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浅谈海南花生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了海南省花生生产的变化状况,指出海南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海南花生产业的对策和措施,对海南省农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减缓施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海南水稻氮肥运筹达到提高产量、减少施肥对环境污染的目的,以籼型杂交稻特优669为材料,研究减少水稻前期氮肥施用量并延缓氮肥施用时期(减缓施肥)与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缓施肥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分蘖数少、植株矮小、叶面积小、干物质积累少,在结实期叶面积减少缓慢、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较高;减缓施肥在减少氮、磷、钾肥施用量的条件下,通过较高成穗率弥补前期分蘖数少,以较高成穗率和高结实率获得了比习惯施肥略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3.
蝴蝶兰不同耐热性品种幼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分别在25℃、35℃、40℃各处理2天,测定了耐热性存在差异的两个蝴蝶兰品种幼苗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两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MDA)均不断增加,而耐热性强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幅明显小于耐热性弱的品种;随着温度的上升,两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先升而后降,但耐热性强的品种的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明显大于耐热性弱的品种,而降幅明显小于耐热性弱的品种;随着温度的上升,两品种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持续增加,而耐热性强的品种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明显大于耐热性弱的品种。由此得出,耐热性强的品种具有较强的细胞渗透调节能力以及消除活性氧伤害的能力,是其耐热性较强的生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4.
利用海南典型缺磷砖红壤土为基质进行土壤磷高效旱稻种质筛选试验。通过对多个相对耐低磷指数进行多重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对分蘖数、相对分蘖干重、相对地上部干重和相对总生物量可作为苗期初步筛选较好的指标,而相对分蘖数、相对有效穗数、相对成穗率、相对结实率和相对单株籽粒产量为全生育期筛选可靠、有效的指标。并得出:BXLD和AX128等供试品种属于土壤磷高效旱稻种质,QX128和RD-2属于土壤磷低效旱稻种质。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讨热带地区水稻非结构性物质的积累及其再转移特性,深入了解热带地区水稻产量的形成特点,以种植于海南的7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抽穗期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含量及其抽穗后0~14d在遮光条件下向穗部再转移速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为314.7~553.85 g/m2,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杂交稻大于常规稻,杂交稻中籼型大于粳型;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再转移速度为9.45~21.75 g/(d·m2),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籼型杂交稻大于粳型杂交稻和常规稻;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含量为44.51%~51.48%,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并且非结构性物质含量对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呈显著的正效应;茎叶部非结构性物质积累量和含量较高的品种具有稳产和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