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分析13例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分水岭脑梗死伴有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而行CEA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有的脑缺血症状完全缓解(2例术后1 d拔除橡皮片后出现颈部血肿),其中腔隙性脑梗死4例、分水岭性脑梗死3例、未发现明显脑梗死灶3例;2例术后1周内再次出现TIA症状,但次数比术前明显减少、症状轻微;1例术中出现脑卒中。总有效率92.3%(12/13)。结论CEA是治疗颈动脉严重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分水岭脑梗死、TIA疗效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32.
33.
蕨菜多糖的提取及其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蕨属植物在分类学中应归为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Filicophtina)、薄囊蕨 纲(Leptosporangiopsida)、真蕨目(Filicales)中的蕨科(Pteridiceae).人们喜欢食用的主要是蕨 属植物中的欧洲蕨(Pteridium aquilinum)及毛叶蕨(Pteridium revolutum)的嫩茎,俗称为蕨 菜、蕨儿菜及龙头菜等.一些地区将欧洲蕨的嫩茎称为甜蕨或米蕨,而毛叶蕨的嫩茎称为苦 蕨.其分布在我国的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台湾、西藏等省区及日本 和东南亚的一些地区[1].  相似文献   
34.
基于物联网的农田现场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汇聚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洋  杨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44-16447,16464
为满足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需要,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农田环境监控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实现农田温度、光照等环境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与存储。农田现场环境信息的采集作为系统最基本功能,必须保证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实时性,设计并实现一种既能进行网内数据聚合,又能满足超限数据紧急处理的农田现场数据汇聚机制,并针对数据汇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超时和超限等问题,分别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后针对不同传感节点配备的传感器类型可能不同,设计统一的数据收集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现场数据汇聚机制的农田环境监控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正常稳定地工作,并能实时可靠地传输数据。  相似文献   
35.
杨维  王虎  韩儒梅  王光浑  杨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26-9227,9230
针对辽宁省中南部分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开发辽宁省中南部分城市地下水脆弱性信息系统。系统的总体结构划分成3层:上层用户图形界面,中层功能模块,底层数据库。在开放性、实用性、可视性原则的指导下,使用VB语言嵌入Map Object控件的开发模式,并综合运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计算机、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多方面技术进行系统开发。其具有信息管理、查询统计、计算地下水脆弱性、图形绘制等功能,其中,计算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方法选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DRASTIC模型和适于实际情况的AHP模型。该系统具有管理科学、图形直观、评价准确、数据共享、界面友好和不需依赖任何GIS软件等特点,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
为明确川滇蔷薇种内的表型变异程度以及基于形态的种下分类系统是否真实反映了其遗传变异,用2个单拷贝核基因(GAPDH和ncp GS)和43个形态特征对川滇蔷薇(来自横断山地区的38个居群及来自安徽的1个居群)进行亲缘关系研究,同时研究其表型多样性和表型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川滇蔷薇是横断山地区的特有种,安徽没有川滇蔷薇分布。分子和形态聚类中川滇蔷薇的居群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地理距离或4个变种的种下分类系统进行聚类,说明川滇蔷薇的变种不是独立的演化单元,而是对横断山地区复杂多变的生境条件的表型可塑性反应。27个直接数量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36%,说明居群间的变异是川滇蔷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7.
2009年10月江苏赣榆地区某养殖场养殖的三疣梭子蟹出现大量死亡,症状主要表现为:病蟹行动缓慢、不摄食,蟹体消瘦,打开头胸甲可见肝胰腺、鳃、肌肉等内脏组织水肿,部分肝胰腺和肌肉组织呈腐烂状。从患病梭子蟹肌肉、肝胰脏、体内积液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分离菌(JG091120-1)对健康三疣梭子蟹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常规表型生物学检验,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了代表菌株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其中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451 bp(登录号HQ170626),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 186 bp(登录号HQ170627),分析了16S rRNA和gyrB两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根据分离菌的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性,判定该菌为肠杆菌科枸橼酸属的弗氏柠檬酸杆菌。定居因子抗原cfa是肠杆菌科产肠毒素细菌的一种重要致病因子,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cfa基因的PCR扩增,分离菌可以扩增出大小在100 bp的基因片段,表明本次分离的病原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cfa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38.
2009-2011年为全国农药市场监管年.将高毒农药列为农药监管整治的重中之重农业部针对高毒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禁限用政策。为进一步加强贵州省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杜绝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在贵州省的销售和使用以及限用高毒农药的科学使用,近年来,贵州省采取农药的规范化管理和抓农药的安全使用培训等多种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农药的监管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9.
龙胆草斑枯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胆草 (GentianascabraBunge)属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 ,具有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作用 ,属辽东山区特产药材。由于龙胆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 ,1985年辽宁省清原县将龙胆草从山上野生状态引种归圃人工栽培成功 ,现已成为当地农民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两高一优”的重要致富项目。随着栽培环境的变化和栽培面积的扩大 ,龙胆草斑枯病逐年加重并造成毁灭性损失 ,成为龙胆草产业发展的关键限制因素。1 病害症状龙胆草斑枯病由龙胆壳针孢 (Septoria gen tianaeTh櫣m)所致 ,该菌属半知菌亚门 ,腔孢纲 ,球壳孢目真菌 ,主…  相似文献   
40.
关中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不断调整,林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大荔县作为关中平原主要的农业大县,其林业发展经历了6个不同的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政策稳定性严重影响着群众造林的积极性,渠路坝段产权不够明晰,使渠路坝绿化成果难以巩固,绿化林木与农田争地严重,严重制约了平原农业县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