含氨基酸总量3.70%。高抗蔓割病。该品种属食用和加工用类型品种。岩薯5号的栽培要点是培育壮苗,栽插密度控制在4.5万株/hm^2左右,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每1hm^2施用尿素75kg,过磷酸钙150kg、硫酸钾150kg较为合理。适时收获,全生育期控制在150d以内。  相似文献   
47.
潮薯1号是广东省潮阳县农科所于1972年在青心沙捞越自然杂交中选育成。它具有鲜薯突出高产的特点。一般亩产3000—4000千克,最高达9222.95千克,目前广东、福建用甘薯作饲料的地区均有栽培。  相似文献   
48.
49.
征集甄别保存甘薯种质资源606份,编写出品种目录,拍摄了彩色图谱册;摸索出适合福建省气候特点的田间种植、薯块贮藏、老蔓越冬和茎尖脱毒试管苗4种方法相结合的安全保存方法;首次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完成了对保存的品种资源抗蔓割病、薯瘟病的鉴定,8种主要营养成份的分析及鲜薯与薯干产量的测定,筛选出抗蔓割病资源212份、抗薯瘟病资源109份、高干率资源14份、高淀粉资源12份、高水溶性糖资源13份、高粗蛋白资源13份、高粗脂肪资源12份、低粗纤维资源12份、高维生素C资源12份、高胡萝卜素资源12份,初步摸清了这些品种的分布情况;应用Borlanddel-phi7.0为设计集成环境和通用SQL方式查询程序模块创建了资源数据库;建立了107份骨干资源圃。  相似文献   
50.
通过模拟实际植树造林操作方法,进行了不同浓度梯度多功能复合材料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复合材料可以降低土壤的pH值和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随着施用多功能复合材料浓度的增大,土壤中>0.25mm的团聚体含量增加,当保水剂用量为50g时,>0.25mm的团聚体含量比对照提高了约8.91% ̄1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